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猫的毛色基因(一)基本色

2023-02-24 23:43 作者:shiliu1234  | 我要投稿

猫的体色基因由基本色、斑纹、特殊效果叠加产生,此文章本人自用整理,无配图

需要注意以下这些单基因的作用是控制某些性状的表达或是抑制某些性状的表达,最终的表现效果可能受其他多基因的影响。

1基本色

Black       黑色基因 代码B/b/b1

                显性B- 表达黑色

                隐性bb或bb1 表达巧克力色

                隐性b1b1 表达肉桂色


Red/orange  红色基因 代码O/o

位于性染色体X上,抑制真黑色素形成

雄性显性O-表达为红色,正常雄性只携带一个红色基因,故不存在玳瑁色

雌性单显Oo表达为玳瑁色(黑色红色随机表达,外表杂乱无章),双显OO表达为红色

隐性o-为自然型

注:红基因受刺鼠基因影响尚不明确,有抑制作用,极少表现纯色,因此繁育者试图使斑纹和底色尽可能接近来获取“纯红色”。区分纯红色与红虎斑可由下巴是否白色判断。

红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比较特殊,在形成精子及卵细胞时非常容易受到破坏,从而使O变为o

当玳瑁色猫的白色斑块基因为显性S-时同种颜色的毛发会聚为一簇,而不是杂乱排列,称为三花。

 

Dilute   淡化基因 代码D/d

         显性D-为自然型 隐性dd表现为淡化型

         结合黑色基因可表达为dd B- 蓝色 dd bbbb1 淡紫色/丁香色

dd bb1bb1 米黄色/鹿色

         结合红色基因可表达为dd O- 奶油色

 

黑色基因、红色基因以及淡化基因共同作用,形成了家猫的八种常见基础毛色:黑色、蓝色、巧克力色、淡紫色、肉桂色、米黄色、红色及奶油色。

Rufism 赤化基因

猫身上既有金色也有银色,金色在猫的嘴边、鼻梁附近,应避免

Bimetallic 身上同时有金色和银色出现,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和挪威森林身上的琥珀色或千岛短尾猫身上的红玉色类似。琥珀和红玉色是有MC1R基因的不同突变导致的。但阳光色经过基因检测后发现和这个突变基因无关。跟宽带基因、阻碍基因一样,目前还没有对西森阳光色的基因检测。但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和血统谱分析推断。

棕褐色表达程度的不同并非由单一基因决定,如上所述的单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因决定棕褐色表现的多基因存在差别,黑色斑纹基因形成的棕虎斑猫底色可能由灰色到暖棕色,而红色基因的毛色可能表象为较浅的橘黄色到红褐色。

棕褐色表达越多,毛色越偏向暖色,褐化程度越高。不同品种的猫对此有着不同的要求。

 

Dominant White 全白基因 代码W/w

                显性W- 抑制全身色素合成 隐性ww为自然型

 

White spotting  白斑基因 代码为S/s

                显性S-产生白色斑块 隐性ss为自然型

                此基因可叠加 单显Ss白色斑块面积<50%,双显SS白色斑块面积>50%

 

Solid&white     固定白斑基因 S2/S4/s

                隐性ss为自然型,表现为无白斑块

S2s为手套色,S2S2为高手套,S4s/S2S2为双色,S4S4为梵色

注:伯曼猫的Gloves手套基因属于另一个独立的隐性基因gg


猫的毛色基因(一)基本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