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分支:西方近代科学史的部分真相(一)(转载)
原文地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21313099825190
没有中国内容的西方近代史,都是残缺的历史;没有教会支持的西方近代科学史,都是虚假的历史。
作者:芋头微波
自由包容,尊重事实,动手查证,独立思考
前言
今天我们看到的西方近代科学史是个神奇的历史:它们一边说教会严苛且残忍打压科学发展,让西方经历古希腊埃及罗马的榮光后,突然文明断层,长期处于迷信愚昧的环境中;另一边又说近代西方科学发展是教会为了更好传教而资助的,同时科学知识都被垄断在传教士的手上。
因为教会打压,所以西方古文明科学之光被熄灭,因为教会要传教,所以传教士们都集体学习科学知识并推动科学的发展。呵呵,这么反逻辑反常识自相矛盾的说辞,我都听了几十年了,感觉就是侮辱智商啊,相信很多人都发现这个问题了。
那么这个问题的真相是啥?
真相是,中世纪开始,教会确实严苛且残忍打压异教徒,但没有打压科学。恰恰相反的是,据现有可靠资料显示,教会一直极力推动西方科学发展,不仅到处派遣传教士去学习、窃取他国文明文化和科学知识,还有组织整理、篡改、改造这些信息。
为了啥?还真就是为了传教。
为了说明西方近代科学史就是中国科学的别传西方的一个分支,教会促进西方科学发展这个事实。我们这里以天文为例进行说明,在此之前强烈推荐大家先行阅读拙作,因为信息量较大,不太了解那段历史的看客,建议先了解一些应该知道的背景知识(链接点击可览阅):
天圆地方的真相
大地球形认识源自中国,而非西洋
大地球形论源自中国·答疑·中华篇
大地球形论源自中国·答疑·西洋造假篇
古文献传播规律揭示西方古文献造假
纸莎草揭示西方古文献造假
正文
只需要有基本常识和逻辑思维、查证能力,就不难发现近代西方天文学的开端与发展实源自中国,西方近代开始的科学文明,实为中国科学的一条分支。
抛开西方古文献造假的事不说,我们看看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脉络就知道,由简单到复杂,由百家争鸣到不断融合,科学的发展清晰明了,歪曲盘旋上升,不断进步,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吻合知识演变的逻辑。
拙作《大地球形认识源自中国,而非西洋》里面的引文,就已经可以看出西方中世纪地心说和日心说来源的端倪:
“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虚之中也。
帝曰:凭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唐·《开元占经》引东汉·张衡《浑仪注》
“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之裹黄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也”。
——唐·李淳风《乙巳占·卷第一·天数 第二》引 三国东吴·王蕃之言
“天地之形,其状如卵,六合之内,其圆如球。日月出没,运行于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飞轮”
——五代《灵宝毕法》引《真源义》
“混湾初分,玄黄定位。天地之状,其形象卵。六合之中,其圆如球。日月出没,运行于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轮。”
——五代·施肩吾《钟吕传道集》
“地之下岂无天?今所谓地者,特为天中一物尔”。
——北宋《河南程氏遗书》
中国天文学,由农耕文明巨大需求而生,继而有组织有专人记录和研究。从地平坐标系到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从宣夜派、盖天学派演变为浑天派,天球概念的衍生和发展有着明显脉络和传承,有着大量实物和文献的证据。
天文学的天球概念通过商贸和传教士从中国传入西方,迅速成为西方的权威认识,被洋人奉为玉帛(不过传教士们喜欢把这些科学认识改变原貌,安给所谓的古希腊)。同时,洋人实在搞不明白中国的“气”的概念,当时也不知道啥叫地平坐标系,于是洋人就做了“修改”:说宇宙就是个大型水晶圆球(天球),日月星星等都是镶嵌在圆球里面,随着天球转动,大地就是天球的中心点,这就是西方地心说的来历。
