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07年,湖北夫妻卖掉住房,买船在长江收垃圾,今已以船为家15年

2022-03-16 14:45 作者:艰-苦-奋-斗  | 我要投稿


2007年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就看到湖北荆州段长江的江面上出现了一叶扁舟。



远远望去,只见一对中年男女正在奋力地从江里打捞垃圾。



不一会儿,他们身后的这艘小船就被黑色垃圾袋装满了。



紧接着他们又把这艘小船开到岸边,把垃圾扛下船以后顾不得休息便又开始了下一次出海。



就这样,来来回回的一趟又一趟,他们15年如一日地坚持着。



他们就是长江上的“清道夫”,男子名为陈景旭,女子则是他的妻子——孙红艳。



两人为何会在长江上清理垃圾呢?他们的身上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故事还要从两人相识说起。



01 变故突生,放手一搏



两人相识于1987年3月。



那时,他们一同在湖北荆州市的一个工厂打工,因为两人三观较和,没多久便坠入了甜蜜的爱河。



随着两年的磨合,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也越发融洽。



眼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在1989年年初,陈景旭便主动前往孙红艳家提亲。



所幸,陈景旭也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孙红艳的父母一眼便看中了这个女婿,同年12月,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生活十分幸福,没过多久,他们便迎来了其爱情的结晶。



十月怀胎后,孙红艳生下了一个男孩,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一家人十分欢喜。



儿子的出现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声笑语。



本以为生活会在这样的快乐中一直继续,不承想在儿子17岁的那年迎来了家庭的一场变故。



2007年3月,孙红艳的儿子刚刚放学回家,就看到父母二人愁眉苦脸地坐在客厅里。



看着父母出现在家里,他不禁有些好奇,毕竟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正在厂里上班。



好奇之余,他更多地还是担心,想了想,他小心翼翼地问道:“爸爸妈妈,今天怎么下班这么早呀?”



儿子的问题让孙红艳夫妇不知如何回答。



两人相视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随后,孙红艳看着丈夫说:“还是你来说吧。”



陈景旭一言不发地点了点头,沉默半晌后,他说道:“爸爸妈妈所在的工厂最近在进行裁员,我和你妈妈同时下岗了。”



听完父亲的回答,儿子松了一口气,不以为然地回应道:“我还以为什么事呢,没有工作再找一份不就好了。”



然而他不知道,父母想要以这样的条件,在这个年龄再找一份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过,孙红艳也并不想把这些烦恼带给儿子,随即她便附和道:“儿子你说得对,爸爸妈妈工作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学习就好。



说完这些,孙红艳便走进了厨房,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晚饭。



晚饭后,儿子便回自己的房间去复习功课了,可孙红艳看着厨房里的一片狼藉又陷入了苦恼之中。



想着想着,孙红艳越发难过,便找到了丈夫,抱怨道:“老陈,怎么办啊?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到时候还要结婚生子,这都需要钱呀。”



陈景旭又何尝不知道妻子说的这些,只是眼下看来他实在是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口的一堆垃圾忽然映入眼帘,随后便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老婆,你觉得我们去长江收垃圾回来卖怎么样?”



孙红艳听后,觉得不可置信,毕竟去长江收垃圾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或许是看出了妻子的难以置信,陈景旭继续解释道。



“我每天都能看到这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他们的船上肯定堆积了不少的垃圾,我们就按照一个船只收30元的清理费,一天算下来也能挣不少钱!”



看着丈夫言之凿凿的样子,孙红艳才知道他是认真的。



“这件事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一定困难重重,真的要去做吗?”



