J15重型舰载机会不会最终升级为“沉默鲨”?

新兴海军的舰载航空兵虽然在大国中起步最晚,但是起点并不低。载舰本身就从6万吨起步,这在全球也是一个最高的吨位起点。毕竟超级大国海军的航母也是从2万吨级搞起。而在载机方面,一上来就是30吨以上的双发重型舰载机,而且到目前居然仍然是全球吨位和起飞体量最大的主力舰载机。尽管是滑跃起飞,但不论是防御还是远海攻击,其综合指标在全球仍然是数一数二的。J15的弹射版本已经在批量下线,因此也成为全球罕见的同时可以滑跃和弹射起飞的重型舰载机。弹射版本的预计从一开始下线就已经按照三代半的生产标准来。而前期已经生产的,为2艘滑跃航母配套的早期J15,如果机体寿命仍然比较长的,大概率会回厂进行中期升级。由三代升级到三代半的水平,也就是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

采用更先进的航电,可以发射PL15和PL10E这类全球最先进的空空导弹;具备全天候的对空对海和对地作战能力。早期的J15的滑跃版本显然以注重初期的起降训练为主,在机载航电和武器的配备上追求只要够用即可。而今后的J15作为仍然是未来15年的主力舰载机之一,除了训练外自然要更注重实际的海上作战能力。毕竟超级大国的现役超级大黄蜂大部分机队的机龄都比较新。而且全部是三代半的水平。J15的整体底子不弱于超级大黄蜂,因此完全有必要在新机下线和老机升级上再继续看齐甚至压超级大黄蜂半头。但是不能说现在和今后就没有问题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今后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超级大国海军的航母舰载机,相当一部分已经升级到作为完全隐身机的F35C;虽然列装的速度不算快。

但是未来两三年已经具备在2艘左右的尼米兹级航母上满编F35C的舰载机联队。另外还有两到三艘黄蜂级或者美国级也会携带F35B到西太袭扰。这样J15即使作为三代半的舰载机也有很大的代差压力。虽然对战F35C不是J15的作战规划;J15的主要任务是对抗和压制超级大黄蜂即可,但是在超级大国的航母舰队仍然占据海上主动行动先手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尼米兹级上起飞的是什么型号的舰载机,是无法选择的。因此未来J15仍然有在大洋上空遭遇F35C或者F35B的极高概率。通过自家的隐身机和非隐身机的模拟实战演习就知道,即使三代半面对典型的隐身机,在空优任务中的代差劣势仍是十分明显。要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似乎只有两个办法:第一,自然是尽快让自家的隐身舰载机上舰服役。但是这个明显属于远水不解近渴,毕竟自家的隐身舰载机实际上舰服役的最快时间点也需要在5年之后。

第二,就是现有航母不出远海,仍然在陆基主力隐身战机和ASBM的作战半径内活动,如果对手的尼米兹级航母携带F35C来叫板,那么就出动陆基重型隐身战机来压制或者让ASBM进行战略威慑。现在基本是采取这个策略。目前服役的航母数量还少,暂时不出远海也是正常的。那么有没有第三种可能,把J15进行一定的隐身化升级,升级成“沉没鲨”的级别。这样就可以有和F35C一战的基本能力。毕竟F35C在大部分情形下也是有外挂作战的,如果J15还要使用20年,这种升级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这种升级也可以运用到陆基重型战机上。这个项目应该在隐身舰载机首飞完成后就可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