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十一章 芦毛中士小栗帽(2)

2022-06-20 15:51 作者:苏尔特公爵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叙拉古希洛平原上,季节已经进入了夏季,地面上的青草变成了鲜嫩的绿色,舒展着生命的姿势,喷吐着生命的气息,远处稀疏的梧桐树上,几只个头很大的黑蝉吸吮着树木的汁液,伸展着透明的翅膀大声鸣唱,就像加特林机枪射击的火药爆炸声。村庄的房屋、水井、牲口棚和葡萄园闲置着,一副荒废寂静的景象,青纱帐密密麻麻但没有人去照顾它们,偶有几只天牛、金甲虫和蜻蜓从柳树还有水边上飞来飞去,用小小的冷眼旁观着这里的景象。

          库兰塔军队在这里已经准备好了战斗,大家早早的就饱餐一顿,现在正在临阵磨刺刀。

           “把刀都磨快了上到枪上,不要再拿下来了!”一名士官在指挥士兵们磨刺刀,在开战之前把刺刀磨得锋利一些,并且要把步枪和子弹都检查好,不要临阵掉链子!

             “发现敌军了吗?”无声铃鹿和副官在远处一座小土岗上,她们骑在几头驮兽背上,用望远镜在观察敌人情况与动向。

              “发现敌情!”无声铃鹿心中一惊,因为从望远镜里来看,敌方兵力不少!前方穿白色军服,金黄色布片肩带,打着金黄色锯齿边缘军旗的戴着黑色帽盔的敌人一看就是东国军队!还是精锐部队近卫师团!而在远处那些穿蓝色军服戴着黑色帽盔打着蓝色红框白十字旗的队伍是叙拉古的军队,敌方兵力一看就有好几万。无声铃鹿稍作镇定,命令手下做好战斗准备!

            在前线,库兰塔先派出猎兵,这些穿着蓝绿配色军服的士兵以松散稀疏的队列缓慢推进,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与敌人的战列步兵发生交战而是掩护后方队列。在他们后方,主力部队将以排成一列横队的形式向前推进。处于侧翼最末端的营会在位于他们前方散兵部队的掩护下向外移动展开,而预备队会紧随其后,最初他们会以纵队形式推进,然后会转换为横队以占据侧翼向外移动所形成的缺口。在图C1当中,预备队中的其中一个营依旧保持着纵队队形,以用来执行其他的任务而非是填补中心部分。因此,其主要的战术队形是让若干的步兵营保持横队,前面保持稀疏的轻步兵队形,以及在队伍后方保留相对薄弱的纵队队形用作预备力量。同时后方的步兵阵列交替以纵队和横队展开,准备发起攻击。

              “进攻!”无声铃鹿站在一处高地上,把指挥刀一挥,命令部队出发,猎兵在前方已经和敌人发生接触并且进行了战斗,她们拿着比步兵短一截的步枪,在前方机动攻击敌人,黑火药燃烧发出的氤氲的烟雾使战场变得硝烟弥漫,模糊不清。

               “散兵线,准备!”在猎兵后面的步兵部队以散兵线形式散开,带刺刀的步枪上膛套上照门准星,多个营就这样被拆分成好多个战斗小组。库兰塔在革命战争时期,起义军的战术是线列战术,即横排纵队前进射击,这种战术可以保持火力的密集,形成最大面积杀伤,特别是对抗骑兵冲锋是有奇效,但是黑火药燃烧产生大量烟雾会影响士兵的视线,而且线列战术本身不够灵活机动,很容易引起炮火下的大规模伤亡,特别是敌人使用葡萄弹即榴霰弹时,线列战术经常造成“一炮死一片”。于是库兰塔军队改革了战法,将原本的线列战术改为“线列+散兵线”,这样一来就可以兼收并蓄两种战术的长处,在向敌人进攻时,库兰塔军队可以用散兵线,把整编部队拆分为多个战术小组,兵与兵之间间隔六到八米,还使用散兵坑躲避敌方火力。炮兵则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数量不多的骑兵在两翼负责长途机动奔袭,担负精锐部队和底牌的作用。

          同时,库兰塔军队也重视防御作战,士兵可以就地构筑防御设施。库兰塔军队通常强调在防御时需要找到足够稳固的防守位置来为步枪和火炮提供良好的射击场地,这些“关键地形”通常包括山脊、丘陵以及山丘上突出的地方,经过战法改良,库兰塔士兵不会同过往那样排成密集的阵型挤作一团,而会选择在其顶部和侧面的斜坡上俯卧成一排。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她们这些库兰塔军人会在原地构建散兵坑与战壕(哪怕只是很简易的水准)以及准备一些最基本的防御工事,村庄以及附带围墙的农场也会很快被改造成环状的堡垒,转变为防线上的据点、树丛以及葡萄园也会被视为防御区。

          “开火!自由射击!”一名白色头发的库兰塔上尉手握军刀,命令全连开火。全连士兵趴在地上呈卧姿射击,而联军——特别是叙拉古的军队仍然在立姿射击,就像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士兵那样,使用线列战术,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库兰塔军队都趴在地上,子弹从他们头顶上飞过,库兰塔军队用栓动步枪一枪一个就像打猎一样把他们全部打倒,但是联军士兵不停的冲上来,这架势的确把库兰塔人吓了一跳。

           “瞄准敌方目标,目标敌军阵列,榴弹炮准备!”在村庄附近的高地上,库兰塔军队建设了炮兵阵地,库兰塔的炮兵军官紧锣密鼓地命令炮队准备,卸下弹药车,架好火炮,校正好射界与炮表。

