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我的朋友差点成了结婚狂
我的朋友差点成了结婚狂
A是我的初中同学,因为初中关系也不密切,毕业后也自然断了来往,我和她再次遇到,是在一次大型相亲会上,她一眼在人群中认出我来,十多年未见,聊起来格外亲切,至于那场相亲,早被我俩抛之脑后了。自那以后,我俩人成功结成了相亲互助二人组,每天聊的三句话都离不开相亲、找对象。
爱情是等来的还是寻找来的?我是深受冰心对铁凝的话的影响的“对于爱情,你不要刻意去找,你要等”,所以对于相亲我并不是那么的积极主动,不是被A拉着去就是被我妈妈要求去,而A和我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对于择偶这方面,她很是积极,一方面她将自己的基本情况录成视频发给婚介在抖音和公众号上推广宣传,一方面向周围的领导同事提需求,求介绍。我有的时候不无羡慕的对A说,你这桃花运真的不错啊,从来都不缺相亲对象,A说,这哪是桃花运,是我努力找人介绍换来的。她立下flag,春节前要成功脱单,便开始一大波一大波的相亲,但这二十多个男生并没有让A很满意,要么是外地人要么是私企工作要么父母没工作要么矮。而不停的相亲不仅让A失去了周末的时间自由,也让她丧失了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一切都以相亲为核心展开,没有满意的相亲对象更是让A身心疲惫。尽管有年龄焦虑有同辈压力,但我还是不愿意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力,不愿意为相亲而相亲,我只想边往前走过好自己的生活边等待那人某一天出现。
多相亲成功几率真的会更大么?网上之前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相亲中你每见10个人中会有1个人让你大致满意,相亲只要样本量够大就能碰到更好的”,我也曾马不停蹄赶场似的相亲,觉得见得越多就越容易脱单,当然相亲也可以让我减轻焦虑,让我感到自己在脱单路上真的有很努力的错觉,也参加过3分钟相亲这种类型的活动,只有一个感受,就是看花了眼,结果也显而易见,就是无功而返。为了避免大海捞针,我设定了筛选标准诸如硕士学历,理工科专业,体制内工作这些可以量化的要求,但好像发现这样做也没什么用,毕竟这些要求很像找工作的应聘要求,而不是身为我男朋友“聊的来,对我好”的要求。A对于相亲,本着“能见就见”的原则,基本上来者不拒,她告诉我多见,只有见面才能了解一个人,只有多见才会有比较,只有在见的过程中才会不断修正自己的标准,也只有多见,才能了解自己,才能明确自己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A的理论,我不置可否。
骑着白马来接你的会是谁?上个月A告诉我她要脱单了,她找到了意中人,学历工作相貌家庭都符合她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她好,虽然还没见面,但他俩在微信上已经是热恋的状态,对A脱单我表示祝福,努力这么久终于有结果了。在A和我几乎断联的一个月里,我也停下思考复盘了这几个月来的相亲经历(在此按下不表,下一篇和大家详细道来)。昨天A给我打来电话,她声音不太对,感觉情绪不太好,我问她发生什么事了,她这才说出来“她和这个男生是通过相亲群认识的,加上微信后,就说好了要以结婚为目的进行了解,男生因为工作原因在天津出差,俩人一直没见面,前两天这个男生给她发微信说母亲出了车祸,现在在北京住院,急需用钱,希望A能借一点,A就赶紧把手头的2000块钱打了过去,之后A再发微信,这个男生就再也没回复过,她有种被骗了的感觉”,她讲完这些,我第一反应就是相亲杀猪盘,好在A被骗的钱也不多,算是长了个教训,而A碰到披着爱情外衣的诈骗,怕是要消沉了一段时间了。有的时候骑着白马来接你,满足你对理想对象一切幻想的的可能是白马王子也可能是伪装很久的骗子。
所以对于爱情,对于相亲,对于大龄焦虑,一定要时刻保持冷静清醒淡定,可以渴望爱情但不能被它冲昏头脑,可以憧憬婚姻但不能成为“结婚狂”,可以积极相亲但不能为了相亲而相亲迷失自我。
现在我俩报团取暖的相亲小分队也就地解散了,她去疗伤了,而我只想停下来歇息,躺平做自己,做一些和我有关能让我快乐没什么用的小事情。至于相亲什么的,都去一边吧。
相亲什么的都去死吧
我要回家 做我的梦想
就算被说年纪太大 找不下啦
但我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