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一些事的看法

2月14日,檀健次后援会管理组之一的“小小C在生火”发布消息,称檀健次为《王斤斤》唯一一番男主。檀张的撕番大战由此揭开序幕。
由于“小小C在生火”未公布信息来源,所以这是整件事的第一个疑点:信息可靠吗?
遗憾的是鉴别环节被粉丝忽略了。
关于信息来源,该账号疑似越过另一管理组“檀健次官方后援会”、檀健次工作室,直接与制片方对接。那么第二个疑点来了,这种逾矩越权的行为究竟可取吗?
事态发展过程中,檀健次饭圈有相当号召力的大粉下场对合作方进行“指控”。甚至有个别大粉在“檀健次后援会”发布响应清朗行动的号召之后,仍然在其个人主页置顶争议相关。这里的第三个疑点是这部分大粉真的在意管理组的号召吗?
最后是闹剧收场,由管理组倒逼工作室联系制片方,这里撕番结果未见分晓,估计檀健次团队不会在节假日公布。
那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疑点,既然“管理组”已经是个“组”了,皮下应该有很多人,那么为什么这个“组”要有两个呢?檀健次后援会选举周期特别长,并且经历过重选风波。两个管理组,是不是工作室和饭圈妥协后的结果?那么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去推:檀健次粉丝内部也有两拨人,一拨偏向工作室接管的后援会;另一拨偏向长期以来盘踞在饭圈的大粉。当然这些都是揣测。
如果揣测成立,檀健次的粉丝群体,成分可能真的是内娱最复杂的,并且时间跨度非常久,精彩程度极有可能构成一部内娱粉丝发展史。
遗憾的是,外界不会向我一样多事地去梳理檀健次、檀健次饭圈和檀健次公司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所有与檀健次沾边的,包括呆球,均可以带上“檀健次”个人的标签,而所有可以打上“檀健次”标签的,都会被视作檀健次个人意志的化身。下午和好友聊天开玩笑说,檀健次和他公司在合约期内是光绪和慈禧的关系,檀健次和依附他的饭圈是好女和缠郎的关系。好友说,万一檀某的脂粉是公司雇的,那岂不是成为了一个闭环。我心想好家伙还真有可能是,总不能是檀健次工作室雇的吧,每次都跟老板对着干。
此外我无法揣测檀健次的想法,只是觉得“撕番”不像他会默许的事。檀健次在管理粉丝上都显得疲惫,他怎么会再有精力去主导这些饭圈的畸形狂欢。倒像是公司的手笔,有趣的是,檀健次的饭圈撕同事,撕工作室,撕合作方,还真没撕过公司,像是要断檀健次合约到期以后的路一样。
纷争之外,我其实一直没办法理解“番位”。如果作品质量好,当然是谁排在前面谁亮眼,可如果作品质量差,谁排在前面谁背锅。所以最终决定演员口碑的,是作品的质量,是他个人的表现,不是他的名字会出现在第一行还是第二行。檀健次在《鬓边不是海棠红》里的陈纫香不知道被排到几番,但是由于形象立体角色丰满接地气,且拥有悲剧的感染力,那个角色我记到现在。于我而言,只要影视作品出现檀健次的名字我就会去看,因为在符合我审美的前提下,他的演绎是非常达标的。
檀健次能赚多少工资、能赚多少口碑,这是他自己需要操心的。能接多少商务、如何最大限度为公司盈利,这是公司需要考虑的。而如何抢占饭圈话语权,在应援中攫取利益,是脂粉最为在意的。
我最在意的,其实一直只有檀健次本人啦——因为流量和代言记不住艺术,一个演员的最高成就,最终是由时代决定的。
而我想看他走得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