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奥匈帝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步兵团

2022-06-30 16:04 作者:laiwentose-莱文托斯  | 我要投稿

本文为资料转载,我仅作为翻译。

一战中位于加利西亚东部的波斯尼亚步兵阵地。
奥匈军队中的波斯尼亚随军伊玛目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步兵(德语:Bosnisch Hercegovinische Infanterie),通常被称为波斯尼亚人(德语称为波斯尼亚人),是奥匈军队的一个分支。这些兵团从奥地利和匈牙利双重君主制地区以外的帝国直辖省招募,穆斯林人员占很大比例(31.04%),享有特殊地位。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制服,在共同的奥匈帝国军队(KuK)中有自己的编号顺序。

1914年,这些部队是奥匈步兵的一部分,由四个步兵团(编号1-4)和一个野战步枪营(Feldjägerbataillon)组成。

出现背景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步兵游行礼服


1878年的柏林会议将奥斯曼帝国的两个省份,即波斯尼亚的维拉耶特省和诺维帕扎尔的桑贾克省交由奥匈帝国管理。同年7月,奥地利军队开始占领这两个省,但遭到波斯尼亚穆斯林民众的广泛抵抗。在一场持续到1878年10月的战役中,奥地利军队946人死亡,3980人受伤 。

虽然这两个省在宪法上仍然属于奥斯曼帝国,但奥地利帝国政府开始在改革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行政机构。在许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在黑塞哥维那地区以及与黑山接壤的东部边境地区,社区关系持续紧张,并抵制哈布斯堡统治。“奥地利人在那里建立了一支特殊的地方民兵部队,即‘潘多尔’(Pandurs);但这些民兵中的许多人自己也叛变了,有些人成为了土匪。

“1881年11月,奥匈政府通过了一项军事法(Wehrgesetz),规定所有波斯尼亚人都有义务加入帝国军队。”这导致了1881年12月和1882年1月的大规模骚乱,这些骚乱被军事手段镇压。奥地利人向萨拉热窝的穆夫提 穆斯塔法·希尔米·哈德žiomerović(全名Mustafa Hilmi Hadžiomerović,生于1816年)提出上诉,他很快发布了一份法特瓦“呼吁波斯尼亚人遵守军事法”其他重要的穆斯林社区领导人,如后来的萨拉热窝市长穆罕默德·贝格·卡佩塔诺维奇,也呼吁年轻的穆斯林男子加入哈布斯堡军队。

创建

1882年,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图兹拉和莫斯塔尔四个主要征兵区的每一个都建立了步兵编队。最初,每个步兵连由一个步兵连组成,随后各由一个步兵连扩大。到1889年,共有八个独立营。1892年又成立了三个营。1894年,军事管理局成立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步兵团协会(CommunitesVerband der Bosnisch Hercegowinischen Infanterie),以便将其纳入奥地利帝国军队的其余部分。1894年1月1日,一项“最高决议”(Allerhöchste Entschließung)正式确定了这项措施,但事实证明这项措施很困难,直到1897年才完成。

野战步枪营(Feldjägerbataillon)成立于1903年。

构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四个步兵团的编号为1至4,共有12个营10156人(加上21327名预备役军人)。野战步枪营包括434名现役猎兵,1208名预备役军人。1913年1月,31.04%的士官和其他级别的士官是穆斯林,39.12%是东正教,25.04%是罗马天主教徒。其余的是希腊天主教徒、犹太人和新教徒的混血儿。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所有其他级别的人都戴着伊斯兰圆顶帽(菲斯帽)(fez)。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战争期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步兵团(包括猎兵)扩大到最多36个营。在全力以赴时,“一个人的力量比得上1200人”。1915年后,大量伤亡的压力导致了严格的地区征兵制度的崩溃,匈牙利、波兰、捷克和乌克兰军队在波斯尼亚部队服役,而波斯尼亚人则被征召加入名义上的奥匈陆军德意志团和匈牙利团。这种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单个部队效率的削弱,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兵团在忠诚和效率方面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直到战争结束。


1916年,奥匈帝国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约5000名阿尔巴尼亚男子被招募“与波斯尼亚穆斯林军官组成民兵”

1917年,戈杰科米尔·格洛戈瓦茨上尉因其非凡的勇气被授予奥匈帝国最高军事荣誉玛丽亚·特蕾西娅军事勋章;随后,他被封为格洛戈瓦茨男爵。另一位晋升的著名波斯尼亚军官是后来在武装党卫军服役的侯赛因·比塞维奇上校(Hussein Biŧević或Biŧević-beg)。穆罕默德•哈迪芬迪(Muhamed Hadžiefendić)(1898-194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部队的中尉。


