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事人中心治疗||《当代心理治疗》阅读笔记4

2023-05-04 17:45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一、基本概念

当事人中心治疗的特点是,将人类视为既非神也非物的人,把人看作是一个能够自我决定并自我实现的独立主体。

1.

在很多情境里,我们的社会角色、性别、种族、民族、社会等级或能力都会磨灭我们的个性。当事人中心治疗则强调,要将抽象的人看作一个个具体的人。当事人是当下情境中的一个独立个体,在治疗中会朝着对自身最有利的方向与治疗师相互影响、共同创造。

2. 动机

个体拥有实现倾向,即个体是努力追求自我实现的整体。如果人和环境达到完美的匹配,人便会朝着全面实现自身功能的方向发展。

3. 人类本性

罗杰斯认为,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出现,被他人积极对待的需要便会产生。只有个体的自我意识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有机体才能同化其自身的生存经历,从而获得一致性和完整性,达成心理适应。若能给当事人提供一种尊重、无条件积极关注以及共情性理解的氛围,他就会欣喜地发现当事人朝着积极、亲社会的方向发展

4. 治疗师

当事人中心的治疗师相信即便在生理、心理和环境上受到限制,个体依然具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内在资源。治疗师需要学习如何在治疗关系中成为一个开放、真诚并能共情的人。

5. 治疗关系

好的治疗关系能够促成积极的治疗结果。治疗师抱持的态度创造了自由与安全的氛围,让当事人能主动与治疗师共同构建治疗过程。

6. 核心条件

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关怀)和共情理解是治疗师提供的三个核心条件(具体说明见后文)。

7. 当事人

在治疗中,会关注当事人的自我概念、评价点和体验。当事人对自我的感知和体验是治疗关心的部分;当事人获取自我价值时所采用的参照也是关注的要点,在治疗后,当事人会将行为标准和价值观的基础从他人转向自身,更少依赖他人价值观和标准。当事人对体验的开放性也是治疗的关注点。

二、与其他治疗体系

1.与聚焦取向治疗

聚焦取向治疗关注身体的体验过程。简德林认为,身体感觉是深刻、错综复杂的体验的来源,当个体说出能够准确描述该体验的词语时,身体就会有种释放的感觉。感觉转换能够帮助人们学习聚焦身体——对身体感觉进行接纳性倾听,让特定的意象和词语生成,进而转向体验过程

2.与情绪聚焦治疗

情绪聚焦治疗(emotion-focused therapyEFT)是一种“有实证支持的人本主义治疗”,它认为当事人遭遇的困扰来源于情绪功能不良和对情绪的回避,因而干预的目标是提升当事人在情绪体验上的生动性,唤起更直接的情绪体验。

3.与普劳蒂的前治疗

普劳蒂(Garry Prouty)的前治疗帮助当事人恢复与他人的心理接触。治疗师通过接触反馈,即完全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态度、姿势或面部表情,利用这种简单、字面的回应帮助当事人进入互动。

4.与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让当事人将力量化为改变的动力,视积极情绪为改变的动因。关注人的力量、潜能和复原力和当事人中心治疗的“人类具有先天的实现倾向”不谋而合。

5.与女性主义心理治疗

女性主义批判家认为,心理学的架构掩盖了“个体感知到的体验是社会建构”的事实。“体验总是通过一定的理论框架(直接或间接的)被感知,并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获得体验的意义。情绪和情感不仅仅是直觉性的、未社会化的、自我证实的反应,也是社会建构的,代表着特定的社会规范。”当事人中心治疗以接纳的中立立场认可当事人感知到的现实世界,而非用一种支配的、霸权的理论的编排来取代当事人自身存在于世界的样态,与女性主义治疗的目标一致,都是为当事人赋权

三、人格理论

(一)罗杰斯的基本观点

罗杰斯认为,当事人成长的过程就是防御的减少以及带有自我意识的自我指导增加。罗杰斯认为:

