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气色堂·论格局】三本书,养大格局,成大境界《道德经》

2023-03-11 19:45 作者:bili_53367590514  | 我要投稿

读《道德经》,大气做人,养大格局

《道德经》的外文译本总数近500种,《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悟道:道是生养万物的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出气,气又分化为阴气和阳气;阴阳两气、阴阳交合所生的阴阳之气,加起来就是三,这个三分化衍生出了万物。道不仅是产生万物的最高存在,还是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反者,道之动。”(第40章)意思就是万物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都是根据道的规律进行的。

道是永恒不变的。万事万物,因为有生,所以就会有发展和灭亡种种变化,而道自身不生不灭。万物灭亡后,都要复归于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个万物的根就是道,道就是万物灭后最终的归宿。

悟柔弱:柔,可以说是老子的第一法宝。《道德经》贵柔。老子赞美水、婴儿、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阴柔的力量。柔,就是阴柔、柔弱、柔韧……柔首先是生命的特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和草木都一样,有生命的时候,身体都是柔的,死了以后身体就会慢慢变僵硬。

柔不仅是生命的特征,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老子说,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却最能克制刚强。老子用了一个词非常形象:驰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悟虚静:《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是道的特征,一个人越是接近大道,致虚极、守静笃的功夫就越高。古人云,虚能容万物,静能生百慧。虚静是道家最为高深的修行和修养。

[气色堂·论格局】三本书,养大格局,成大境界《道德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