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小白速学面试必刷题)
9.“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豪之末,视之可察。”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审题】
本题为态度观点类题目,题干诗句意思为善于发现、善于观察,那么需要作答时,先解读题干意思引出观点,再通过道理论证、事例论证进行分析,而后给出启示建议。具体分析如下:
审题点1:“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豪之末,视之可察。”
此句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大意是说,雄伟高耸如泰山,若是背对着必然也看不见它;渺小细微如秋毫之末,只要仔细观察,也能看得清楚。提示人们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细节。
审题点2:“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结合实际谈看法,即在我们谈理解的时候不能只是泛泛而谈,空讲高大上的理论。可以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谈,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工作问题,总结方法,才能解决好问题,提升工作;又如,善于发现问题,在解决中不断突破,更让工作有创新之举。因此,我们在分析时,可以从这两个观点来阐述,一是,善于发现能解决工作问题;二是,善于发现有助于创新突破。
而后再相应给出完善措施,一方面,解决问题时,结合公务员工作,可以深入基层、一线,到群众问题最多的地方去主动调研,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在工作中,也要从细致观察中,掌握方法,学会运行科技手段突破创新。
因此,本题作答思路:首先,解读题干观点;其次,论证分析总观点;最后,提出建议完善。
【思维导图】

【解析示例】
题干语句出自《淮南子》,意思是说:雄伟高耸如泰山,若是背对着必然也看不见它;渺小细微如秋毫之末,只要仔细观察,也能看得清楚。这就告诫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如此,善于发现问题,还要通过观察,发现创新方法。
首先,善于发现有助于问题解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让群众满意。而面对群众工作时,我们不能只一味的等着群众反馈问题,才被动去解决,而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才能想在群众之前,做在群众之前,才能解决好群众的问题,让群众满意。正如,在当今工作中,上级部门经常要求干部下基层深入调研,走访群众入户沟通,都是希望在与群众的沟通中,在了解群众生活中,发现群众问题,了解群众难处,进而在制定政策时,提出有效措施,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苗头”处,避免造成群众利益受损。
其次,善于发现有利于突破创新。善于发现,能观察工作细微变化之处,进而不断总结完善,提出新的方法,不断突破创新。正如,我们熟知牛顿善于观察落地的落果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
现烧沸的水顶开壶盖发明蒸汽机、而达尔文能从树林生物中发现变化,为《进化论》提供写作依据……这些都提示我们,善于发现,能提出新观点。又如在医学领域中的“青霉素”问世,正是弗莱明医生在做实验中不小心将培养皿中沾染了细菌,而在他想到扔掉的时候,却仔细观察发现了器皿上的一团青色的霉毛,在显微镜观察下,竟然正是他所期盼对抗葡萄球菌的青霉素,这在医学领域又是一种重大创新之举。因此,善于发现能够突破创新。
因此,工作中,我们也要善于观察,细心发现:
一方面,善于发现,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我们要把基层、一线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工作中,定期走访基层,开展调研工作会,听取群众声音,主动发现工作不足,发现群众难题,及时了解,才能解决好群众问题。
另一方面,细致观察,创新方法。作为年轻干部,我们也要培养自己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局限于完成工作,不止步于当前成就,要不断问询前辈、学习知识,通过观察,运用发散思维,利用技术手段创新工作方法,让自己在工作中有所突破。
【解读】
本题为态度观点类题目。需要先对题干进行解读得出观点,再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议。此句,2016年2月19日,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时,也曾引用,主要是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要求。因此,在作答中,除给出的论证事例外,也可以从总书记这句话来阐述新闻舆论工作善于观察的重要意义,举出例子。如,善于观察,有利于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新闻工作者观察真实信息,发布真实新闻,有利于群众知晓真实情况,避免产生恐慌谣言,让群众对公共服务有了解,避免误会产生。
【拓展知识】
善于观察的诗句: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红楼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全文》
【相关真题】
(1)古语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也就是说做事要有
周密的计划,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19年7月8日上午河北省考)
(2)古语云“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019年6月23日陕西省考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