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塞斯论垄断
一、垄断的性质及其对价格的意义
垄断理论是经济学理论中被误解最多的部分。仅仅提起垄断这个词,通常就会激起使人们无法做出清楚判断的情绪,激起国家主义和其他反资本主义文献中常见的那种道德义愤而不是经济学争论。甚至在美国,对托拉斯问题的口水大战也代替了对垄断问题的所有公正讨论。
垄断者可以随心所欲地确定价格,或用通俗的说法,他能命令价格,这种普遍观点,以及由此观点得出的结论,即他手里握有为所欲为的权力,都是错误的。只有当垄断商品由其性质所定,完全处在其他货物的范围之外,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垄断了空气或饮用水的人,无疑可以迫使所有的人盲目服从他,这种垄断不会受到任何竞争性经济因素的妨碍,垄断者能够随意处置同胞的生命财产。但是,这种垄断不属于我们的垄断理论。水和空气是自然资源丰富的物品,在它们不丰富的地方——例如山顶上的水——人们可以搬到别的地方以避开垄断的影响。像中世纪教会那样操纵着向信众施予恩典的权力,也许是取得这种垄断的捷径。逐出教会和停止教权同死于口渴和窒息一样恐怖。在Socialism共同体中,国家作为组织起来的社会将形成这样的垄断,所有经济物品都将集中在它的手中,因而它能强迫公民执行它的命令,实际上它能够让个人在服从和饿死之间选择。
我们在此关心的只是贸易垄断。它们只影响经济物品,不论这种货物多么重要,多么不可缺少,其本身不会对人类生活发挥决定性的力量。如果某种商品对于每个想活下去的人来说,最低限度的数量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当这种商品被垄断时,难免就会发生一般被归之于垄断的全部后果。但是我们不需要讨论这一假设,它没有什么特别重要之处,因为它处在经济学之外,因而也处在价格理论之外——除非在某些企业发生罢工的场合。在考虑垄断的作用时,有时要对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做出区分,但是严格说来,这些被认为必要的商品实际上并非这样。由于全部论证是以严格的必要性概念为基础,我们首先必须考虑是否要在准确而完整的意义上讨论必要性这个词。我们实际上可以不要这种商品,办法是放弃它们所提供的服务,或是从某种替代商品中获得这些服务。面包当然是重要的商品,但没有它人们照样能活,可以靠土豆、玉米饼等为生。煤炭在今天是如此重要,堪称工业面包,但从这个词的严格意义上讲,它并非不可缺少,因为没有煤炭也可以生产电力和热力。事情就是如此。我们在此仅想讨论价格垄断理论中的"垄断"概念,它是唯一实质上有助于理解经济条件的概念,它不要求某种垄断商品是不可缺少、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的。它只假定在供应方面不存在完全竞争。
此外,过于宽泛的垄断概念不仅不适当,而且在理论上产生误导。它们导致这样的推测∶不做进一步的探讨,通过揭示某种垄断条件就能解释价格现象。一旦认定垄断者是在"命令"价格,他尽量提高价格的企图,只能利用从外部影响市场的"权力"加以制约,这些理论家便很宽泛地理解垄断概念,把所有不可增加或只能用提高成本去增加的商品都纳入垄断的概念。由于它涵盖了大多数价格现象,这使他们得以逃避通过价格本身建立一种理论的必要工作。结果是,许多人都在谈论土地的垄断占有,并且自以为他们既已指明了存在这种垄断关系,也就解决了地租问题。还有人走得更远,企图将利息、利润甚至工资统统解释为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抛开这些"解释"的其他缺点不论,它们的作者没有认识到,在断定存在垄断时,他们对价格形成的性质并没有做出任何说明;因而他们也没有认识到,不能用"垄断"的俗套话去代替阐述正确的价格理论。
决定着垄断价格的规律,同决定着其他价格的规律是一样的,垄断者不能给自己的空想开价。他进入市场时的报价影响着买方的态度,需求根据他的报价而扩大或缩小,他必须和任何其他卖方一样重视这一点。垄断的唯一特征是,在一定的需求曲线中,最大净利润来自于比卖方竞争情况下更高的价格。如果我们设定这些条件,如果垄断者不能区别对待买主,以便利用每一类买主的购买力,那么他以高于较低的竞争价格的垄断价格出售,即使销量会因此减少,他也能得到更高的收入。所以,这种条件下的垄断有三种结果∶和自由竞争条件下相比市场价较高、利润较多、销量和消费量较小。