中国的富强和远远领先的科学科技,让西方从中世纪开始,上到国王公卿,下到黎民百姓都疯狂痴迷中国,将中国传来的东西视为最好最权威的。因此,随着更新更多的中国科学知识的传入,西方的日心说也开始萌芽与发展与壮大。
而推动这一切的,恰恰就是人们视为愚昧无知的教会。
《周易·上经·坤》:“坤至柔,而動也剛……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周易·系辞上》:“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
《列子·天瑞》:“運轉亡已,天地密移,疇覺之哉”;
《庄子·天運》“天其運乎?地其處乎?……其運轉而不能自止”;
《尸子》:“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辟而起畢昴”;
东汉·郑玄注《尚书纬·考灵曜》:“地有四遊……地常動不止”
晉·張華《博物志》引《尚书纬·考灵曜》:“地常動不止……而人不覺”
……
当这些中国书籍记载大地是“运动不止”的内容不断被翻译、被部分洋人知晓后,这些洋人开始凌乱了:中国人之前不是说大地在天球中间不动的吗?怎么这些中国人又说大地是動的呢?有些洋人拒绝接受地動认识,有些洋人则认为,那可是中国人写的啊,这值得我们欧洲人研究下去……
“凡圓轉之物,動必有機;既謂之機,則動非自外也……恒星所以為晝夜者,直以地氣乘機左旋於中,故使恒星、河漢因一作回……地,物也;天,神也。物無踰神之理,顧有地斯有天,若其配然爾”。
——北宋·张载《张子正蒙·參兩萹》
“此段言天非左旋乃地左旋”。
——南宋·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对此作注
这时候洋人或许会想:哇!中国人说大地是自转的!咦?中国人还说天为大,地从天,所以没有天围绕大地旋转的道理。嗯~有道理!那就是大地在围绕天球的中心转!
那什么才是宇宙的中心呢?
是太阳吗?我们试试看,或许还有其他中国书籍有所记载。来人啊,快去中国,重金买书来!
……
这就是日心说出现最符合逻辑、最吻合现存其他文献记录且不矛盾的最大可能性。

哥白尼颅骨复原像:www.nature.com
尼古拉·哥白尼(Mikołaj Kopernik),教会法博士、高级神职人员,生前和教廷关系很好,教皇甚至多次亲自关心过他的天文学研究,因此哥白尼《天球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序言表示此书是献给教皇保罗三世的。
1533年,晚年的哥白尼多次在罗马进行日心说系列讲座,还是教会赞助的。哥白尼死后多年,日心说都没在神学上遇到啥大争议。
看到了吗?真相和今天网络科普完全不一样,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是教会在推动的。
那为何哥白尼临终前的1543年才出版自己的书?什么?怕教会迫害?放屁!原因无它,哥白尼日心说不仅缺乏有力观察证据,还和当时一些观察事实相违背,计算比地心说的托勒密体系还要复杂,天体运行计算精准度更低。
啊~大家没看错,哥白尼的日心说新模式竟然更复杂更不准,唯一的好处是把托勒密体系的40个参数减少为15个,比较好解释一些天文现象[1][2]。嗯~解释?那么复杂干啥?还是“都是神的旨意”解释好点,一句话搞定,咔咔咔。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哥白尼日心说模式是有“两个版本”的。按照今天西方的说法,哥白尼认为托勒密模式太复杂了,竟然为了符合观察事实不惜在模式上套上40个“本轮”和参数来计算。真理应该是简单的,所以哥白尼“想当然”安太阳为宇宙中心来制模,制作了日心说初心版。但打脸的是初心版完全不符合观察事实。为了弥补不符合观察事实这个严重漏洞,哥白尼不得不在模式上安上48个“本轮”,成为他日心说的是最终修改版,这个修改版倒是基本符合观察事实了,但比托勒密地心说系统还要复杂[2]。
既然计算更繁琐更不准,连最终模式更复杂,完全背离初心,哥白尼凭啥自信自己是不错的,并为之研究一生、修正一生?还到处宣讲?这完全反逻辑反人性的操作,谁来给解释解释?
