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学哲学】作为存在主义者的米诺——对Rebuloc新文的评论与延伸
《国际米诺学杂志》创刊特辑 2023年第1卷第2期
作者:百京有意思大学米诺研究院研究员 也就图一乐
感谢Rebuloc邀请我对他的新文《米诺视角下主播观众关系的思考与其存在主义转向》进行评论。这篇文章在米学中较早地采用存在主义框架分析安米诺对主播-观众关系的思想的流变,无疑对相关领域研究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与EOE学派的其他思想家相比,安米诺更侧重于从主体意识、主体感受出发展开她的思想论述。这使得存在主义、现象学等当代哲学流派能更合适地对安米诺的思想展开分析,也是Rebuloc文章的潜在问题意识所在。从这一角度而言,Rebuloc此文的学术贡献可能也将超出主播-观众关系这一主题。
将安米诺视为一个存在主义者,不仅在思想源流和思想风格上是合适的,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而言也是合适的。因为社会大众对米诺的误解与对存在主义的误解同样多。当代大众往往将安米诺思想理解为庸俗版本的Christian Humanism,或虚无主义、情感主义,批评她是xxn或者圣母。米学家可能一时无法对此进行系统性地回应。而用存在主义的框架理解安米诺,能够有效借鉴存在主义内部的理论资源,对相关批评进行回应。
讨论完Coluber文章对米学研究可能的内外部贡献之后,我想在这里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两点讨论与延伸,也算是抛砖引玉,期望能够让更多的米学家参与进这一话题的讨论。
(1)existential anguish抑或客体化的痛苦?
Rebuloc新文第二部分将安米诺的感受视为一种被客体化之后的痛苦,而我认为这更是米诺作为一个存在主义者的exstential anguish,与米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理解息息相关。
存在主义者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先在的本质或价值标准,人必须通过其存在中的种种实际行为来界定自身。但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存在主义者讨论的行为并非无意识的随机行为,而是自身有意识、有着自我谋划、自我决定、自我投射而做出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存在主义者的重要道德原则是对自我诚实。二是存在主义者认为“界定自身”不仅仅是对自我的界定,也是“人”这一类本质的创造与界定;因此个体不仅对自身有责任,也对他人、对人类有责任。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类个体的行为总会直接或间接地牵涉他人,也是因为个体在做出任何行为时总会将自己设想为“人”,因此任何行为的实现也是“人”的实现。
在上述这些背景下,米诺作为一名存在主义者,她的existential anguish恰恰是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观众有很重要、很紧密的关系,因而也需要对他们负责,但是却不存在任何真正的最终价值或最终规范引导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也许虚拟主播圈子、观众圈子会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要求或指引,但米诺清楚真正有意义的是个体的决定和选择本身,这些决定和选择必须个体独自做出,但却又牵扯到对他人的无限责任。
很明显,米诺在迷茫与苦痛之中仍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时常在想,我应该怎么去做才好,我应该真实吗?……也许我实在太天真,但还是忍不住想,也许终有一日是所有人环抱在一起。”
(2)理念的humanism抑或实践的humanism?
安米诺怀揣的种种理想主义、善良、“所有人环抱在一起”不应该被上升为一种“普遍的、本质性的人性”,而应该被理解为安米诺自己对这种humanity的commitment,而她正不断地用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创造并实现这种人性。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本来就不存在任何“普遍的、本质性的人性”,因为任何价值与本质是在主体不断地自我决定、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中创造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安米诺作为一名存在主义者也深刻地意识到,单纯在观念上接受或放弃一种“普遍人性”观点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通过自己的行为,通过自己把观众“当回事”,通过自己对观众意见的主动选择,来创造、界定并实践自己委身(commit)的humanism。
(原载于《今日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