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津自闭症机构融合教育|儿童在随班过程中需要哪些支持(下)

2021-08-16 14:51 作者:宜童自闭症学院  | 我要投稿

融合教育的实施应该让身心有障碍的儿童能在正常班级中达到物理、社会和功能的融合。

当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可以在身体、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融入了普通班级,真正的融合教育才算达成。那么,要想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自闭症儿童在自闭症机构随班过程中需要那些支持呢?

//区域活动中同伴的支持

区域活动因为有很大的自主性,所以深得幼儿园小朋友的喜爱。但是正是因为对孩子的自主性要求很高,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区域活动容易流于形式,而造成孩子无所事事,耽误孩子的时间。

在区域活动中,自闭症机构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区域活动的作用就是增加孩子与同伴互动的机会,在互动中学习同伴的玩法,以提高自己的玩具技能。但这需要逐步地提高,不是一开始就要有这样的要求。

//同伴是求助对象

自闭症孩子在幼儿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开始时,特教老师会给孩子提供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支持,但是,老师要有意识的让同伴变成求助对象,这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来说是重要的转折。

//从同伴发展成固定的玩伴

实践证明,玩伴对于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环境特别是进入小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玩伴,还是自闭症儿童心理上的寄托。

04、融合教育中家长的支持

对于自闭症家长来说,家长的作用是什么?通常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往往把精力放在改变孩子上,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孩子以适应环境,这是非常局限的。

孩子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需求。孩子的成长只靠家长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孩子需要专业机构的支持,社会环境的支持,包括幼儿园的支持、学校的支持、社区的支持等,只有这样,孩子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1)家长要做的首先是摆正自己的角色,清楚自己的职责,把握好自己的定位。

//家长是孩子的情感保护者,不是训练师

第一、家长在打造自己的同时耽误了孩子宝贵的训练时间,你无形中耽误了孩子两三年的时间。这几年对学前儿童来说是最宝贵的黄金时间。家长可以思考,寻找一个成熟的老师与打造自己相比,哪种方式更让孩子受益?

第二、在家庭中,家长要权衡训练师和妈妈的角色,如何平衡这两个角色?作为妈妈,不能保证自己没有情绪化,需要经常性的调整。因为是妈妈,看待很多事情不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作为训练师,势必影响妈妈与孩子间的亲情。妈妈的角色是情感保护者,心灵慰藉者,这是其他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安全感是孩子交往发展的根基。家长要分清什么是孩子的正常情感需求、什么是孩子的行为问题。以牺牲孩子的正常情感而换取所谓的行为矫正的些许效果,这其中孰重孰轻,家长要仔细掂量。

//家长是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考官

考官关注的是事物的结果。引导者则关注事物参与的过程。引导者的做法是:注意孩子达成目标的过程,引导孩子主动达成目标的方向。考官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引导者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怎么做。

//家长是心理环境的建筑师

家长是孩子的支持者,这种支持首先表现在心理上的支持。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职能首先是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孩子的人际交往体验始于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并且孩子将这种体验带到家庭以外的环境中,如幼儿园、社区等。一个有充分的良好的亲子体验的孩子,在幼儿园会表现出积极的人际交往欲望,在行为上有强烈的自主性;反之,有不良亲子关系体验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出胆怯、退缩。

(2)家长要学会利用与整合周边的社会资源。

//分辨周边的资源

什么是周边的资源呢?通俗地说就是你身边可以给你提供帮助的人,包括亲人、朋友、单位领导、同事、邻居以及幼儿园和自闭症机构的老师、家长、小朋友等。有些家长往往容易因孩子的问题担心被别人歧视,害怕本来脆弱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因此失去了很多可以利用以支持的资源,家长成为了孤独者。

//合理整合资源

整合资源的关键是辨析各个资源间的关系,合理整合。整合资源的前提是确定思路,即确定围绕什么思路整合。对于早期融合教育的孩子,回归主流是主线。

幼儿园教育是主路,那辅路是什么?是那些帮助孩子在主路上走得更好的资源,如训练机构。辅路的功能一定是针对主路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无论主路还是辅路,都应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例如:首先要找出孩子在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哪些问题是可以在幼儿园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幼儿园不能解决的,必须借助其他补充手段来解决。





在幼儿园里,每个特殊家庭都需要幼儿园老师的支持,需要普通家长的支持,需要其他特殊家长的支持,也需要小朋友的支持,需要机构老师的支持。家长的作用就是为孩子提供这种支持。

当然,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不理解、嘲笑、歧视的人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阴天的存在就否认地球上还有阳光。我们看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接纳我们的孩子,更多的幼儿园老师主动要求学习特殊教育,主动与特教老师交流,这是令人可喜的社会进步。为我们的孩子打造一个社会支持的大环境,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天津自闭症机构融合教育|儿童在随班过程中需要哪些支持(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