作为高级神职人员,将一生奉献给GOD,从小到大坚定不移学习神学的哥白尼,完全可以一句归结为“神的安排”了事,为何一定要地球围绕太阳转?明明计算更繁琐更不准,最终模式更纷乱复杂,凭啥一辈子和当时整个西方学界唱反调?(当时强烈反对日心说的恰恰是西方学界,而不是教会)。
还有,哥白尼的年代,西方没人能理解太阳和月亮是怎么凭空悬浮在空中的,他们认为所有的星球都是镶嵌在水晶天球上被动跟随天球的运转的,包括哥白尼[2]。哥白尼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认为水晶天球中心不是地球,而是太阳而已。既然地球是镶嵌在水晶天球之上的,那么哥白尼又是如何认为地球是有自转的呢?这不是矛盾吗?
个人觉得只有一个可能,可以较完美解释所有矛盾点 —— 日心说是哥白尼抄袭偷学而来的,原著比托勒密体系精准,所以哥白尼一生都不改其心(此书责任编辑奥西安德尔传教士应该也是同谋之一)。
因为是抄袭偷来的,所以哥白尼根本就搞不懂原理,不得不花时间去学习。而且哥白尼所得原著恐怕也是残卷,或者是翻译有误,在建模计算过程方面有谬误和缺失,为此他需要时间去研究整理、纠偏补漏。为了掩饰知识盗窃行为,哥白尼又不得不将原著内容进行大改,重新画图、排版,所以他才迟迟不敢公布《天球运行论》。
正因如此,哥白尼大半生讲的日心说都是讲得云里雾里的,几乎就没哪个人能听懂他说什么。《天球运行论》唯有“行星后退运动”解释上简洁,能让人信服,拿来编算行星星表还是可以的。
《天球运行论》扉页写着:“不懂几何者禁止入内”,说得好像哥白尼体系有多精准一般,不懂数学几何就看不懂算不对一样。可惜啊,计算复杂又不准,不正正是哥白尼体系的特点么?据说当时有个数学天才跟哥白尼学习,学了好几天才明白他说的计算原理。呵呵,是数学天才不懂,还是哥白尼自己都没搞懂,要不断回去翻书“明天告诉你”,不是很好分辨吗?

原传教士.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
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传教士,一生都在搞政治和宗教投机。学术能力真心不行,曾经还和伽利略竞争上岗,一回合就被刷下来了。
学术不行就装3,他显摆性格+追求效果,公开场合上经常人身攻击他人,甚至不惜对教会、教义、教皇出言不逊。为了投机+谋生,长期借助日心说,鼓吹赫尔墨斯主义和卡巴拉主义[3],百分百教会叛徒 + 异教徒。
布鲁诺被抓后一开始就认怂,忏悔认罪并表示希望重回教会,如此也本无大事,因为教廷本来就是拿这事来作秀的。布鲁诺公开忏悔认罪,教会宽宏大量,拯救迷途羔羊,就是本身预定好的剧本。结果最后布鲁诺又玩起投机游戏,临时翻供,把教皇和主教们气的帽子都冒烟了,直接判罪“异端”,交给世俗法庭判刑,1600年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4][5][6]。
庭审判决书,布鲁诺罪名是:否认上帝是三位一体,否认耶稣是神之子,污蔑玛利亚失童贞,鼓吹万物有灵,亵渎神明,侮辱教会神职人员,计划在修道院纵火,施行巫术等等。这些罪名没有一个冤枉布鲁诺。放在当时,布鲁诺够死千百遍。但大家注意一点,判决书唯独没提日心说。
整件事和他力挺日心说,什么捍卫科学啥的,没有半毛钱关系。教会从头到尾都没有否定日心说,日心说是到1616年才被教廷宣布审查,1620年教廷才判之为“异端”。
布鲁诺因为日心说被烧死?他因为坚持真理而为科学殉道?
