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信条》粗略观后感
作为下半年(或者说是今年)最为瞩目的大作之一,诺兰导演的《信条》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和期望。
趁着今天《信条》在英国上映,我也是不惧风险,期盼着诺兰导演这次又能够带来怎样的惊喜...
幸运的是,诺兰导演仍旧交上了一份满分答卷。虽然《信条》在剧情上的起承转合确实是略显保守(在诺兰导演的作品中),但通过“时间逆转”这一概念所带来的精妙剧情和动作设计,依旧是超出了我的预期。
(全文含微量剧透,还请谨慎观看)


将时间这一要素玩出花来,可以说是诺兰导演的传统艺能了。《信条》也不例外,这次便是用“时间逆转”这一新概念,来呈现各种意想不到的视觉奇观。虽然大部分要素(如枪接子弹,开车逆行,被炸毁的大楼恢复如初后又再次被爆破)其实在之前的宣传预告中都出现过,但实际去影院体验时,这些要素搭配上极其震撼的音效和配乐,依旧能带来不小的刺激和震撼。并且和诺兰导演之前的作品一样,这些精彩的动作场景也不是单纯的炫技,而是与剧情的展开紧密相关,同时又完全符合了“时间逆转”这一基本概念,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片尾的红蓝小队联合作战上,大场面和紧凑的叙事互相结合,可以说将全片的气氛推向高潮。

除了“时间逆转”所创造的精彩视觉场面,这一概念也对本片剧情的展开有着一定的考验。还好,本片的剧情无论是展开上还是逻辑上,都做的相当完备。“时间逆转”这一概念,在本片中的体现更像是一种“因果循环”。男二尼尔的一句“What happened is happened”基本上奠定了本片的逻辑基础,因此,前期所有看似不合理和诡异的细节伏笔,随着后面的剧情深入都能得到解释和对应,甚至直到结尾处才发现一切都是一个闭环。而这也是我为什么给本文起了这么个标题的原因(笑)。所以担心看不懂的朋友们其实可以放心,《信条》的剧情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一周目观看也能大致明白剧情走向,当然某些伏笔和细节肯定还是要多看几遍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人观点)。可能本片唯一值得猜想和讨论的部分,就是尼尔的身份和结尾时的一系列行动了......不过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毕竟我也期待着国内的朋友们能带来更为精确的分析和解说(而且专有名词过多实在是影响我理解剧情啊orz)。

(这里顺便要提个醒,全片的转折点和第一个剧情上的高潮点将发生在高速公路抢夺战---仓库审问这一段,自此之后,剧情将环环相扣,全程高能,可千万别走神了233)

虽说《信条》真的很精彩,但有些地方个人还是觉得不太满意。首先是剧情架构上,虽然《信条》依旧引入了新颖的概念和精妙的剧情,而且诺兰这次也尝试了环形叙事,带来了一个因果循环的故事,但本片的起承转合实在是像极了之前的作品:同样都是“主角行动遭遇意外——被迫卷入新的团队——解释设定(对角色和观众)——制定计划——意外差错——全力弥补——深入真相——圆满结局”,虽然这样的剧情展开确实够精彩,但放在诺兰导演的作品中还是保守了一点。

然后,虽然前面说过本片有着相当震撼的音效,但有的时候音效会大到听不清角色之间的对话,这实在是过于考验我的听力了(毕竟国外影院放映没有字幕)。至于这锅到底归罪于影院的音响设备,还是音效师的用力过猛,那就不好说了.....当然了,这个问题对于国内的朋友们来说肯定是不用担心的2333。

沉寂大半年的影院,能够迎来《信条》作为强心剂,实在是再好不过了。诺兰导演依旧能用他的娴熟技巧,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并呈现惊艳的视觉盛宴和值得探讨的精妙剧情。虽然《信条》相对来说是求稳了一点,但能够在原创题材中稳中求进,在当下这个续集和IP宇宙横行的时代,又何尝不可呢?
最后,真想一觉睡到三年后,直接看诺兰导演的下一部新作(笑)。

(海报,剧照取自IMDB和时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