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细看:德国毛瑟“张嘴灯”两支不同口径的袖珍手枪 保持出厂状态

2022-06-24 14:51 作者:hawk26  | 我要投稿

外国某枪店展示了两支毛瑟袖珍手枪——M1910/34型,口径6.35mm勃朗宁(下)和M1934型,口径7.65mm勃朗宁(上)。

相信许多熟悉枪械的朋友会脱口而出这两支手枪的中国绰号“张嘴灯”,因其枪管大部分暴露而得名。这种手枪设计精巧,制作精良,成为很多武器收藏家追逐的目标。

1904年,设计师约瑟夫·尼克尔开始在毛瑟公司宫锁时,他第一个任务就是研制一款9×19mm口径的手枪,以及一款6.35mm勃朗宁口径的袖珍手枪。

1907年,保尔·毛瑟(Paul Mauer)为击针平移式手枪申请专利。该专利涉及:被长销固定在适当位置的固定枪管,同时该长销也是复进簧导杆;无闭锁机构。根据这个专利,毛瑟推出了9×19mm口径的M1909原型枪,不过这款手枪并没有投入批量生产。

随后,又推出了6.35mm勃朗宁口径的袖珍手枪,并成为批量生产的正式型号。这款手枪被称为“Mauser-Selbstladepistole, Kal. 6,35 mm”,即“毛瑟自动手枪6.35mm口径”。不过,M1910的型号确实出现在毛瑟的内部文件中,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样子。

M1910被称为“套筒锁(Sidelatch)”,这是因为装填弹匣后可以自动解脱空仓挂机状态,让套筒向前复位。该枪在1914年进行了简化,毛瑟称之为“新型(Neues Modell”)”,收藏家则称之为M1910/14。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发生在1934年,当时毛瑟推出了外形更好的新型握把。然而,在该系列手枪的生产过程中,一直发生着一些细微变化,直至1940年才结束。

1914年,毛瑟推出了7.65mm勃朗宁口径的M1910手枪,收藏家将其称为M1914。由于该型手枪的套筒后部较高,因此得到了“座头鲸”的绰号(中国将其称为“驼背张嘴灯”),生产了不到3000支。

M1914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推出的,因此当时只在德国国内销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毛瑟开始接受出口订单,M1914手枪被出售给来自欧洲、拉丁美洲、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军队和执法部门。

1934年,毛瑟改进了M1914手枪的线条,就像对M1910/14手枪的改进一样,使用了更加舒适的握把。这种被称为M1934的新型手枪,被德国军队和警察采购,直至1941年停产。

今天展示的两支毛瑟手枪,分别是M1910/34型,口径6.35mm勃朗宁(左)和M1934型,口径7.65mm勃朗宁(右)。保存状态都非常好,保持了高抛光的烤蓝涂层。

M1910/34手枪,是1939年生产的,是该型手枪的第四个版本,也是最后一个版本。套筒右侧字母U上有一个皇冠。

M1934手枪是1940年生产的,是该型手枪的第六个版本也是最后一个版本。套筒上有字母N和鹰徽。

细看:德国毛瑟“张嘴灯”两支不同口径的袖珍手枪 保持出厂状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