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武器)亚洲第一狙? JS 12.7mm反器材狙击步枪(JS05)。


研制背景
初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纵观整个国际军品贸易市场,大口径狙击步枪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此建设集团军品研究所开始着手自行研制大口径狙击步枪,期望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时,由邹义洪高级工程师担任总设计师,开始研制12.7mm半自动狙击步枪。由于自拟项目的经费问题,该项目完成总体方案设计以后就暂时搁置。
重启:2003年,我国军方提出大口径狙击步枪的需求,因此12.7mm狙击步枪项目再次启动,不过根据国际市场大口径狙击步枪的发展趋势,发射方式由原定的半自动方式改为非自动方式。由于邹义洪高级工程师当时正在研制7.62mm狙击步枪,此项目就由王太平同志担任总设计师进行研制。该项目从调研到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由于12.7mm狙击步枪项目属于重庆建设集团军品研究所自拟研制项目,所以经费有限,投入的设计人员也不多,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支大口径狙击步枪的设计,其中的艰辛可以想见。JS12.7mm狙击步枪于2004年底完成各项试验,各项战术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难题:大口径狙击步枪的主要任务是反敌方重装目标等,7.62mm和5.8mm枪弹的威力有限,不能作为反器材武器弹药使用,而研制14.5mm以及更大口径的狙击步枪,在全枪质量、全枪尺寸、后坐力和枪口噪声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难题。现在国际上的12.7mm狙击步枪大都在12kg左右,全枪长在1.4m左右,这个质量和长度已经给单兵战斗携行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随着枪弹口径的增加,武器的反器材威力虽然也在增大,但是后坐力更大,必须增加缓冲装置,这样也就增加了全枪尺寸和质量,对行动的机动性造成更大影响。另外,增大口径造成的枪口噪声过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枪口安装了高效枪口制退器后,制退器后喷的火药燃气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噪声也很容易使射手受到伤害。经研究讨论认为,12.7mm枪弹对于反器材用途来说威力已经足够,后坐力大小也在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全枪质量和尺寸比较适合单兵操作。


首次曝光
首现:早在2004年底就有人在某军事论坛上贴出了后来证实为05式冲锋枪的照片以及这一张在当时同样不为人知的狙击步枪,而且由于没有任何公开资料,许多人还判断该枪是导气式。

JS12.7mm狙击步枪(当时还没正式型)第一次正式展出是在2005年5月的中国(北京)国际警用装备及反恐技术装备展上,此枪还可以装载到四轮全地形车上机动作战,首现就得到国内外军方、警方和军事爱好者的关注。


JS12.7mm狙击步枪在随后的2008年4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也展出过,但这次命名并不是JS12.7/JS05而改为了LR1这也是很奇怪的,下文为了方便讲还是已JS12.7称呼。


结构特点
JS12.7是一种液压驻退式手动旋转后拉枪机战术狙击步枪, 与JS7.62一样具有弹道枪的"血统",最具特色的是其液压驻退系统,对提高体能稍弱的亚洲裔射手的操控性有很大帮助. 另外其“圆形高效枪口制退器”效能出色,还是国产大口径反器材步枪中唯一能发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的型号该枪主要对1000米以内的重要有生目标和1500米以内的器材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其比较特别的是瞄镜分划板采用车高概略测距曲线,而非国内常用的肩宽概略测距曲线确定目标大概距离,充分说明这是一款完全针对器材打击而设计的狙击步枪。

JS12.7的操作方式为非自动方式,即栓动式。该枪采用了击针平移式击发方式,击针簧的簧力可以调节,能提供足够的击发力,保证了击发的可靠性。抛壳机构采用独特的活动抛壳挺,在枪机复进过程中,给枪机让位,而不必在枪机上开一个又深又长的槽。瞄准镜座采用国际标准的皮卡汀尼导轨,可以方便快速地装配瞄准器材。JS12.7配用的是国产4~12倍连续变倍光学瞄准镜。

由于全枪重量大,因此在枪托尾部安装了可升降的驻锄,避免了射手在长时间据枪状态下引起的疲劳,而且还能增加射击舒适度和射击稳定性。(M249也有类似设计)