正当她沉思的时候,丈夫陈景旭突然想起来,收垃圾首先要有一个船,可他们已经买不起了。



想及此处,他叹道:“算了,我们没有船。



看着丈夫逐渐黯淡的眼神,孙红艳决定放手一搏。



于是,她便主动提议道:“把老家我爸妈留给我的那套房子卖了吧,买一艘船应该是够了。”



妻子的话让陈景旭大吃一惊,可目前看来卖房买船也是唯一能有希望翻身的办法了。



就这样,第二天清晨,陈景旭夫妇赶回了老家把房子卖了,并找亲朋好友东拼西凑了四十万元钱。



凑齐钱后,他们便购入了一艘轮船,准备开始长江收垃圾之行



为了让这场收垃圾之行有一个好的开端,陈景旭夫妇俩还特地给他们的轮船起了一个非常有寓意的名字——荆长净1号。



简单来说,就是希望荆州段长江能永远干净,1号也预示着他们永远是这个行业的第一手。



然而,现实仿佛并没有如他们想象的这么美好。



02 问题不断,坚持不懈



2007年5月,在陈景旭夫妇俩第一次开始收垃圾时,陈景旭发现了妻子的异常:脸色苍白,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一直往下流。



看着妻子如此模样,担心的他连忙把船停靠在一边。



可是,没想到船刚刚停,孙红艳就忍不住抓起一旁的垃圾袋吐了起来。



看到这里,陈景旭忽然反应过来:妻子晕船了



此时,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晕船药,给妻子吃了两粒,吃过药后,孙红艳停止了干呕。



哪怕如此,陈景旭还是担心妻子的身体,于是陈景旭选择了先上岸。



就这样,第一天的收垃圾之行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返航了。



回家后,孙红艳感觉非常地自责,她总觉得是自己的身体原因拖了丈夫的后腿,不过她并不想就这样被晕船给阻挡住工作的步伐。



第二天,她再次登上荆长净1号后,不管她如何难受,也坚持不让丈夫返航。



在她的坚持下,丈夫无奈同意。



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孙红艳便也不觉得恶心干呕了,甚至还有点喜欢坐船。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克服了晕船这个困难以后还有更大的困难等着她。



同年7月,陈景旭夫妇俩像往常一样开着荆长净1号出发去收垃圾,远远的他们就看到有一艘轮船停靠在江面上。



“工作来了,太好了!”



欣喜的他们连忙开船过去,走近一看这艘船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大一些。



正当他们准备开口询问船上是否有垃圾需要清理时,眼前便出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



只见对面这艘船上有几个穿服务生衣服的小伙子,把一桶又一桶的垃圾倒进了长江。



看到这里,孙红艳连忙上前制止道:“你们怎么能把垃圾直接倒进江里呢?这样也太不讲卫生了吧。”



谁知她话音刚落,对面的几位小伙子就质问道:“我不把垃圾倒进江里,难道你负责收吗?”



他们的话让陈景旭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他立刻上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我们就是负责在江面上收垃圾的,一次只需要收费30元,您船上的垃圾我们都可以带走。”



听到这里,那几个小伙子笑得直不起来腰。



好一会儿,他才说道:“你们没有搞错吧,我们明明可以把垃圾直接倒进江里,又何必花这个冤枉钱。”



说完,他们便继续把身后的垃圾一个个都丢进了江里。



看着江水一点点地变浑浊,孙红艳再也忍不住了。



她当下便表示可以免费帮他们处理垃圾,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再往江里面倒垃圾了。



本以为对方会满口答应,没想到他们并不识好人心,不仅骂他们是神经病甚至还警告他们不要多管闲事。



垃圾倒完后,他们便开着船扬长而去,把一脸错愕的陈景旭夫妇俩留在了原地。



船虽然走了,但是垃圾不能就这样放着不管。



于是,陈景旭夫妇俩便从自己的船上拿出网兜,准备把刚刚丢下的那些垃圾都捞上来。



万万没想到,这一捞竟然捞出了100多千克的垃圾,装满了整艘船。



看到这里,夫妻二人才算明白,不止这一艘船往江里面丢垃圾了,这下面的垃圾也肯定不止这么多。



如果说陈景旭夫妇一开始是为了谋生才做这个职业,此时此刻的他们则是为了保护长江的环境才选择了坚持。



后来,陈景旭夫妇便一边寻找生意一边打捞江里沉底的垃圾,到最后生意没找到多少垃圾倒是收了一大堆。



粗略计算下来,他们光每月在长江内打捞垃圾就足足有3吨。



虽然这样的数据有些不可思议,但陈景旭夫妇确实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



在长江收垃圾的这段时间里,他们经历了很多嘲笑,可他们并不在意。



幸运的是,他们不是一个人,随着有关部门不断地普及环保知识,船主们渐渐地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再后来,国家禁止再向江里投放垃圾,其他船主也不再排斥陈景旭夫妇收的这笔垃圾清运费。