对最后一个结果必须给予更细致的考察。如果垄断商品不能按垄断价格全部售出,垄断者就必须把商品的多余单位予以封存或销毁,以便使其他单位获得需要的价格。因此,17世纪垄断欧洲咖啡市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曾销毁它的一些库存,其他垄断者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如希腊政府为了提高价格而销毁葡萄干。从经济角度说,对这些做法唯一可能的判决是∶它们减少了用来满足需要的财富库存,降低了福利,减少了财富。本来能够满足需要的货物,能够消除许多人饥饿的食品居然被销毁,这是愤怒的百姓和有见识的经济学家唯一能够联手给予谴责的事情。
然而,即便在垄断企业中,销毁经济物品也是极少见的,目光远大的垄断者不会为焚烧炉生产货物。如果他想让较少的货物上市,他会采取步骤减产。必须从限制生产而不是毁坏货物的角度来考虑垄断问题。
二、独家垄断的经济作用
垄断者能否充分利用垄断地位,取决于垄断商品的需求曲线形态和在现有规模下生产边际商品单位的成本。只有在以高价出售较少的商品比以低价出售较多的商品能产生更大利润的条件下,才有可能适用垄断政策的特殊原理。但即便如此,也只有在垄断者找不到获取更高利润的方法时才会适用。如果垄断者能够根据买方的购买力将其分类,这对他最有利可图,因为那样他就能分别利用每一类买主的购买力,向他们分别收取最高价。铁路和其他运输企业就是这样做的,它们都根据运输对象划分价格等级。如果它们根据垄断者的一般方法,对运输用户一视同仁,支付能力较差者就将被排除在运输之外,而能承受更高运输费的人就会占便宜。这一点对工业的地区分布的影响显而易见,在决定每个产业地理位置的各种因素中,人们对运输因素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
在评价垄断的经济作用时,我们必须把研究限定在限制商品生产的那类作用上。这种限制的结果不是使产量更少。因限制生产而闲置的资本和劳动,肯定会在其他生产中找到出路。因为长远来看,自由经济中既不存在失业的资本,也不存在失业的劳动,因此,针对垄断性商品的生产减少,必定增加其他商品的生产。它们当然不是重要的商品,如果对更多的垄断性商品的迫切需求已经能得到满足,这些不重要的商品是不会被生产和消费的。这些商品的价值同没能生产出来的垄断商品的较高价值之间的差额,便是垄断给国民经济造成的福利损失。私人利润和社会生产力在这里是相互抵触的。在这种情况下,Socialism社会将会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行动。
人们有时指出,尽管能够证明垄断对消费者有害,但是也可以使其转而对他有利。垄断能使生产变得更便宜,因为它消除了一切竞争费用,适应大规模经营,享受劳动分工的全部好处,但这根本没有改变垄断使生产从较重要的产品转向较不重要的产品这一事实。托拉斯的辩护士喜欢翻来覆去地说,垄断者无法从别的方面增加利润,就会努力改善生产技术,然而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这种欲望在他身上要比在相互竞争的生产者身上更强烈。即便同意这种说法,它也没有改变我们对竞争的社会作用的上述看法。
三、垄断形成的界限
垄断市场的可能性因商品不同而大相径庭。即使免于竞争的生产者,也未必能够用垄断价格出售并获得垄断利润。如果销量随着价格的提高而陡然下降,以至于得到的额外收入不能弥补销量的不足,垄断者就会被迫满足于竞争性销售的情况下出现的价格。
我们将会发现,除非是享有人为的支持,譬如获得特殊的法律特权,垄断一般说来只能靠对某些自然生产要素的专有处置权来维持自身。对可再生性的生产资料的类似权力,通常不会带来永久垄断,新企业总是可以蓬勃兴起。我们已经指出过,劳动分工的逐步发展倾向于达到这样的状态,在其最高的专业化生产阶段,每个生产者将成为一种或数种物品的唯一生产者,但这决不必然导致这些物品都形成一个垄断市场。且不说其他因素,制造者获取垄断价格的尝试将因新竞争者的出现而受到遏止。
