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最好懂的逻辑学入门 ∨ 你将受用终身(中)

在记载进笔记本之前,拿着草稿纸浅浅地打一个草稿。
认为,人类利用知识从逻辑可能空间中找出经验可能空间,用来减少变量和变量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正确的选择和道路
03:43

归纳推理,是对特殊对象的有限观察,并且将其性质归结于类型的一种行为。(即是图中定性的流程树)
05:44
14:51

归纳推理是从特称命题推理出一个新的全程全称命题。但也因为归纳推理是基于有限观察的,所以归纳推理在概率学上是不可能达成100%,只能无限接近于1。
24:19
人类是善于自动归纳的,从科学研究的案例分析到现实的奇怪思路,都是归纳推理的一种,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区别,主要在于
不同,深究一下是严谨性和客观性
08:19
本质上是不同经验模型采用的归纳强度不同。

最后就是用于实证的Mill五法
第一,求同法(最简单)是从相同的事件中寻找因果
比如被承包的山上全是橙子树,得出山上只能长橙子的结论。从这个例子,我们发现,求同法两个缺点:无法区分因果和无法观察到足够的影响因素(过于狭隘的有限观察)
第二,求异法,是从差异里面寻找因果
比如我被暴雨打湿了,我朋友没有,但是我朋友感冒了,我没有,从而得出结论,被暴雨打湿不容易感冒。(虽然也算错误的结论,但是过程是正确的)
第三,求同求异法,先求同法找出共同点(共有条件或者共无条件),再用求异法从这些共同点里面得出差异点,得出因果关系
比如,我和我朋友都感冒了,共同点是都被淋湿了,但是我感冒轻一点,差异点是我没有吃晚饭而是早早睡觉了。得出结论:不吃晚饭有利于感冒恢复/睡眠有利于感冒恢复
第四,剩余法,在复合因素和复合现象里面,去除已知的因果关系,剩余的部分也有因果关系
比如,我和我朋友都都被淋湿了,都感冒了,但是我天天早睡,我朋友天天熬夜,我感冒恢复得比较早。去掉共同因果:淋湿会感冒,得出结论,熬夜不利于感冒恢复/早睡有利于感冒恢复
第五,共变法,变化一个因素,且只有一个现象发生变化,其他情况不变,则认为此因素和这现象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