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马燧 字洵美

2022-10-23 18:06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马燧 字洵美



马燧(726年-795年),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祖父马珉,官做到左玉钤卫仓曹。父亲马季龙,曾中举明兵法科,豪爽擅长兵法,官当到岚州刺史、幽州经略军使。马燧早年时,有次和几个哥哥读书,放下书叹气说:“国家将有难了,英雄应立功于世,平定天下,怎能辛辛苦苦当儒生呢!”马燧仪表风度杰出,身长六尺二寸,沉着勇敢多智谋,博览各种书籍,尤其擅长兵法。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马燧曾劝范阳(今北京城西南)留守贾循倒戈安禄山,事泄逃脱。宝应中,马燧被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推荐为赵城尉,料中仆固怀恩的谋反。之后又任过太子通事舍人,升任著作郎、营田判官。不久,升任秘书少监、兼任殿中侍御史,又任节度判官、承务郎,升任郑州刺史。他勉励督促农耕,统计户数,每年收税一次,人们都认为方便。
大历四年(769年),马燧改任怀州刺史。在兵荒之后,这年夏天又大旱,人们不能种庄稼,马燧努力改善政务,将领官吏有父母的,马燧就登门问候,安葬野地未埋的尸骨,减轻赋税。到秋天,州内长出了野谷子,人民多半靠这度灾。
李抱玉移任驻守凤翔。因汧阳有边患,任命他为陇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州西部有条路,宽两百多步,上通高山,山和吐蕃相对,吐蕃每次入侵,都从这里出来。马燧巡视地形,垒石栽树拦住这路,下面修了两处门,又修有望楼,八天就修成了。碰到李抱玉入朝,就和马燧一起去。很久以后,唐代宗知道他能干,召见了他,封为商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防御水陆运使。
大历十四年(779年),迁河东节度使,威震北方。建中二年(781年),加检校兵部尚书,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以解临洺(今河北永年)、邢州(今邢台)之围。斩田悦部将杨朝光以下5000余人,至临洺,大破田悦军。以功加尚书右仆射。贞元元年(785年)三月,败怀光军于陶城(今永济北),破怀光军于长春宫(今陕西大荔朝邑西北),怀光自杀,河中平定。迁光禄大夫。
贞元二年,吐蕃寇边,攻陷盐(今宁夏盐池县北)、夏(今陕西横山县西)二州,马燧率军出击,贞元三年四月(787年5月),因轻信吐蕃,会盟于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尚结赞预先埋伏骑兵于盟坛西部,数万吐蕃骑兵一起杀出,浑瑊逃脱,招致平凉会盟之劫,史称平凉劫盟。吐蕃尚结赞设下的圈套,“唐之名将,李晟与马燧、浑瑊耳,不去三人,必为我忧”,果然被夺兵权,备受代宗冷落。为司徒兼侍中。贞元五年,马燧和太尉李晟的画相入凌烟阁。贞元九年,德宗于延英殿召见马燧,马燧因为足疾跌倒,皇帝亲自扶起。贞元十一年(795年),病逝,享年七十岁。德宗为之辍朝四日,追赠太尉,谥号庄武。








统帅 A
(马燧雄勇强力,常先计后战,又善誓师,将战,亲自号令,士无不慷慨感动,战皆决死,未尝折北,谋得兵胜,冠于一时。)
武力 B
(不详。)
军谋 A+
(马燧少学兵书战策,沈勇多算。时河阳兵冠诸军,燧贻书示好而骄田悦。会战,自以锐士当之,凡百余返,士皆决死,悦大败。后悦知燧食乏,深壁不战。燧令诸军夜半食,潜师并洹趋魏州。留百骑持火,待军毕发,匿其旁,须悦众度,即焚桥。燧行十余里,悦率李纳等兵逾桥,乘风纵火,噪而前。燧乃令士无动,命除榛莽广百步为场,募勇士五千人阵而待。比悦至,火止,气少衰,燧纵兵击之,悦败走桥,桥已焚,众赴水死者不可计,尸相骀藉三十里,淄青兵几歼。后言於天子:“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事成,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私谓参佐曰:“予尝谓马公用兵与予不相远,但警怪累败田悦;今观其行兵料敌,吾不迨远矣!”)
智略 A
(马燧沉勇多智略,该涉群书。时回纥还国,恃功恣睢,或虏掠廪粟,供饩小不如意,恣行杀害。燧自请典办具,乃先赂其酋与约,得其旗章为信,犯令者得杀之。燧又取死囚给役左右,小违令辄戮死,虏大骇,至出境,无敢暴者。后迁河东,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又造战车,蒙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则载兵甲,止则为营阵,或塞险以遏奔冲,器械无不犀利。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然议者曰:以燧之才,力能得田悦而不取,虏不可信而决信之,故河北三盗卒不臣,平凉大臣奔辱,燧之罪也。李晟谓虏不可与盟,而燧与浑瑊皆未曾料及,则燧、瑊固出晟下远甚。功名大小,信其然乎!)
内政 B+
(马燧为郑州刺史,劝课农亩,总其户籍,岁一税之,州人以为便。后改怀州刺史。乘乱兵之后,其夏大旱,人失耕稼;燧乃务修教化,将吏有父母者,燧辄造之施敬,收葬暴骨,去其烦苛。至秋,稆生于境,人赖以济。)
魅力 A+
(马燧姿度魁异,长六尺二寸。尝与诸兄读书,乃辍卷叹曰:“天下将有事矣,丈夫当建功于代,以济四海,安能矻矻为一儒哉!”及为将,未尝折北,名盖一时。德宗尝赐燧《宸扆》、《台衡》二铭,以言君臣相成之美。勒石起义堂,帝为题额,其崇宠如此。然燧力能擒田悦而不取,纳蕃帅之伪款而保其必盟;平凉之会,大臣几陷,关畿摇动,此谓才有余而心不至,议者惜而恨之。)


全史人物评鉴-马燧 字洵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