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专业考情分析
🔹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专业分析
1.专业基本信息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类型:学硕
考试科目:838信号与系统
学费:8000/年
学制:三年
085400 电子信息
专业类型:专硕
考试科目:838信号与系统
学费:10000/年
学制:三年
2.专业介绍
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通信工程专业方面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通信工程专业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发展潜力。
通信工程专业除了学习大学公共课外,还将学习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结构、EDA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和现代通信网等专业基础课;以及移动通信、微波与天线技术、光纤通信、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专业必修课;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修多媒体应用基础、MATLAB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光电子器件、电子系统设计等专业基础课,以及反映学科前沿技术的任选课程,如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电视原理、无线电测量技术、嵌入式实时系统、保密安全与密码技术和通信前沿技术讲座等课程。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本系共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本系教师近年出版了多部教材和专著,几十篇学术论文。
本系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专业为: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工程硕士学科领域一个(电子与通信工程)。本科生学习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被推荐成为本校或国内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或本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得进一步的深造。每年招收博士生5名左右,各类硕士生几十名。
电子工程系拥有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与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密切相关,拥有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点、硕士点,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点。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快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教育部2013年度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取得排名第47的好成绩。
师资力量
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41%,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程2门。
培养方向
本学科大类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宽广的电子科学和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完善、合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研究型及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学科大类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它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电磁场与电磁波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视频、雷达、遥感遥测等数据的采集、处理、交换、传输及应用。
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移动通信等。
就业及深造
所培养学生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及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应届学生就业率超90%。优秀学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
二、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简介
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创建的电子专业;1998年,原海南大学设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9年3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拆分,成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现设有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和人工智能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学院拥有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1人,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1人,省部级人才10余人。学院在校学生1415人,现有本科生1115人,硕士研究生246人,博士研究生54人。
学院紧紧围绕“本-硕-博”一体化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设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通信工程专业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受理。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为海南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学科群牵头学科,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A类),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为C+。现拥有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Internet信息检索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大数据与智慧服务重点实验、海南省海洋通信与网络工程技术中心、海南省嵌入式智能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绿色智慧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海南省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面向国家战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年度科研经费持续快速增长,高水平论文和发明专利稳步增长,近五年来,共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1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学院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竞赛屡创佳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用人单位赞誉。
学院将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海南大学“部省合建”的契机,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投身“双一流”建设的行列,为把海南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做出积极贡献。
三、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老师简介
1、黄梦醒黄梦醒,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在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海南省大数据与智慧服务重点实验室主任,海南省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海南省互联网人才培养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海南省信息协会副会长,海南省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IEEE 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及信息系统专委会委员;《通信学报》 ,《IEEE Acces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期刊的审稿人; 2007 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 年在清华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研究工作。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150 篇,其中 SCI/EI 收录 105 篇;申请发明专利 2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3 项、软件著作权 29 项;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三等奖 1 项;出版专著 4 部、译著 1 部。主持和承担各级科研项目 27 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 7 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已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 项(已完成)、子项目 1项(已完成),国家发改委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 1 项(已完成);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防预研项目 1 项;主持省部级项目 7 项,包括: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 1项。
主要研究方向:
1、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 2、大数据与智能信息处理
3、人工智能与智慧服务 4、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安全
在研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部湾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8YFB140400),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
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多源异构海洋信息处理与融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9CXTD400),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
3、张永辉
导师简介:张永辉,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量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IEEE会员,海南省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海南赛区组委会秘书长,海南省信息化专家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智能系统、智能视觉识别、海洋电磁频谱监测、智能检测与控制等。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17名,博士研究生4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专项子课题2项,海南省重点专项2项;参与多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省级项目;曾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省计算机学会特殊贡献奖、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杰出贡献奖等奖项,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海南大学优秀教师、海南省拔尖人才、南海名家等称号。
4、刘大可
国家特聘专家、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海南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导、硕导。研究:通信系统、移动通信、5G、6G移动通信基站系统与构架、5G6G基带专用处理器、通信核心器件、集成电路、片上系统、嵌入式并行编程、超低延迟嵌入式超算体系结构。
导师特点:培养业界精英杰出校友,包括培养企业首席科学家、企业总工、基于前沿技术的创业师。
教学:基于培养终身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强的教学方法。成功的创造了以专用处理器为核心技术,以移动通信工程为应用的教学体系。讲授通信原理,工程研发方法论,专用处理器设计,电子工业管理。
论文:在国际期刊和学会发表200余篇论文,他引3000余次,单篇SCI他引超300。著有美国出版专著Dake Liu, Embedded DSP Processor Design, Application Specific Instruction-set Processor, Elsevier (Morgan Kaufmann) ISBN 978012374123, 2008, 欧洲超过十所大学的硕士生教材。
创业:在瑞典创办FreehandDSP(VoIP网关数据面主芯片)被VIA并购,在瑞典创办Coresonic(2、3、4G手机基带芯片)被MTK并购。
兼职:北欧博导Docent, Feb 99、瑞典林雪平大学计算机工程学科终身名誉主席教授、国家03重大专项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集成电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工艺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架构委委员、IEEE高级会员、IEEE China Communication (SCI) 编委。
🔹备考攻略(参考书清单)
本部分内容为海南大学信号与系统专业初试备考建议,具体如下:
一、参考书目
海南大学官网没有推荐参考书目,且根据学长姐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与判断,其实题目考察范围很大,参考书即便给定也其实不能完全复习范围,根据业内公认经典书目,推荐如下
基础书目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
拓展书目
1.《信号与系统学习及考研辅导》(第三版)海欣
内容原创于【小海螺海大考研真题及辅导】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专注海南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