上帝终于眷顾到了这对善良的夫妻,让他们多年的窘迫生活总算有了一丝改变。



不仅如此,2018年荆州市航港局还特地补贴陈景旭夫妇俩80万元钱,作为他们保护长江环境卫生的奖励。



突如其来的一大笔钱并没有让陈景旭夫妇俩蒙蔽了双眼,他们最终决定用这些钱再换一艘更大的船继续工作。



当然,用这80万去买一艘更大的船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又遇上了最初的那个难题。



不过,他们始终未变,这一次,他们仍然做出了相同的决定——把房子变卖掉



最终,卖房的钱加上国家补贴的钱,他们成功地换一艘新船。



两次卖房买船和去长江捕捞垃圾,这两件事中的任何一件听起来都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陈景旭夫妇俩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的真实性。



改变,在一点一滴地发生。



他们的坚持不懈才让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对这个职业的看法,也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可是,这种坚持虽然带来了很多国家的鼓励和周围人的赞扬,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活的窘迫。



03 子承父业,未来可期



卖完房子后,陈景旭夫妇俩不得不从之前唯一的房子里搬出来,带着全家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



十几年的收垃圾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地提升,可他们的内心始终是快乐的。



用孙红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现在从事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自己在长江边长大的责任和义务。”



她的这番话自然传到了荆州市领导的耳中。



2019年9月,陈景旭和孙红艳夫妇俩便被纳入“中国好人榜”。



得知此消息后,陈景旭夫妇俩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名字竟然能被这么多人耳熟能详。



面对突如其来的出名,免不了有不少的记者赶到现场进行采访。



当陈景旭夫妇被问道有什么想要完成的愿望时,老两口显得有些迟疑。



过了一会儿,孙红艳便面对着镜头吐露出了多年来的心声:“我们只是担心多年以后,我们老两口不在了,谁去帮忙清理这些垃圾。”



话音刚落,记者们便不由得湿了眼眶,这是一对多么善良的老夫妻!



记者走后,孙红艳、陈景旭再次陷入了沉思:谁能接班呢?



想来想去,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陈庆是个不错的人选。



只是,儿子现在已经在银行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这样突然让他回家捕捞垃圾实在是有些不妥。



况且,他们本就亏欠儿子,如果不是他们把房子卖了,儿子也不可能30多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



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



2020年3月,正在银行工作的陈庆忽然辞职回到了家,并声称准备备考船员证。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陈景旭夫妇俩欣喜不已:再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了。



2021年,陈庆便如愿以偿地考到了船员证,正式加入了和父母一起保护长江的队伍。



儿子的加入给陈景旭夫妇俩带来了不少的便利。



登上船的第一天,陈庆便在父母的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名为“船壹行”的软件。



监管部门每天用软件就能看到他们的运行轨迹,然后再根据他们回收的垃圾数量给付相应的报酬。



眼看收入一天天的增多,陈庆还在新船上安装了厨房、卧室等一系列基础生活条件。



此外,他还在船上设置了吊机和污水舱。



船靠岸后,他便直接操作吊机把船上的垃圾箱吊到岸上,污水也用压力泵直接抽走。



陈景旭夫妇俩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一趟又一趟地用肩去扛这些垃圾了,生活一天天的都在变好。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庆好奇地问父母道:“爸妈,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决定走上这条环保路的?



听到这里,已经五十多岁的孙红艳忽然低了一下头,看着自己的面容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应该是当我看到盘旋在江面上的水鸟和一江碧水的时候吧,我真心希望子孙后代都能看到这个美好的景象。”



2007年,湖北夫妻卖掉住房,买船在长江收垃圾,今已以船为家15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