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黑神话:悟空》的意义,也许远远大于一个游戏

2021-08-29 18:00 作者:威廉打游戏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威廉。


《黑神话:悟空》又播片了。


其实从这个游戏第一次释出预告片,在全世界(对,不只全国)激起广泛讨论的那时候起,就一直有读者怂恿我写一篇关于《黑神话》的前瞻。


怎么说呢,虽然我早已在这两年的很多篇文章中预言了这样一个顶级国产3A的出现,以及这样的一款3A对于国内游戏市场和相关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当它真的出现的时候,我反倒有点踌躇。


不是我不想写,我是怕毒奶。



不说国产游戏,咱们就说全世界的游戏大厂大制作,有多少是播片一时爽,发售火葬场?(哎,暴雪和CDPR看哪儿呢?我说的就是你们)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尤其是中国这种一根独苗、全家指望的情况。从游戏科学制作人冯骥的发言中,这种忐忑之情更是可见一斑。


不过,在看了前几天最新放出的《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之后,我实在是坐不住了。


就算毒奶,我也要上了。



你们是知道我的,既然决定要上了,我喜欢从跟别人不一样的角度去上。


关于《黑神话:悟空》相关演示的细节分析网上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威廉这里并不想过多纠结游戏的画面和玩法,就简单说两句:


画面方面,虚幻5有多厉害Epic已经给出过不少的demo了,《黑神话》能做到这个高度我其实一点都不惊讶,因为美术和建模从来就不是中国开发人员的短板。



作为第一批基于虚幻5开发的游戏,还有光追和DLSS加持,本次的开发画面所展示出的表现力——尤其是光照和细节方面——已经是业界天花板了。


玩法方面,基本是一个“魂味”就可以囊括。但这个“魂味”并不是指生搬硬套地抄袭宫崎英高的游戏,而是指当今主流游戏界的“文艺复兴”风潮——具体可以看我当年《狼》的文章。



从《战神》到《仁王》到《黑神话》,大家都在沿着这个思路去做,鼓励玩家去钻研游戏、理解游戏,并从这种钻研和理解中,获得令人满足的正反馈和成就感。


威廉的看法是,这种回归电子游戏最纯粹乐趣的“复古”方向是正确的,也是被全世界玩家用钱包证明了的,循着走没问题,但难就难在,怎么在这样一个大方向上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也是一个游戏如何摘掉“类魂”标签,做到自成一家的唯一出路。


这也正是威廉今天想要说的重点:


从目前的演示内容来看,《黑神话:悟空》在“西游”和“魂”的窠臼之中,真的做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这个东西,也许让《黑神话:悟空》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一个游戏。


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往大了说,叫文化;往小了说,叫自信;大小一起说,叫文化自信。


没错,《黑神话:悟空》让我在一堆陈芝麻烂谷子的国产四大名著衍生作品中——不只游戏,也包括其他艺术形式——第一次看到了喷薄而出、舍我其谁的文化自信。


怎么解?有这么三方面:



第一,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胆的再表达与再定义。


我们常说窠臼窠臼,并不是说所有与四大名著沾边的作品都没劲,都要一股脑摒弃,而是说我们对于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缺乏“再表达”与“再定义”——尤其是在游戏领域,看似百花齐放,其实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些东西。


游戏作为最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我们的四大名著在这个领域中的第九艺术再创造基本都给了老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曹操什么造型、二爷这关刀该怎么出招、亲自指挥官渡决战以弱胜强又是个什么场面,主流标杆作品基本都来自国外厂商。


而《黑神话:悟空》正在做的,正是这种原创的“再表达”与“再定义”:彰显原著设定的同时,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但却并没有失去那种来自《西游记》的强烈的文化认同。



各位看片的时候什么感觉我不清楚,但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

 

对了,对了,有内味了!

 

比如这招身外化身,就应该是拿来闪避攻击的;这招画地为牢,原来在游戏里使出来是个绝对防御;这招猴子上树,竟然躲招的同时还他娘的能派生一个力劈东海?