穆罕默德•哈迪芬迪(1898-1943)

制服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步兵(猎兵)

波斯尼亚步兵团有几个制服特点,这使他们有别于奥匈军队的其他部队。这些服装中最有特色的是东方菲斯帽,它在游行和野战时都穿着。圆顶帽由红棕色毛毡制成,并配有一条黑羊绒流苏。这只流苏长18.5厘米,挂在玫瑰花结的流苏上。圆顶帽必须戴上,以便流苏在后面。军官和学员通常戴着标准的奥地利军事步兵黑色硬帽或全副武装的长袍。然而,如果官员是穆斯林,他们可以选择戴圆顶帽。束腰外衣和罩衫与奥匈陆军标准“德意志”步兵的一致。纽扣是青铜金属的,上面有相应的团号。军官的制服包括浅蓝色束腰外衣、红领和黄色纽扣,以及浅蓝色裤子

普通士兵身穿浅蓝色制服,红色面饰。其中包括剪裁广泛的东方风格马裤,其膝盖以下较窄(见上面的彩色插图)。

野战步枪营(Feldjägerbataillon)的制服不同。军官和学员穿的制服与蒂罗尔猎兵营(Jägerbataillon)相同,而普通士兵穿的是绿色领章的灰色制服和红棕色菲斯帽。žandamerijski军团戴着标准的黑羽毛猎兵帽。

1908年,“梭鱼灰”(浅蓝灰色)制服被引入现场服务和普通工作服。在1914年战争爆发之前,浅蓝色的束腰外衣和马裤一直用于游行和下班时穿着。1910年,人们采用了梭子鱼灰色的菲斯帽,尽管红棕色的型号被保留了下来,用于穿着礼服和外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几个月,在东线常见的黑暗森林背景下,梭子鱼灰色制服显得过于显眼。相应地,发布了与德意志帝国军队颜色相似的浅绿色“原野灰”制服。由于经济原因,波斯尼亚团独特的膝盖马裤被奥匈步兵的通用型号所取代。实际上,供应短缺导致原野灰、梭鱼灰甚至和平时期的蓝色衣服混合在一起,供战争剩余时间穿着。菲斯帽仍在普遍使用。

武器装备


曼利夏M1890步枪

波斯尼亚部队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装备了奥地利曼利夏 M 1890步枪。穆斯林士兵的宗教要求得到了认真遵守和尊重。初级军官和士官在第一阶段的训练中晋升。在讲德语的哈布斯堡陆军中,这五支部队被视为精锐部队,因此需要一个特殊的单独编号系统(在前线步兵中)。

遗产

1895年,爱德华瓦格纳(EduardWagnes)为纪念奥匈帝国波斯尼亚士兵,特别是第二步兵团,写下了“Die Bosniaken Kommen”游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团的许多波斯尼亚士兵于1916年和1917年在意大利北部的战斗中死亡,随后被埋葬在奥地利格拉茨附近的Lebring Sankt Margarethen小村庄。自1917年以来,每年当地人举行了一场规模不大的追悼会,以纪念南蒂罗尔的蒙特梅莱蒂战役(Monte Meletti Battle),这些纪念活动在纳粹时期只是短暂中断。目前,格拉茨有一块纪念牌匾和一条名为“Zweierbosniakengasse”(“第二条波斯尼亚街”)的街道。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还竖立了一块纪念碑,纪念波斯尼亚士兵在意大利最大的一次军事失败中所起的作用。在戈里齐亚以北四公里处,波斯尼亚士兵守卫着一座不可逾越的山脊,现在被称为“波斯尼亚科山口”(Pass of the Bosniak)。为了纪念第四团,在斯洛文尼亚Rombon山 东坡竖立了一座纪念碑。花岗岩上雕刻着两名波斯尼亚士兵,他们头戴菲斯帽,这考虑到了Rombon山的传统。这座纪念碑由布拉格雕塑家拉迪斯拉夫·科夫拉内克(LadislavKofranek)建造。

1929年,维也纳陆军历史博物馆为波斯尼亚退伍军人竖立了一块纪念碑。

奥地利勒布林-圣玛格丽森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第二步兵团墓地


墓地入口
纪念牌匾
左侧纪念牌
中央墓地
从南面看墓地

照片画廊

额外笔记

奥地利政府将波斯尼亚人理解为波斯尼亚地区所有居民的名字,而不仅仅是穆斯林(波斯尼亚人)。1913年1月,31.4%的士官和其他阶层是穆斯林,39.8%是东正教徒,25.4%是罗马天主教徒。

奥匈帝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步兵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