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聊马斯克其一——买火箭还是造火箭

2021-12-06 23:47 作者:大熊么么哒的  | 我要投稿

聊聊马斯克其一——买火箭还是造火箭

 

       以前的文章中写道,有空会来聊聊马斯克。借我做决策案例的机会,来聊聊马斯克当年四处碰壁下,做出买火箭决策的推论。由于下述是我的汇报稿,文字可能过于口头化,请多多包涵。至于关于马斯克的内容也当然不止这一篇文章,关于他的企业家思维,关于他的家庭特别是爷爷对他的影响,他的广泛的知识树,后面慢慢聊。在此先浅谈造火箭的决策以初略窥探马斯克的思想,抛砖引玉。

马斯克最初想要火箭的初衷是送植物去火星上,看看火星上的土壤能不能让植物活下来,以此作为移民火星的第一步。当然这个想法非常离谱,但反正他就需要火箭。

当时的背景是,国家控制了火箭,美国以NASA为统筹中心,协调各个公司,分配设计和建造任务。俄罗斯是以各个设计局领衔,基本上就是以单个设计局为核心完成设计加建造组装的任务。不管是那边,火箭一定是捏在政府手里的。他的钱只够去俄罗斯,俄罗斯的比较便宜,他想要两千万美金的预算买3枚导弹,但对方报价八百万美金一枚。

对于火箭这一商品而言,这是一个绝对的垄断市场,对方可以肆无忌惮的敲诈马斯克,除非马斯克不买了。马斯克意识到,哪怕这一次买到了火箭,下一次呢,说不定就更天价了。这是一个不长久的方式,可能未来还有政治因素的影响。

所以关键是,成本问题,就是太贵了。怎么办呢?

 

很简单,自己造。

 

关于这个决策是依据,必须引入马克思几年来一直在提的“第一原理”来解释。

我以汽车电池为例子,看看第一性原理思维是如果分析问题的。

步骤1:确定问题及其共同假设

 电池组真的很贵,而且永远都是这样。从历史上看,它的价格是每千瓦时600美元。”为此,关于汽车电池的“普遍假设”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未来不会比现在好太多”。

步骤2:把问题分解成基本事实

这通常是最困难的部分,关键是通过挑战常见的假设来确定正确的问题。深入挖掘,直到只剩下最基本的真相。

马斯克解释说:“根据第一原则,你会说:‘电池的材料成分是什么?这些材料在市场上价值多少?’制造电池的材料包括钴、镍、铝、碳、还有用于分离的聚合物和密封罐。”然后,他继续说:“你会从物质基础上分析一下,然后发现,如果我们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东西,每件东西的成本是多少?大概是每千瓦时80美元。

步骤3:用基本事实谋划新航向(找个聪明的方法,重新组合)

基本事实就像是积木。一旦你收集到它们,就可以使用它们来创建全新的创新解决方案。你只需要想出聪明的方法,把这些材料组合成电池的形状,然后你就可以拥有比任何人便宜得多的电池。

 

所以我们把带着这个方法回去看买火箭的问题,马斯克当年列了一张表,表里详细列了建造、装配发射一枚火箭所需的成本。而这成本只有售价的十分之一。(马斯克花十几天学懂了火箭动力学基础,天体动力学基础,……)

我们来看看,他用了哪些聪明的方法,去重新组合

1.  开拓商用市场。建造的是大小适中的火箭,满足搭载小型卫星和研究设备的细分市场的需求。这样就会有大量的需求,就会有市场,有收入。

2.  流水线生产 定制的精密商品——流水线的可批量复制的商品(类比思维,从汽车类比到火箭,反过来火箭铝合金的轻量和高强度后来也被马斯克大规模用在特斯拉汽车上。)

3.  回收再利用。  当然这一点,当时不一定在马斯克的考虑范畴。因为造火箭在当时是有现成的成功的技术支撑的,是可预期的。但是回收技术是space X取得阶段性成功后的创新和突破。

到这里,马斯克用第一原理思维已经把成本降下来了。成本已经比去买低太多了。

我们倒回去看,为什么美国的,俄罗斯的火箭这么贵。基于这一点,我们来看马克思三个聪明的方法,NASA为啥不用,NASA用这么多优秀的工程师,难道想不到吗。核心点是,双方的需求不一样。冷战时期的政治需求,一个是商业需求。

1.  开拓商用市场。NASA出于政治需求,政治需求在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是不计成本的。举个例子,人类成功发射的推力最大的火箭,送阿波罗飞船去月球的土星五号火箭,2788吨,这么大的火箭,它大部分推力,燃料消耗,都是在运它燃料自己燃料和火箭本身的重量,它的有效载荷是非常低的。这么大推力的火箭,为了把阿波罗推进月球轨道,用了九枚。这咋商业化,难道我成立个商业项目是专门送你们去月球上插个旗子吗,你们有谁想投资这个项目吗。

2.  流水线生产,各个航天任务的不同的,航天局必须设计不同的火箭应对这些不同的政治、科研需求。做不到流水线生产,做不到简单的复制。

3.  回收再利用。跟刚说的有点像。很多一次性的任务,不需要相同的火箭。没有这个技术,载入项目,二次利用安全隐患,有人命的,不像运载货物一样。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强大之处,回归本质,从自己的需求点再出发,而不用考虑无关的需求,去重新走一遍这个路。而我们普通人就只能想到,没办法,造个火箭可能要几个亿,我还不如买。所以说在马斯克的思维里,造火箭一定是更优的方案,

我们最终看到,马斯克创立了spacex,走上了造火箭的这条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上述是我逆推回去,结合他经常说的第一性原理和类比思维,去揣测马斯克当年做出这个决策的理由,可能与马斯克的实时想法有出入,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聊聊马斯克其一——买火箭还是造火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