呵呵,我们被忽悠了。

第227任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
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生名Ugo Boncompagni,第227任教宗。
以托勒密地心说为基础的儒略历在1582年时,与事实误差了10天。格列高利十三世在利乌斯、吉拉迪和克拉维协助下,基于日心说而对历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谓的“公历”。
那当年教会是怎么修订的?四个字,简单粗暴:
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 变为 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中间10日被删去,即1582年10月5~14日被人为删去了,是不是有种科幻小说的感觉?哈哈,但这不是时间被外星人吃掉了,而是地球的教会“任性”,人为抹去的。所以大家可以翻阅一下,看看洋历这十天是不是木有了。
这事要放在中国,那简直是不可思议,历法局和钦天监都要拉去砍头,史官更会大书特书,相关人员都会被钉在历史耻辱架上。
历法源自于天文,洋人就这历法能力,我们还迷信洋人古代及近代天文水平很高?呵呵。
天文源自农业需求,没有农业就没有历法。洋人直到19世纪中期也没搞懂中国几千年前就懂的有机肥,就这种农业水平,历法怎么出来?
罗马教廷的儒略历怎么来的,对于洋人来说,没有指导农业意义的历法要来何用?为何误差那么大?此前的儒略历除了偷学中国的,实在想不出其他可能性。就是因为历法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洋人没学好,又没专门观察天象的组织来不断修正,于是盲目使用、生搬硬套,误差自然极大。
那西方科学史所谓由修道士狄奥尼西提出、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改革、格列高利十三世颁布的《格里历》又是怎么来的呢?同样是直接抄中国,然后恬不知耻说是自己发现和创造的,这么不要脸,问你服不服。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近百年间,北宋曾进行5次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南宋杨忠辅在此基础上编成了《统天历》。该历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误差只有25.92秒,取代了应用了长达七百年之久的祖冲之测量——365.2428日。而且《统天历》还确定了回归年长度并不是一个常量,而是在逐渐变化的,其数值是古大今小,这完全契合现代天文学的认识。
元朝修订《授时历》,从1276年六月至1280年二月间,中书左承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杨恭懿等使用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天文仪器,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27所观测点,进行天文观测(即四海测验),最北为西伯利亚的铁勒,最南至南海的西沙群岛。《授时历》对天文数据重新测定七项,对天文计算改革五项,首创“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推算出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再次证实南宋统天历的正确性。
有历史记载、有文献记录,有实物仪器,有测量及推算方式,有符合科学发展的轨迹,有组织有人力有物力的长年研究,这就是中国的天文学。
而300年后的欧洲教廷,一无类似的人力物力和组织完成这些大规模测量,也没有实际测量的历史记载,更不要说学术测量记录、实物仪器等证据了。就这样编出的《格里历》竟然回归年一样是365.2425日,和《统天历》一模一样。
横空出世,所有研究数据、推算方式一个都没有,所有发展轨迹全部缺失,所有测量历史全部空白,所有符合逻辑和常识的要点都不沾边。一出来就是一年误差只有25.92秒的历法,和400年前南宋《统天历》、300年前元朝《授时历》数据一模一样,是不是抄袭+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一目了然。
今天的公历,其实是洋人抄袭中国历法并恬不知耻窃取改面而成。

利玛窦(Matteo Ricci)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利玛窦(Matteo Ricci)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1583年,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
1584年,被西方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的朱载堉,其为制历而作的《律吕精义》出版。此书提出「新法密率」,完美发表十二平均律数学理论,准确地推算出十二音律的等比数列,并通过特制算盘将每一个数字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25位。
利玛窦到中国后一直致力于把中国书籍及其翻译寄回欧洲,并与欧洲人士交流大量书信,从不间断!