托拉斯和卡特尔过去几十年的经历完全证实了这一点。所有历时悠久的垄断组织,都是以对自然资源或特殊地点拥有垄断权力为基础的。既缺乏对这种资源的控制权,也不享有诸如关税和专利之类的特别法律支持的企业,哪怕想取得暂时的成功,也必须大耍阴谋诡计。对卡特尔和托拉斯的抱怨,以及调查委员会发表的那些卷帙浩繁的调查记录,几乎都是针对着这些在不具备垄断条件的地方人为造成垄断的诡计和做法。若不是政府通过保护主义措施创造必要的条件,大多数卡特尔和托拉斯永远也建立不起来。制造业和商业垄断的根源,并非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趋势之中,而是政府为反对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而采取的干预主义政策。
如果没有掌握自然资源或位置有利的土地的特别权力,垄断只会发生在建立竞争性企业所必需的资本无法指望得到适当回报的地方。在交通流量太小使两条线路无利可图,所以铁路公司不会出钱再建一条铁路参与竞争的地方,铁路公司可以获得垄断权。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也会发现这种现象。然而,这仅仅是表明了这类垄断有可能发生,并没有揭示形成垄断的普遍趋势。
这种垄断——如铁路公司或发电厂——的作用是,根据个案环境,垄断者能够向邻近的产权人收取数量或多或少的地租。这一结果或许是收入和财产分配的一种变化,至少对那些直接受影响者而言,这种变化是不愉快的。
四、初级生产中垄断的意义
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中,特定的初级生产是在没有国家特别保护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垄断的唯一领域,垄断在某些初级生产部门是可能的,其中采矿业——从该词的最广义上讲——是它们的真正领地。今天我们看到的不是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结构,除了一部分铁路公司和发电厂的例子外,几乎全是以对某些自然资源的支配权为基础的组织。这些自然资源肯定只存在于相对稀少的地方,单凭这一点就使垄断成为可能。土豆农场主或牛奶生产者的全球性垄断是不可想象的,土豆和牛奶,或至少是它们的替代品,在地球表面的大多数地方都能生产。在有石油、汞、锌、镍和其他物质的地方,如果所有者能够联手,有时就能形成世界性的垄断,近年来的历史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当这种垄断形成时,较高的垄断价格就会取代竞争价格,矿主的收入提高,其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下降,一部分本来会在这个生产部门活跃的资本和劳动转向其他领域。如果我们从世界经济各部门的角度考虑垄断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只是垄断者收入的提高以及所有其他部门收入的相应下降。然而,如果从世界经济和很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垄断似乎会节省对不可替代性自然资源的消费。像在矿业中那样,当垄断价格取代竞争价格时,人们会更节约地对待这些珍贵资源,会少采掘、多加工。每一种正在开采的矿物,都是在消耗自然给予人类的不可替代的礼物,所以我们越是少动用这种库存,就越是能为后代保障更好的供应。现在我们看到,当人们在垄断中发现社会生产力与私人利润的冲突时,它究竟意味着什么。确实,Socialism共同体没有机会像资本主义那样,在垄断条件下对生产进行限制,但这只能意味着社会主义将更浪费地对待不可替代性自然资源,为了眼前而牺牲未来。当我们发现垄断引起利润和生产力之间的冲突时,我们未必会说垄断的作用是有害的。Socialism社会的行为——其标志是生产率观念——构成了"绝对的善",这种天真的假设太武断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并不拥有做出正确的善恶判断的标准。
因此,如果我们在思考垄断的作用时没有被讨论卡特尔和托拉斯的流行作家引入歧途,我们就找不出任何东西去证明垄断的增长使资本主义制度变得不可容忍这种主张是正确的。在没有国家干预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垄断者的活动范围要比这类作者通常设想的小得多,必须根据其他标准,而不是根据"价格命令"和"托拉斯巨头的统治"这种纯粹的口号,去评判垄断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