枪机上的拉机柄是可拆卸的,拆枪时,必须将拉机柄从枪机上卸下后,才能将枪机从机匣后方取出。

该枪配用的两脚架在携行时可向后折叠收起。枪托采用橡胶材料,为了美观,在其表面包了一层皮革。但枪上没有贴腮板,射手射击时睑部直接和冰凉的钢制机匣接触很不舒适,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在后续2008年警博会JS12.7优化了加装了一个简易托腮板)

全枪结构形式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高效枪口制退器与液压缓冲装置同时应用在一支枪上;发射后,枪机和枪管在刚性连接情况下一起后坐;弹匣装在机匣左侧,减小了全枪长度。

JS12.7是采用非自动方式,而并非LR2A那种半自动方式,主要是因为半自动方式的运动件比非自动方式的运动件多,影响射击稳定性的因素也较多,这样也就容易影响射击精度。狙击步枪的战术思想强调的是首发命中,为了尽量减少机件运动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我们在JS12.7的设计上采用了弹道枪的原理和技术。弹道枪的优点是闭锁牢靠、结构简单、运动件少(仅击针为运动件)、扳机力小,将机件运动对射击精度的影响减到最小。

JS12.7采用三发弹匣,是因为国际上常用的狙击步枪射击精度评价标准是包含3发枪弹的弹着点的最小圆直径大小,在100m距离上3发弹的弹着点几乎弹孔接触弹孔,最小圆直径一般在24~26mm左右。


液压缓冲和枪口制退
在样枪的设计、制造过程中,JS12.7有很多种形状的枪口制退器进行优化选择,其中制退效果表现突出的有两款,一款是仿巴雷特12.7mm狙击步枪的扁方形枪口制退器,另一款是圆形枪口制退器。后来选择了后者,并对其进行改进,制退效果非常出色,能量效率达到70%~80%,将其命名为“圆形高效枪口制退器”。但是由于其不能发射脱壳穿甲弹(巴雷特12.7mm狙击步枪的枪口制退器也不能发射脱壳穿甲弹),所以再次进行修改,将枪口制退器的出口直径由原来的13mm增大到22mm,解决了发射脱壳穿甲弹的问题,但这样的改变导致制退效果有所下降,能量效率降低到40%~50%。

为了弥补枪口制退器制退效果降低的影响,设计人员把通常用于火炮等重型武器上的液压缓冲装置借鉴到JS12.7的结构设计中。发射时,枪管与枪机共同后坐大约35mm的距离,液压杆将压力传递给油室中的航空液压油,液压油通过节流孔缓慢挤入另外一个油室。此过程延长了缓冲时间,使射手肩部的受力减小,并且增加了后坐冲量的平稳性,提高于射手射击时的平稳和舒适性。后坐后的枪管会在缓冲装置的作用下重新复位。


瞄准具
JS12.7没有配备机械瞄具,主要是因为12.7mm 狙击步枪属于远程打击武器,机械瞄具受天气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视场较小,对射击精度影响也很大。作为狙击步枪,强调的是远距离隐蔽射击、首发命中目标,机械瞄具很难达到要求,现代战争中反狙击的战例也很多。使用机械瞄具进行狙击的危险性是很大的,所以存在的意义也不人,仅仅作为瞄准镜损坏情况下的应急使用。连续变倍瞄准镜可以提高射手在不同距离上对目标的观瞄能力,可调整视场大小,对于运动目标的瞄准能力比固定倍率瞄准镜强。但是在倍率调整过程中,瞄准镜的零位偏移也会对射击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12.7脱穿
脱壳穿甲弹头由穿甲弹心和弹托组成。发射时弹托嵌入膛线闭气和导转,弹心用于穿甲,其圆柱部直径小于枪管口径,为次口径旋转稳定的大口径特种枪弹。穿甲弹心常由比重比较大的材料(如钨合金)制成,因此,在枪口动能和枪弹特征等相同条件下,脱壳穿甲弹较普通穿甲弹的初速高(弹头质量小),具有较大的弹头断面比能(弹头在飞行状态下所具有的瞬时动能与其最大横截面面积的比值),所以其穿甲性能较强。弹头飞离枪口后,在离心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下,弹托自行成瓣地破裂、分离和坠落。由于弹托的退脱和分离,对枪弹的射击精度影响较大。
JS12.7发射84式12.7mm钨心脱壳穿甲弹,该弹弹头质量28g,钨合金弹心直径8mm,质量为22.5g,初速1150m/s,膛压324MPa,1000m距离上可贯穿厚度15mm倾斜45°的合金钢板。JS12.7狙击步枪在对装甲车辆进行射击时,为了保证良好的穿甲性能以达到较好的毁伤效果,在使用弹种的选择上,脱壳穿甲弹成为首选


