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课程作业分享|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注视偏好范式实验设计整理

2022-02-24 22:11 作者:一两三块  | 我要投稿

类别天成?注视偏好范式下的探究

研究问题:类别是天生的能力还是语言的规定吗?

研究目的:探讨对物体的分类是否是天生的能力。

研究假设:类别是天生的能力。

1         方法

1.1         被试:50位0-6个月大的婴儿

1.2         研究设计: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颜色的不同(非焦点色,焦点色)因变量:婴儿注视时间的长短。颜色所处于图片的位置是无关变量。

1.3         研究材料与程序;

         实验采取了注视偏好范式,并采取眼动仪观察儿童对不同颜色的注视时间长短。

        在排除色盲的婴儿被试后,给婴儿安装好眼动仪器,安抚好婴儿情绪,将婴儿置于电脑面前,在电脑上给婴儿分别呈现三组不同的图片,观察统计儿童注视每组中每张图片不同颜色时间的长短,在实验完成后,要求被试监护人写下被试年龄。

        图片设计:三组图片均为一个A4纸尺寸的白色图片,其上放置三个大小相同但不同颜色的圆形分别在该图片的三个三分位点,三个圆形颜色其中两个颜色为非焦点色颜色中随机抽取,另外三个则为从焦点色颜色中随机抽取,且每组焦点色圆形分别位于左三分位点,中三分位点,右三分位点。

        一组图片包含3张图片,三张图片区别仅在于焦点色颜色的圆形颜色不同,该圆形分别位于A4图片的三个三分位点上,三个圆形颜色、高度均相同。

1.4         研究预期:

       对三组不同图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组图片婴儿平均注视焦点色圆形的平均时间长短不同,焦点色圆形位于中间时婴儿注视该圆形时间较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其他两组时间则无显著差异。

      对每组内图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每一组婴儿注视焦点色圆形的平均时间长于注视非焦点色圆形的时间,且差异显著,婴儿注视两个非焦点色圆形的平均时间无显著差异。

1.5         研究结果

      婴儿可以天生识别出颜色的类别,因此类别是天生的能力。

1.6         研究实验的一些缺点

      0-6个月的婴儿可能具有对颜色的经验,不能完全排除经验对婴儿进行分类的影响。另外研究设计不能对焦点色的分类做出证明,仅能对非焦点颜色的分类做出证明,也可以试着将图片上的颜色增多,只是此时排除位置对婴儿注视时间的影响较难,位置的排列方式较多,实验较繁琐。

参考文献

Rosch, Eleanor.H.(1973).Natural categories.Cognitive psychology, 4, 328-350.

Rosch, E.H (1975).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104,192-233.


课程作业分享|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注视偏好范式实验设计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