1)所有人都处在一个以他自己为中心的连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

2)个体对感知到的现实(“场”)作反应,其行为是目标导向的尝试,满足自己在现象场中感知到的需要。

3从个体的内在参考框架最能够理解行为

4)与环境互动,尤其是与他人的具有评价性的互动形成了我们的自我结构。我们的价值标准有些是直接体验的结果,有些则是内化或从他人处获取的。

5)经验有三种处理:一是被符号化、被知觉,并被整合到自我的关系中;二是被忽视,没有与自我结构建立联系;三是被否定或扭曲符号化,因为经验与自我结构不一致。

6)当个体拒绝觉察重要的身体感觉和内部经验时,心理问题就会出现。当个体所有身体感觉和内部经验在同一符号水平上被内化,且与自我结构一致时,心理适应便会出现。

7)与个体自我结构和组织不一致的经验可能被觉知为威胁,这种威胁越多,自我结构越僵化。

8)当个体能够觉察到所有的身体感觉和内部经验,将其纳入到一致的、整合的系统时,那他必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

9)婴儿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会建立关于自我、环境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的概念。当婴儿获得的爱和对自我的表征依赖于他们表现出的行为时,孩子会为了保持积极自我概念而歪曲自己的体验。这可能会导致自我概念混乱、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且依赖他人来评价自我。

(二)主要概念

1.体验

体验是个体的内心世界。一些体验是意识层面的,一些体验则很难抵达意识层面。

2.现实

现实是个体感知到的内心世界。在心理治疗中,感受和知觉上的改变会导致知觉到的现实的改变。当事人越来越能够接受“自我就是此刻的我”是治疗的基础。

3.实现倾向

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阻碍,个体会更自由地做出选择而不是被决定,个体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4.内在参考框架

内在参考框架是个体内在的知觉场,强调从我们独特的视角出发去看待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

5.自我相关概念

自我、自我概念和自我结构对应着“主体我”、“客体我”以及“主体我或客体我与他人及生活各个方面的关系”。

6.符号化

个体对某一经验产生觉察和意识的过程。当个体的经验与自我概念不一致时,个体有否定经验符号化的倾向。一些模糊的体验会倾向于以与自我概念一致的方式进行符号化。

7.心理适应

心理适应是个体的身体感觉和内部体验与其自我概念一致的情况,反之则是心理适应不良。心理适应的状态意味着个体对其经验保持开放,并将这些经验知觉为可靠的和可接受的。

8.评价过程

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个体依赖于自己的感觉线索做价值判断,与以“必须”或“应该”以及什么是对或错的固化价值系统完全不同。当个体能够依赖自己的感觉做价值判断时,个体就能够对情境做出直接的评价,而不是基于“别人怎么看我”的担心或“别人灌输给我”的思考或行为方式

9.全然发挥功能的人

全然发挥功能的人能够同化自己的经验,将自己意识中的当下经验符号化。他们能够体验到自己所有的感觉,允许意识在他们的体验中自由流动。

四、心理治疗

罗杰斯认为,如果一个真诚一致的治疗师能够对当事人的内在参考框架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且当事人也感知到了治疗师的态度,那么当事人的人格结构也会发生建设性的改变。

1. 真诚一致

治疗师在意识中持续不断地同化、整合和符号化经验的过程。真诚一致意味着自己能意识到内部流动的经验,接受这些内在体验并乐意呈现它们。真诚一致表明治疗师是一种可感知的透明状态,向当事人传递出治疗师的开放与接纳是真诚的。

2.无条件积极关注

温暖地欣赏或不带任何评价地赞赏。随着对当事人的理解的深入,对当事人的接纳、尊重和欣赏也会不断加深。治疗师也需要努力觉察并探索各种评判式的反应、学习克制日常生活情境中会出现的批判式回应。治疗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将当事人看作一个独特的个体,并相信这些个体在他们能知觉到的或虽没知觉到但对他们产生影响的环境中尽了最大的努力。

3. 共情理解

一种希望抓住当事人的表情、意义和故事的态度,治疗师要将当事人的表情和意义放在整个过程的中心。共情理解的目的不仅在于捕捉个体潜在的内部感受,更是在于捕捉当事人叙述表达和内在感受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核心假设是,个体内部拥有丰富的资源以帮助个体理解自我、改变自我概念、自我行为和对他人的态度。这些资源可以在充满共情、关怀和真诚的环境中被调用。在当事人中心治疗中,当事人更可能体验到自我决定和个人力量的深层感受,提升自尊,增加对体验的开放,从而变得更有能力去拒绝不公平情境下的外界权威,更有能力和他人产生深刻的联结

 

来源:《当代心理治疗》(第10版)

 


当事人中心治疗||《当代心理治疗》阅读笔记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