全地形车版本
2005年北京展览馆展出的JS12.7安装在一辆全地形车上,该车其实仅仅是建设集团下属的摩托车厂制造的用于出口的沙滩车,经过改头换面,在后车架上安装了一个12.7mm狙击步枪的枪架。但性能不够好,时速超过70千米/小时后,全车震动剧烈,即使是驾驶员位置,脚也抖得有些发麻。如果是两人以上骑乘,没有固定的射手座位,如果是单人骑乘必须停车以后,驾驶员再跑到车后进行射击。该车油箱不是很大,但是百公里耗油量却不少。







设计缺点
机匣中部安装的皮卡汀尼导轨长度太短,由于枪托是固定的,在安装较短的瞄准镜时,射手眼睛离瞄准镜的距离太远,姿态很不舒适。机匣上的拉机柄让位槽、抛壳窗和拉机柄复进导槽连为一体,使得机匣内大量部件暴露在外,如果在风沙、扬尘等环境下,枪械射击的可靠性将大受影响,而且也不美观,还有就是没有托腮板,但是后续版本加装了

俄媒的夸赞
2012年时俄媒称,中国其他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步枪性能同样非常先进,无论是JS05,还是M99、M-99B半自动狙击步枪。其中建设集团研制的JS05狙击步枪目前仅供中国军队特种兵使用,暂时没有出口型号,不对外供应,其全长1.392米,枪管长0.85米,重12.5公斤,只使用12.7×108毫米的子弹(没有出口型),通常采用3发容量的弹匣,供弹口在机匣左侧,主要用于杀伤敌方轻装甲设备、运输车辆、雷达、停机坪上的飞机和直升机,同时也能敌方防护水平较高的重装甲目标。

亚洲第一狙?(结语)
当在搜索引擎比如百度,搜索“亚洲第一狙”时就会出现JS12.7,(……让它登上了世界十大名狙榜单,要知道这份榜单中只有JS12.7MM这一款亚洲狙击步枪,因此它也成了公认的亚洲第一狙!)他真的配“亚洲第一狙”这个称号吗?,该枪并没有参加过实战,而且还公认?谁公认的?,我证明这些并不是想抹黑这个枪,这枪很多设计还是非常好的,但说他是公认的“亚洲第一狙”这种说法是很地摊的,虽说此枪是给我国特种部队用的但是并无更多实装图,这就证明了军方并没有正式采用此枪,可能只少量实验装备,而且JS12.7最初设计就是一个填补空白的做技术储备,只是单纯为了解决我国没有大口径狙击步枪可用的问题,而且这枪的研制工作就是厂家自费的,然后军方又看不上,最大的商机就断了,资金又紧缺,所以就下马了。虽然此枪不是完美的,但是为后续的LR2/LR2A和我军发展大口径狙击步枪,奠定了基础。



后续





参考资料:
巜专访:国产新型JS 12.7mm狙击步枪总设计师王太平》
https://baike.baidu.com/item/js12.7%E7%8B%99%E5%87%BB%E6%AD%A5%E6%9E%AA/10523278
https://baike.baidu.com/item/JS05%E7%8B%99%E5%87%BB%E6%AD%A5%E6%9E%AA/1471374
https://www.chinanews.com/mil/2012/10-24/4271596.shtml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4045783
https://tieba.baidu.com/p/2517228515?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34.1.0&st=1672042893&is_video=false&unique=760FB9BCE664209E6F430EE4882B5E69
https://weibo.com/u/7715742800
http://mt.sohu.com/20170612/n4966722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