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脑瘫儿童的吞咽障碍

2022-11-24 14:49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吞咽障碍是脑瘫患儿伴随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营养状况和体格生长,还可造成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吞咽功能言语与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吞咽障碍会导致言语语言功能落后或异常。因此,吞咽障碍是言语治疗师关注的重要方面。

 


1.在饮水时,孩子容易出现呛咳吗?

由于水的流动性及分散性导致很多吞咽障碍的患儿都会出现呛咳。呛咳的次数多、时间长,很多患儿拒绝喝水。我们会建议选用增稠剂来改变水的性状,把它调成糊状或蜂蜜状达到安全进食。



2.孩子平时会流口水吗?吃饭时会流口水或食物溢出吗?

大多数儿童到了两岁以后,不会再出现口水流不停的问题。但对于脑瘫患儿来说,下颌的分级控制运动差、舌头的运动灵活性差、咀嚼能力差等都可能会造成流口水或食物溢出的现象。

3.孩子平时吃饭偏爱哪一类的食物?

脑瘫患儿的咀嚼能力普遍较差,偏爱软食。家长也普遍反映孩子吃饭时随便咬几下食物就吞下去了。正常儿童出生后约6个月最易获得咀嚼技能,并在3-4岁逐渐发育完善。在吞咽过程中,咀嚼不仅能改变食团性状,也能刺激唾液分泌,没有咀嚼将导致吞咽延迟和困难。针对脑瘫儿童,每日进食前可进行一些口部放松训练、提高咬肌肌力、增加咀嚼的训练内容。同时,家长不宜精细化喂养。

 


4.吞咽后食物会残留在舌面上或散在口腔隙缝吗?
误吸不仅仅发生在吞咽过程中,有时也可能因为进食结束后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而引起。如果发现孩子在进食结束后仍然在不停咀嚼,要求喝水,也要多加留意,要进一步检查唇和牙龈的缝隙是否仍然残留食物。存在食物残留现象,应多锻炼孩子舌运动情况以及口腔感觉刺激。

 


5.喂养及吞咽小建议
 

  • 成人和孩子保持一样的就餐频率,餐前避免牛奶、饼干之类的小食。控制每餐所花费的时间大约在30-35分钟,不宜过快;

  • 进食时保持平和的态度,不过度兴奋,可以播放一些音乐来提高孩子吃饭时的专注力;

  • 提供的食物要与孩子的口肌发育相匹配,避免易松散、粘性大、质地不均匀的食物;

  • 加强孩子咀嚼肌的锻炼,家长可通过咀嚼肌的按摩,或者下颌的打开闭合运动的训练,提高儿童咀嚼能力;

  • 加强舌的灵活性训练,家长可让孩子通过舔海苔,锻炼孩子舌的不同方向的运动。尤其重视舌的前后运动,便于食物的后送;

  • 加强口腔感知觉刺激,家长可通过不同味道的食物的刺激,加强口腔感觉,减少食物残留情况,同时促进唾液分泌便于吞咽;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脑瘫儿童的吞咽障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