1585年,西蒙·斯蒂芬在他一篇未发表的文章里提到用2的12次开方作为相邻音律音调的比值即可得十二个音律。但是他自己的所谓计算结果只是给个大概范围,而且音律间比值并不等距,理论严重差错!这怎么可能还有计算范围?这应当是书信传播局限,特别是小数点后25位这么夸张的计算数值,斯蒂芬没理解好书信内容,连计算怎么来的也不清楚,自然不好意思发表了。
芋头按:虽说不排除远洋书信有蚀损可能性,但个人认为应该是利玛窦自己也搞不明白,所以西方长时间都没搞明白平均律的事,甚至连怎么用特制算盘计算具体数值都没搞明白。

马兰·梅森(Marin Mersenne)法国传教士
马兰·梅森(Marin Mersenne)法国传教士。一直收录和利玛窦以及他的继任者传来的信件和资料,并加以整理和学习。因为涉及的科学内容太广太深,因此他邀请了很多著名学者来一起“研究学术问题”:勒内·笛卡尔、伽利略·伽利雷、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皮埃尔·德·费马、布莱士·帕斯卡、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多米尼克·卡西尼……可查到的就将近140人(现在知道为啥这帮人扎堆身兼多个可以不搭边领域的“学家”了吧,除了GOD神迹,我是想不出啥合理解释的了。另,这里留意伽利略,下一篇就会讲他)。
如果来访学者集体搞不明白的,就广播书信,邀请各地欧洲学者一起解决。这个早年全身心神研究神学并获得教会高位的传教士,因此在没有传承、没有任何科学系统教育下,迅速成为当时著名的声学家、光学家、力学家、航海学家和数学家……横跨多学科,门门专家(GOD给人间投下一个横跨多学科的学术专家,呵呵)。
如此集体大量贪婪吸吮中国学术精华、集体抄袭,各自研究发表“成果”,让梅森的修道室成为了当时西方真正的学术交流中心,没有之一,往后学术界也难以再见如此“盛事”。
芋头按: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很多科学史牛人的科学成果,都是通过梅森所谓“中转”出来的:
里面不少人其实长年“隐居”,谁都不怎么联系,就和梅森联系,比如笛卡尔。呵呵。
在那个通信和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梅森不仅靠书信和沙龙和当时几乎所有欧洲科学家保持良好的关系,还“整理”出的他们的“学术成果”。呵呵。
梅森修道室的学术成果里,最让人瞩目的就是数学,近代数学大师扎堆出现在这个修道院里。呵呵。
是什么稳定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促进法国的科学发展呢?当时法国结束连续八次的宗教战争没多久,就开始对外"三十年战争",期间内乱不止,除了宗教内乱外,还有福隆德运动、凯尔西农民起义、普罗旺斯起义、克洛堪起义、“赤脚党”起义等等内部战争。如此“优越的环境”下,法国近代科学着科学家们扎堆原创成果飞速发展起来。呵呵。
1636年,得知好友、教友利玛窦已经死去的梅森,在他的《宇宙和谐》(Harmonie universelle)中公开了他12平均律关键之2开12次方结果,并将此发明权据为己有,因此欧美誉为“声学之父”。但他的结果精确度只到小数点六位数,没办法,没计算器又不懂算盘,能做到这就算奇迹了,理解吧……什么?抄了前半部,后面太夸张不好意思写?确实也有可能。因为不用算盘,徒手很难精确计算出来。
“令人惊奇的是,关于等程律的欧洲起源,很难找到确切的根据,而在中国关于这项发明的一切事实都很清楚”
——李约瑟
芋头按:梅森修道室,后改为“梅森学院”(Academia Parisiensis),是让·巴蒂斯特·科尔伯特于1666年建立的巴黎皇家科学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de Paris)前身。正因为当时法国通过学习中国先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而迅速富强,所以在11~14世纪开始的“欧洲中国风”,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第一个高潮,此后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
如果利玛窦等传教士发现中国是一个科学、科技都落后于欧洲的国度,欧洲还可能吹起“中国风”并持续两百多年吗?那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当时中国有太多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比西方先进了,所以洋人才对远东趋之若鹜,推崇备至。大家去看看欧洲那些著名学者,如培根、莱布尼茨、克里斯提安 ·沃尔夫、狄德罗、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是怎么评价中国和西方科学史的。看完就知道,欧洲有识之士,特别是17世纪左右的,都承认西方近代科学源自中国,我们有理由妄自菲薄,向洋人那些捏造的历史舔跪吗?
“人类文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无不从中国肇始,并且早就遥遥领先”(《哲学辞典》1764年出版)
“所有文明(指古希腊等文明)都是被虚构的。只有拥有绵延不绝历史的中华民族,她才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存活至今的民族!”