              “他们来了,准备装填!”指挥官一声令下,炮手迅速的从弹药车里拿出炮弹与发射药,然后旋开克虏伯炮的炮闩,把炮弹和发射药装填进入炮膛。

               二十几米…… 十几米……几米……敌人的步兵和重骑兵越来越近了,已经可以看到东国龙骑兵那高冠形的头盔和白色军服以及手中上下翻飞的长直刃马刀,还有白色和蓝色的步兵。

                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了……所有人都咬紧了嘴唇,似乎都能听见心跳和呼吸的声音,就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候,炮兵指挥官一声令下:“放!”一号炮手拉下了发射绳,“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带着滚滚浓烟与飞射的火焰,以及划破疾风的巨响撕裂空气,“砰!”一下炸开在敌人战阵之中,爆炸中心只有一片断肢残骸以及满地鲜血,旁边中炮的敌人都被灼热的弹片切割灼烧,硝烟混合着地面上炸起来的黑褐色浮土把前线变得浑浊不清。


  一声尖锐的哨响传来,紧接着是连成一片的巨大爆裂声。


  从枪口喷吐出的混着火焰的硝烟瞬间化为密不透风的烟幕墙,模糊了暗灰色的步兵队伍的轮廓,密集的弹雨带着死神的问候飞向全速冲刺的骑兵。刹那间,鲜血四溅,躯体倒地,人马中弹的惨叫声紧接在震耳欲聋的枪声之后,传遍了战场上空。


  伴随着整齐的退壳声,被火药燃气熏黑的黄铜弹壳成片地落到地面。结阵的步兵像精密的钟表一样,准确无比地取出下一发子弹,将其推上枪膛。


  第二声哨音接着响起。


  又是一轮毁灭性的齐射。士兵们对眼前的敌人中弹的景象视而不见,像受训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下一发子弹的装填,然后抵肩瞄准。


  第三声哨响传来。


  连续不断的弹雨在对方骑兵的队列中撕开一道又一道血口,人马接连倒下,后排的人上前补位,保持队伍不乱,同时拼尽全力朝着子弹飞来的方向冲刺。联军部队一下乱了阵脚,纷纷四散开来射击,但是库兰塔军队火力凶猛,几轮射击便把联军部队打了个头破血流。

            但是敌方的骑兵先头部队全速奔袭,很快就突击到库兰塔军占据的那个村子村头的土坡上了,对方的前脚踏上了上坡,巨大的加速度加上土坡斜坡的角度,使得对方的步伐在这一瞬间变得凌乱,同时因为俯视的视角,对方前排已经踏上土坡的步兵和后排的重合在了一起……

      “秘密武器呢?”无声铃鹿问手下的副官。

      “已经部署完毕!”副官报告道。

        所谓的“秘密武器”就是指陆军部调配给无声铃鹿所率领部队的几挺加特林机枪,因为它射击速度极快,也被库兰塔军民称为“格林快炮”,这种重装武器几乎是反骑兵利器,火力凶猛。

        “快一点!敌人又要来了!”指挥官指挥着士兵们为加特林机枪装填弹药。

        士兵们紧锣密鼓地将机枪弹通过弹夹压到机枪里面,然后一只手紧握在摇柄上,另一只手扶住机枪。

        “开火!”指挥官一声令下,士兵飞速转动机枪摇把,一阵“突突突……”的清脆响声,灼热的机枪子弹在硝烟与火焰下直扑对方,像一条条火龙袭来。

  齐射的轰鸣掩盖住了一切的声响。对方的队伍像是被一条无形的鞭子扫过,最前排的几乎所有剩余的骑兵同时人仰马翻,将前面的骑兵的身体穿透的子弹继续扑向后一排的步兵,然后继续在他们身上凿出一个个的血洞。电光火石之间,东国与叙拉古骑兵的队伍被这一轮近距离齐射彻底撕裂,连成片的人马尸体横在了后面的人继续前进的路上,驮兽踉跄地在尸山中落脚,背上的骑手惊恐的表情被对面的士兵尽收眼底。

           “冲锋!”无声铃鹿指挥刀一抡,发出了一道命令。

            “滴嘀嗒嘀嗒嗒嘀嘀嘀……”前面的号手拿起铜号,吹起了冲锋号声,这号声仿佛是能够穿透耳膜。 

              “压枪!”前线指挥官一声令下,士兵们把步枪平端,刺刀向前,脚踏大地准备全力冲击。

                “冲!”指挥官抽出军刀下令,号手再一次吹起了冲锋号,鼓手把军鼓擂得“咚咚咚……”直响,士兵们刺刀平端,在指挥官带头下冲锋向对方的军阵。而库兰塔军队在这时,又祭出了她们的一个绝招:大炮上刺刀。也就是让炮兵随着步兵的前进转移,始终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在远处山冈上的联军部队炮兵也遭到了来自库兰塔炮兵的猛烈攻击,他们手忙脚乱,手足无措,除了乱开几炮之外毫无还手之力。库兰塔步兵与联军部队进行了决死的白刃战,双方白刃飞血,刺刀闪出一片白光,刺刀、枪托的撞击声响彻云霄。穿蓝色军服与白色军服的两路人马缠斗厮杀在一起,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不一会儿,地面上就铺满了杂乱无章的尸体,死尸像谷子似得在平原堆满了,血也把这片大平原流红了。那些死亡的士兵,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一场残酷的战斗留下了这些惨烈的雕塑。

        而叙拉古与联军部队则彻底震惊了,在军事上吃了如此大的败仗

        


                 

   

第十一章 芦毛中士小栗帽(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