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110小时^O^



课本
聂珍钊《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李赋宁《欧洲文学史》
相关推荐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把历史脉络勾勒得很清楚)
丹纳《艺术哲学》(通俗易懂,涉猎广泛)
罗素《西方哲学史》(经典,不艰涩)

赫西俄德
《工作与时日》(最早的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篇)
教诲诗,劝诫弟弟好好做人
《神谱》
记载希腊神话的重要典籍,旧神谱系的主要由来
抒情诗有多种,此时最有名的是琴歌
①女诗人萨福:写独唱琴歌,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多写爱情诗,文词艳丽,有音乐美
本有九位文艺女神统称Muses,给艺术家以灵感
②阿拉克瑞翁:亦独唱琴歌,宫廷诗人
满足宫廷享乐需要
③品达:主写合唱颂歌,被称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抒情诗人
古希腊寓言总集,400多则,集体创作成果

(1)各文明中的泥土造人神话:
①肤色和土壤
②限于技术,泥土烧陶,类推
(社会意识形态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密切相关的)
(2)从创世与人类起源神话中西方文化差异:
①创世:
西方——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二元对立,孑然分开
东方——一元世界,同源同构同体?
②哲学和审美观:
西方——有一位至高无上的神,追问世界本源,从柏拉图开始,对美的本质进行不懈的探索
东方——天人合一,直觉了悟式的,体验式的,一种整体意识
③自然观:
西方——强调对大自然的征服和奴役,以人为主体
(拟人 移情)
东方——强调融合
(拟物 比兴)
(3)古希腊所有英雄故事都与冒险、掠夺、征服有关
军事民主制和海外殖民生活
中国神话精卫填海、大禹治水
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伦理道德,重义轻利
希腊神话
强调人的个体性,重个人权利,重利轻义
推荐《神话与民族精神》_谢选骏
出现时间越晚的神话,体系越完备
①吸收了先前的神话,逻辑性更强
②出现了文字,可以记载
(4)罗马神话几乎全盘继承了希腊神话,只是改了一下名称,现在更多的接触罗马名字是因为希腊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埋没


(1)中国戏剧发展
萌芽挺早,maybe西周,宋朝才有剧本(公元10世纪左右)
“子不语怪力乱神”
缺乏民主制度和宗教迷狂
元曲,元朝为蒙古族统治,取缔了科举制,文人无用武之处
(2)悲剧主题发展
古希腊:命运悲剧
18世纪:性格悲剧(文艺复兴,人性解放)
eg.《奥赛罗》轻信,哈姆雷特优柔寡断
19世纪:社会悲剧
eg. 《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女性没有地位
(3)“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
悲剧的审美效果,卡塔西斯效应,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4)古希腊悲剧四大部分
开场——进场曲——3-7个戏剧场面,交织以相应数目的合唱歌——退场
(5)“我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欧里庇得斯则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描写”——索福克勒斯

(1)英雄史诗
古代长篇叙事诗,以民族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要题材,以人们爱戴的英雄为主要人物,常常夹杂着本民族特有的神话传说,规模宏大,风格崇高
(2)世界各族早期英雄史诗:
中国藏族《*****》
蒙族《江格尔》
古巴比伦《吉尔伽尔美什》
古印度《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3)注意其中对女性的歧
(4)恩格斯:《伊利亚特》是一切时代最宏伟的英雄史诗

荐书:《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邱子华
①悲剧英雄
在于其悲剧精神,悲剧精神不等于悲惨人生,是指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苦难与毁灭的必然性时,表现出的抗争与超越精神
超越现实的欲望会被种种有限的事物所纠缠,若矛盾冲突不可调和,必然导致肉体或精神的深重苦难
eg. 繁漪较祥林嫂更有悲剧精神
②亚里士多德《诗学》
“有机整体论”
③戏剧结构的主要范式
(1)开放式:按事物自然发展
优点:
时间跨度大,可以写出人物发展变化
场景多变化,情节更加丰富
缺点:
结构松散
深度不够
(2)锁闭式:从快结束的地方写起 eg.《雷雨》《玩偶之家》
优点:
时间地点情节人物高度集中
人物少,便于深刻揭示其性格和精神世界
缺点:
场面不开阔,不宜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人物与情节编织过于精巧,失真
(3)人像展览式 eg. 《茶馆》
优点:
可以展示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
较好的刻画人物性格
缺点:
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剧情散漫
(4)非逻辑结构eg. 《等待戈多》

①罗马城徽:一匹狼,下面两个小孩儿


(1)但丁的美学思想和诗学理论
阅读:
《致斯加拉达亲王书》
《论俗语》
《飨食》
《神曲》(美学主张)
参考:
《但丁的美学和诗学思想》一文



(1)“十四行诗”(sonnet):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早流行于民间,为歌唱所作,后为文人采用,最初兴起于意大利,后流行于英法德各国
(2)拉伯雷极其博学
(3)经院哲学:让哲学服务于神学
(4)屠格涅夫文章,《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
褒堂贬哈,人类天性的两级,行动中的人VS思考着的人
荐书:《莎士比亚评论汇编》《堂吉诃德讲稿》
(5)双韵体:每行十个音节,抑扬格五音步,两行一押韵
抑扬:轻重音,对应平仄
音步:节奏的基本单位,一个音步只有一个重读音节

巴赫金:狂欢化
弗莱:《批评的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