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越纪事(六十一)---再战无锡

2020-04-20 17:13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在沙山的小小挫折并不会减缓吴越想要拿下常州和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计划。于是在贞明五年(919)七月,钱王给七子钱元瓘增兵到三万,向西进攻常州。


钱元瓘率领大军携狼山江之胜东来,徐温也只能振作精神亲自挂帅出征对阵钱元瓘。虽然吴国水军遭受重创,但是徐温再次聚集数万大军交给鹰派代表人物右雄武统军陈璋,兵出海门,准备从后方包抄吴越军主力。


海门,古代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通常被称之为“海门”。以长江为例,如今长江入海口的北岸就有一个叫“海门”的地方。但是在古代,海门算是个沿海城市,但并不是长江入海口,那时繁华的的大都市上海还是一片海湾。一般认为古代长江入海口大约在镇江、扬州一带。《镇江府志》记载“焦山东北有二岛对峙,谓之海门。”


双方大军在无锡相遇,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徐温却病倒了。已经是五十七岁年近花甲,对于古人来说可以说是个十足的老人了,这次突如其来的发热,可能对于生命不会有巨大的威胁,但对战局的威胁是致命的。徐温病倒无法直接指挥军队,对于麾下士卒来说如果见不到主帅,对士气不吝是巨大的打击。


幸运的是吴越军并不能未卜先知了解这一情况,只是照常进攻吴军中军。一时间箭如飞蝗,吴军中军居然出现了一丝松动。


在这危急时刻,镇海军节度使判官陈彦谦急中生智,在军中挑选出一个外貌体态和徐温比较接近的士兵,穿上徐温的甲胄,带着主帅的旌旗迁移到左军。


吴军士兵再次看到主帅的身影,信心大增,顶住了吴越军的第一波攻势,稳住了阵脚。由于“假徐温”的出现,给了真徐温宝贵的调整时间。


渡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徐温体力基本恢复,重新披挂上阵,吴军阵线不再摇摇欲坠,开始和吴越军队打得有来有回,双方逐渐陷入僵持阶段。


钱元瓘对于战局僵持是一筹莫展,只能靠麾下将士用命苦苦支撑,把希望寄托于吴军扛不住巨大的压力,自行崩溃。然而吴国主帅可是老成谋国的徐温,自不可与年轻气盛的钱元瓘相提并论。大病初愈后,他巡视战场,不久就发现了吴越军的一个巨大疏漏。抓住这个疏漏,战场局势立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这个疏漏是什么呢?吴越军能否及时调整?请看下期---烈火燎原。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后梁纪五)

《吴越备史》(卷二)



                                                                                                                                                                                                                                               

 

吴越纪事(六十一)---再战无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