 

鸡皮疙瘩掉一地的同时你会发现,原来西游记还可以这么玩——这就是对优秀的“再表达”与“再定义”的认同。

 


第二,光有优秀的再创造还不够,文化的输出还需要强大的载体。

 

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有个西游衍生题材的国产游戏也没什么特别需要大吹特吹的,毕竟类似题材的游戏在国内一抓一大把,也没见哪个真的走出国门为国争光的,更遑论什么彰显文化自信了。

 

这正是《黑神话:悟空》的第二个独特之处——它与其他西游主题游戏不同,它的载体足够强大。

 

威廉前面也说了,《黑神话》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内容,都是全部拉好拉满,直接用世界最顶尖的、老外最认可的玩法形式和沉浸体验,去展示“西游”这个题材。这与那些以消费国内受众为主的西游作品,有着本质的不同。

 


各位细品,为什么同样都是经典的传统文化题材,你对忍者、武士、欧洲神话与史诗的了解,要远比普通欧美日玩家对西游、三国的了解要多?

 

因为你没得选啊,想玩最顶尖的游戏大作,基本都是这些别人的题材。

 

而《黑神话:悟空》最有可能打破这种垄断。

 


想玩最新的、画面最屌的、soul-like玩法的3A级别大作?对不起最近只有《黑神话》。什么,您不知道这猴子是谁?建议您上网学习一下;什么,您不知道这黑熊精什么来历?赶快查看一下游戏内的妖怪图鉴。

 

想要玩我的游戏,就必须要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我的文化(以及我对它的表达与定义),它不会主动去奉迎你的文化——这,就是文化自信。

 

觉得老外不会买账?看看YouTube同款预告片下面山呼海啸的真香吧。

 


第三,《黑神话》在游戏中大量再现了现实中的中国文化与物质遗产。

 

最新预告片中就出现了中国非常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以极大的还原度重现了大足石刻中西方净土变、地狱变相,还有“天下奇观“——千手观音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现实景点。


更别提,游戏中还有数也数不清的细节极为丰富的对佛教、道教、神话的引用,以及对《西游记》原著中经典元素的再现。

 

有的同学也许会好奇这跟文化自信有什么关系?嗯,关系大了。

 

实景


游戏


《刺客信条》系列的中国粉丝(包括我自己)大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祖国的名山大川、文化遗产也能出现在AC正传作品中,也能像金字塔、大本钟、圣母百花大教堂一样被全世界玩家欣(乱)赏(爬)。

 

没准儿,《黑神话:悟空》就能先把这个愿望圆上一部分。

 

勇于在自己的游戏中复刻中国国内景点,而不是使用那些更容易辨识、更容易获取的泛用素材,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最大体现。

 

什么名胜古迹啊、彩蛋致敬啊这些的,我们中国玩家在外国游戏中考据了这么久,也该让外国人来考据考据我们的了。


实景
游戏


更何况,这样的艺术创作对于现实文化遗产的反哺作用更是难以估量——一部《对马之魂》能让名不见经传的对马岛迎来朝圣旅游团,保不准今年十一的重庆大足石刻就要喜迎游戏宅了。

 

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世界文化遗产何止万千?能让更多的人认识、认同,就意味着更多的自尊、自信。

 

不过,现在说一千道一万,都只是我个人对《黑神话:悟空》的期待和愿景,它最终能不能达到这个高度,这个担子终归还是要落到游戏科学的肩上;最终结果的揭晓,也还需要漫长的等待。


 

一句话,《黑神话:悟空》如果可以保持目前实机展示中的制作水准,那么它对于中国玩家的意义,将会远远超过一个游戏,它将会是中国游戏第一次以强者的姿态在3A等级的最高联赛中隆重登场,并在聚光灯下向全世界高调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希望开发顺利,别有太大压力,也不要被外部因素干扰——牛逼的游戏人只用作品说话。

 

中国游戏靠你们了,祝好。

 

 

 









-Hi!我想和热爱游戏的你,聊点好玩的-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狂戳各种按钮互动,或在评论区与我分享你的想法-

《黑神话:悟空》的意义,也许远远大于一个游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