——(法)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
(François-Marie Arouet笔名伏尔泰.1694~1778年欧洲启蒙思想泰斗)
“所谓的异教的古代历史(指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波斯和巴比伦等),几乎都是由无稽神话和不可信的莎草残片所构成的;毋庸置疑,全是有缺陷的”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实验科学、近代归纳法创始人)
“通过大众传播和暗中操作,有关埃及、希腊和迦勒底(巴比伦)的虚构故事被建筑起来,转变为真理”。
——(英)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年.博物学家)
“希腊人的古代全是虚构的……古代希腊是充满诗意的虚构……最早的证据丧失已久,现存的古籍若非全然发明,便是错误百出……(古希腊、古埃及等所谓编年史)编造历史清单以证明其古老性”
——(英)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1643~1727年.现代物理学之父、数学家)
《古代王国编年史修正》
“古典文献(包括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哲学、科学和文学及文物)都是中古后期和近代早期在修道院中被杜撰出来的”。
“绝大部分的古典希腊著作、罗马著作和宗教文献,都是在13世纪后期和14世纪编造出来”
——(法)哈尔端(Jean Hardouin1646~1729年.古文献学家)[7][8]
“不仅古代史,甚至中世纪历史,都是文艺复兴期间和随后的几个世纪伪造的”
——(瑞士)罗伯特·巴利道夫(Robert Baldauf.语言学家)
《历史与批评》
相信大家现在已经清晰看到一出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科学史大戏剧。
请大家记住:
没有中国内容的西方近代史,都是残缺的历史;
没有教会支持的西方近代科学史,都是虚假的历史。
(未完,持续……)
芋头出品,必属精品。
细致查证,密思唯勤。
滞后热点,少人问津。
平台限流,甚至蔽屏。
码字不易,珍惜有亲。
打赏与否,随君之心,
如觉还好,广告远近。
欢迎转载,出处备明。
莫学方邪,毫无诚信。
辟谣与解释
此部分专为杠精和洋奴设计撰写,非吃瓜观众可跳过。
一、或有人言:“《天体运行论》中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书载恒星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今天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哪里不准了?”。
答:不知真假。
欧洲比较准的计时工具出现,是从惠耿斯发明的摆钟开始,那时哥白尼已死了很久了。
哥白尼那时没精准计时工具,就是算是水钟和摆钟,在石英电子表出来前,所有单一计时工具都会因长时间运作而有较大误差,需要定期修正,且难以保证每次修正误差不超过1分钟。哥白尼的天文台就是个小箭楼,用自制简陋的仪器进行天文观测,靠他个人和这些设备,如何做到恒星年记录误差只有30秒?这事哥白尼全职也干不成,更不用说他自己吹嘘是业余时间搞的了。除了神迹,还有其他解释吗?
当时只有中国有能力做到误差不到一分钟。因为中国天文观察是官方组织专业人士集体进行并形成制度,作为国家一等大事的。相关人员稍有差池,轻则停俸1月~2年、降职革职,重则杖罚流放,而且还有连坐的。层层管理,多人互参校对,尽量减少误差和纰漏。比如天文观察台四面,每面一人,应用仪器不断记录天体运行(包括天气变化),一时辰一换班不间断进行,日日如此,年年如是!正因为如此严谨和详实的天文记录,所以今天全世界研究古代天体现象的,都是看中国的文献,没有说看西方记录的,因为洋人都知道西方古代记录就是扯淡。
有组织有一堆专业人士参与记录和研究,就能最大限度减少误差。而且中国计时是多样化,相互参合的,除以天体定时间外,还有圭、晷、漏、仪、烛等。不断参合修正,才能做到观察丝丝入扣,精准无比。哥白尼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呵呵,一千零一夜啊。
从古代到近代,只有中国才能做到恒星年误差不超过一分钟,所以这个精确度恰恰指向《天体运行论》原著源自中国钦天监(当为元朝钦天监人员著写,不知缘由未得所用,并最终流落欧洲,为哥白尼所得)。
最后,本文写的是计算天体运行上,哥白尼系统很不准,请某些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刻漏
二、或有人言:“《天体运行论》中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记载月地距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已知平均月地距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哪里不准了?”。
答:
1.当时欧洲没组织、没人力、没能力精准计算地球半径。更不要说什么公元前三世纪时古希腊的厄拉多塞内斯(Eratosthenes)测出了地球半径,建议大家自己去看看其论证过程(推荐@神都俗人 的视频,下面点击可看),只要不是傻的都能发现严重问题,侮辱智商系列。
2.天体运行计算精准度低
还是那句话:本文写的是计算天体运行上,哥白尼系统很不准,请某些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造假的古希腊天文和地理学(埃拉托色尼真的测量过地球周长吗?)
