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命意义探索】下辈子?

2023-07-31 14:56 作者:黄金小皮鱼  | 我要投稿

【结论】对大多数人来讲,纠结「人是否有下辈子」、「上帝是否存在」、「造物主是否存在」这些事意义不大。   诸如此类(以陈述形式叙述)无法被证明或证伪的命题,称作「未定命题」,即「猜想」。

【分析】列举一个实例:   对于人A,他出生在一个高度内卷的时代中,A为了卷、或是工作挣钱养家,不得不放弃很多他喜欢做的事,很多美好的事物他望尘莫及、求而不得。   A可以选择卷,这意味着A可能花费将近一生的时间去争取这些,中途会错过有趣的事物。   A可以选择躺,这意味着A可能达不到多么好的物质生活,但他可以选择追求令自己身心愉悦的事物。   若「A有下辈子」,那么他选择卷,等下辈子再享受。这辈子的努力会作为下辈子的天赋存在。   若「A没有下辈子」,那么他选择卷,这辈子享受不到的东西,终A劳碌一生也没能享受到很多幸福的事物,反而因为恶性竞争而使自己不快乐。   在地球,一天只有24小时,除去睡觉8小时,剩余16小时的开机时间。执着于此类猜想,A将无力面对现实。卷也卷不过,躺也躺不好。   有了下辈子又如何?没有下辈子又如何?有些时候,讨论这些猜想并非是要求出具体结论,也不是为了「争辩」或「争论」,如果你要问我是否有下辈子,我也只能回答你「我只从理论层面证明了有,实验没法做」。   人生不是辩论,没必要争个头破血流。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在此类猜想上,除非你想探索这些,这由你自己决定。这些猜想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对生活有更多样的看待和选择。   如果你认为「人有下辈子」,那么你应当努力提升自己,将所掌握的阅历变成下一辈子的「天赋」,但不能借此就去伤害周边的事物,否则依据(猜想成立的条件下的)相关理论,你的「运势」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认为「人没有下辈子」,那么你应该好好享受生活,珍惜身边存在的、所有可能离去的事物(如亲人、宠物等)。   如果你执意纠结此类问题,那么你可以去成为「实验物理学家」,争取做个实验,或潜心学习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架构,验证此类猜想,而非借此划分立场。   不能因为某人认为「人有下辈子」就说他是错的。   也不能因为某人认为「人没有下辈子」就说他是错的。   如今此类猜想(的陈述形式)属于现有科技手段(道德层面受限)难以被证明或证伪的命题,故每个人都可以持有属于自己的态度或见解。   这无关对错,也不分对错,若是「百家争鸣」仅仅因为观点不同就划分阵营,这不叫「争鸣」,这叫「吵架」。   非要争个对错、拼个你死我活,这属于学生思维、自然法则思维。   如果你认为「人没有下辈子」,却不珍惜身边事物,使自己懊悔终身……我只能说,可惜。   如果你认为「人有下辈子」,却不想面对原生家庭课题、夫妻课题、高考课题等事物而选择了逃避(分情况讨论,这里是其中一种)……那么我只能说,祝你好运。

【背后的逻辑】诸如「人有下辈子」,此类无法被证明或证伪的命题属于

未定命题

,即

猜想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提出属于自己的观点。   这类没有定论的猜想可被视作一个理论函数(方程)中的

未知数

,猜想所有可能的结论为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或隐函数的

定义域

)。根据法则和定义域我们可以画出一个函数图线,这个法则为我们对现实中所遇到的难题所构思的

解决方案

。   形如 y=f(x) x∈D

我们利用猜想去解决问题时,猜想并没有定论,因此面对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结果。   已知猜想「人有下辈子」代入自变量x,函数的定义域为「人有下辈子」和「人没有下辈子」两个值,那么上述的结论可以表示为一个分段函数 y="珍惜" x="人没有下辈子"

y="努力" x="人有下辈子"

  如果你觉得一个变数就应该恒为确定的值,例如x="人没有下辈子"或x="人有下辈子",那我也没招……只能说你一定是义务教育漏网之鱼。   考试有固定的答案,但人生没有,「人生遇到难题」虽然能类比为「考试解答题目」,但「人生」和「(狭义的)考试」不同,人生是一场自由度极高的「(广义的)考试」。   如果生活中的变数总能恒取为一个定数,那么世界上突发事件将不复存在,所有变数都将是一个定数,如创业(必然)失败、夫妻关系(必然)破裂、车祸(必然)发生等。   实际上这并不可能,生活中充斥着许多变数。   按照如上假设进行推理,「一切变数都能够通过手段变为定数」,那么可以得到推论「生活中的一切自然现象都有确定的解释」,合理,但以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达不到,如果你觉得你能达到,那么上帝的位置应由你来坐。   科学也是通过不断修正、试错并一点点逼近世界的底层运行逻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理论虽然为绝对正确,但它也是在能够「自我修正」、「吸纳新理论」的前提下。   若未来(人们发现)存在一个新的现象,超出了相关理论的适用范围,那么该理论必须经由学者的「编辑修订」后才能再次生效。   这意味着如果人们不修改、或是打破原有的理论框架并进行重建,那么人类的认知水平将难以进步或发展,另外,只在原有体系基础上缝缝补补……参考屎山代码。

【附注】比起花时间争论问题谁对谁错,不如花时间解决问题,或好好享受生活。

【生命意义探索】下辈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