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酿
倘谈起古时候的酒,自然会想到山间明月,清风徐来,诗人们或对朋友归来的喜悦,或对朋友的远去感到惋惜,或对月独酌,无不饮酒作诗,赠上自己发自内心的情感。这种真情实感,是难以超越的,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多想让人与他们共进一杯啊!
饮酒无非是排解内心的寂寞,借酒浇愁,或是亲朋好友共聚,共饮美酒,讲述过往经历,谈谈未来动向,增进感情。参加工作几乎要满三年了,这期间也见识了所谓的酒桌文化许多次,要找出对我的影响,却是只增加了我的脾气,老实说,让我更加看不起人了。
如今的酒桌如今的人,饮酒也不谈兴致和情感了,开始“量化”起来了。早前听爱玩牌的朋友说,打牌是出于有趣,朋友之间能够互动,是不勉强不计较的。我以为喝酒也应该一样,应该是降低防线,褪去面具,倾听或者提出己见,完全排除在利害关系之外的。如果计较数量,那就跟打牌计较得失一般,在赌徒中也是属于下品的。
偏偏有很多与“在我看来”不一样的地方,酒桌上随处可见的干杯,劝酒,“规矩”等。似乎还有人贴出古人的战绩,动辄大碗大坛,让人感到不喝下去有愧于他对古时的了解。其实除了脑子里有些贵恙的人以外,应该都会了解酿酒技术古今的差别,以往的发酵酒与现在的蒸馏酒的度数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的。于是在猛烈的攻势,以及烘托出来的好的气氛下,你已经没有法子不把酒全灌进喉咙里;若是还不识趣,就是不尊重他人,甚而至于牵扯到你有没有一个成熟的道德品质的问题。喝的是世故,喝的是为人处事,喝的是服从,喝的是格局。再也无法品出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孤寂,再也无法品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情,再也无法品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遐想了。毕竟,一个再美好的客体与一个劣质的主体结合,也不会产生出什么好的结果的。
企业的成功与否,不在于酒场的你干我饮,靠的是诚信的态度与共赢的原则;身体素质的好坏,不在于社交圈内的打卡与炫耀,靠的是对运动的热爱与坚持;思想的深度不在于文青圣地的拍照与留念,靠的是阅读量的积累与生活的反思。社会的运转不是靠好酒之人界定的规矩来维持的,也不靠满脑肥肠尸位素餐成天发表冠冕堂皇之词之流的人,更不是靠如蚊子一般叮你一口,在耳边嗡嗡议论一番的人。靠的是那些站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靠的是那些坚守边疆的卫戍战士们,靠的是那些站在科研一线努力奋斗的科学家们,外卖小哥,工人们以及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的那些人;是他们在幕后为了维持这个社会的运转而默默奉献。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是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着,他们有确信,不自欺,这才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我们的解酒药,即使生为野草,也要萋萋而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