三、或有人言:“《天体运行论》怎么就不能是哥白尼一人完成?”
答:
哥白尼本职工作是传教士,是从宗教学校宗教法学博士毕业的,毕业就在基层教会做起,一步一步成长为瓦尔米亚教区的高级教士,并终生未再离开过瓦尔米亚教区。基层传教士的教务工作可不小,哥白尼每天都有繁忙的行政工作:
“神职人员除了传播宗教以外,也要兼职很多地区的世俗事务。比如小镇上谁家生病了,都来找哥白尼,因为哥白尼学过医学。谁家要做生意,都来咨询哥白尼,因为哥白尼研究过经济学。谁要出远门,也来找哥白尼,因为哥白尼出过远门。生了孩子要找哥白尼洗礼,人死了要找哥白尼安葬,结婚要找哥白尼主持,小镇里的事,就是哥白尼的事。哥白尼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基本上是居委会大妈的身份”[2]。
基层居委大妈有时间完成开拓性建模、撰写计算复杂、模式复杂的天文学巨作吗?别说是满大街都是文盲的、愚昧无知的中世纪欧洲,就算是今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让一个宗教学校博士毕业并最终从事居委基层工作的人来干,恐怕也是够呛。
同时,哥白尼的教区是条顿骑士团与波兰战争的战略要点,长期战火洗礼,战事吃紧时哥白尼甚至要参与战斗,疲于奔命[9]。
说《天体运行论》是要时间没时间、要专业没专业的哥白尼一人在没有前人工作基础上,天马行空突然创新完成的,说实话,本芋真的觉得这是侮辱智商。

钦天监,专人组织的国家天文机构
参考
《天文望远镜发展简史》https://zhuanlan.zhihu.com/p/43497573
[美]欧文·金格里奇.《无人读过的书——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追寻记The Book Nobody Read:Chasing the revolutions of Nicolaus Copernicus》.2004年;中译本[译]王今 徐国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
诸玄识 .《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古今西方“复制中国”考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引用
[1][美]泽布罗夫斯基《圆的历史:数学推理与物理宇宙》.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1日
[2]高爽《望远镜发明前的天文学》http://www.rmzxb.com.cn/c/2016-11-24/1167492.shtml
高爽《哥白尼原著<天体运行论>,错了!》光明讲坛148讲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24/16/27494174_609190496.shtml
[3]赫尔墨斯主义,多神论,拒绝承认天主教GOD为至尊唯一的神,并认为天主教之上有更高级的宗教。实践中喜欢搞巫术和占星术。
卡巴拉主义,主张人无原罪,无需基督耶稣打救,认为罪恶是神带来的。实践中几乎都结合占卜、诅咒、通灵、邪术等。
[4][英]弗朗西斯·耶茨(FrancesYates)《布鲁诺与赫尔墨斯传统》1964年
[5]刘晓雪, and 刘兵. "布鲁诺再认识——耶兹的有关研究及其启示." 自然科学史研究 24.003(2005):259-268.
[6]聂建松《布鲁诺因为日心说被烧死?真相没那么简单》https://cul.qq.com/a/20160722/020089.htm
[7] Fomenko,Z.Krawcewicz,V.Nosovskiy:ZODIACS Timeline of Egypt Cut in stone,New Chronology Publications,2005,p.4
[8]Harold Love :Attributing Authorship :An Introduction,p.186.
[9]《无人读过的书——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追寻记·译者序》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cd9fab010009eh.html
江晓原:一本“无人读过的书” https://www.sohu.com/a/208653732_523187
http://www.cnpubg.com/book/2017/0727/356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