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学历”废掉的年轻人

2023-08-14 18:45 作者:wavefeng  | 我要投稿

01


我公司附近有一家面积不大的潮汕牛肉火锅,开了好几年。


说来也神奇,这家在小巷子里的店生意一直不错。


外面沿街的火锅店前阵子刚关闭了,距离它不到200米的又是一家品牌火锅连锁店。即便在小巷子里,也有大小近20来家餐馆扎堆,包括快餐店、沙县小吃、自助餐等等,前前后后换了好几轮。


我去吃过几次,讲真,没什么特别。。。


百来平米的普通火锅店,通常不需要排队,来的都是附近的上班族或是住户。一定要说,无外乎是食材新鲜、物美价廉,3-4个人大概200元以内就能吃得不错。当几个人平时不知道吃什么时,很可能就会想到这家火锅店。


周围一公里范围内的竞品不少,可似乎从来没对它造成什么影响。


我和同事们还讨论这问题,聊了半天也没个结论,唯一能肯定的是:


这家火锅店虽然位置不好,但它有其他吸引顾客的点,最终没被劣势拖垮。


02


我经常收到一类问题:


“我是大专生,周围同事多数是985/211,以后我还有出路吗?”“我是农村孩子,从小很自卑,以后进入社会是不是很难混?”“我家里没啥背景,以后是不是很难找到好工作?”


简言之:摸到一把烂牌,怎么办?


其实没怎么办,因为把烂牌打好,本来就是绝大多数人的必修课呀!


人一生下来注定不公平啊。


别说起跑线不同,就算站在同个起跑线上,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靠两条腿,有人开跑车,还有人不仅要自己徒步+还得拉着个破三轮车+上面是五花八门的负担+走泥巴路。


所谓逆袭,就是把手中的烂牌打好。


即便是走了弯路错路,影响也没想象中那么糟糕。


市面有一个主流观点,你肯定听过,叫“选择比努力重要”。


这话本身没错,可容易被人误会成:


只要我在关键时刻选对了,就能走向人生巅峰;万一我在关键节点选错了,这辈子恐怕就完蛋了。


我们习惯上,总期待依靠做选择来优化这一生。


实际上,这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东西叫“正确的选择”。


大部分选择是不分对错的,我们理解的“正确”,是在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解。


就好比考学校、找工作——


好学校好offer就在那里,可我能力有限得不到哇,所以它们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选项,我只能在够得着的地方去做选择。


再好比买基金股票——


买哪只基金赚得最多?其实并没那么重要,找一只穿越牛熊、业绩良好的老基,或者老老实实买指数基金,收益可能都不错。


关键看你能不能拿得住对吧。


就算做出“正确的选择”,后续依然要付出大量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基础能力,将来才可能持续地做出有利于未来的选择,以及在没做出最佳选择时,仍然有翻身的能力。


很多人理想的人生大致是:


要么天生好牌,要么运气开挂不断捡到好牌。


而普通人真实的人生是:


拿着一手不好不坏的牌面,关键时刻还死活摸不上需要的那几张,好容易摸到了,没准规则还改了。


开篇说的那家火锅店,老板开店时大概率明白位置不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选择了那个店面。


要是他开店后抱着“这么烂的位置,生意不好也正常”的心态,整天纠结是不是地段太差、要不要再换个地方,十有八九生意走下坡路。


比做出正确选择更重要的,是将选择变得正确的能力。


无论什么烂牌你都必须好好打,而不是气得一甩牌,说句“老子不打了”然后愤然离场。


这样的人,往往输得最惨。


03


再说有些戳心的大实话:劣势之所以是劣势,是由于你没有足够对抗的优势。


有些人整天把“学历不好”“家庭不好”这种客观劣势挂在嘴边,等于给自己洗脑——你看,我混得不好都是合理的。


然后就……真的混得不好了

~


我之前有个同事,最初转行时非常艰难。


他大专毕业后换了几次工作,工资很低,攒了些钱去培训机构学了几个月网络工程师的课程,考试加考证花了2万多,然后想转行。


目标很明确,多赚钱。


毕竟他父母务农一年都赚不到上万块。


大公司的学历要求很多都是985/211,至少也要本科,HR自然连面试机会都不给他;小公司一看他没经验、前面几年做销售,也不想要这样半路出家的人。


前后大概投了上百次简历吧,最后得到了一次面试机会,以一个远远低于行业平均薪酬的工资被特招录用了。


那家公司不少关系户,学历虽然比他高,可天天当老油条,拿的月薪还比他高了好几千;而同事经常加班,同时在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参加自考。


过了一年后跳槽,拿到工资已经高于平均了。


再过了几年,跳槽到我们公司时的岗位已经是WEB服务器端工程师了。


你说他有今天是选择对行业了么?


谁都知道架构师工资高、码农工资高,但许多人即便想转行,本能反应是“我不是相关专业的”、“我没基础”、“我年纪有些大了学不会”。


而他足够诚实,足够勇敢。


面对家境、学历、能力等各方面的劣势,他没纠结手里的牌有多烂,眼里只有自己的目标,尽己所能地将劣势一点点的抹平,把烂牌打好。


村上春树有一段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失误,该拾起来的拾起来,该抛弃掉的抛弃掉,才会有这样的认识:缺点和缺陷,如果一一去数,势将没完没了。


可是优点肯定也有一些。我们只能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 


所以说,别太在意手里的牌有多烂,因为你再怎么在意也改变不了现实。


赶紧想办法创造些优势,才是正经事。


04


很多人的关注点,都放在怎么才能拿到好牌上,当然这肯定是加分项。


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不是在摸牌,而是在打牌。当你变得更强大时,手气都会变得更好甚至还可以新开牌局。


比如,成为主动构建环境的人。


被动的人适应环境,主动的人改变环境。一件事的好坏绝不是某个决定一锤定音的,在初次决策后,还有大量转机,它们铺设成最终通向结局的一砖一瓦。


比如,多关注目标。


有些人热衷于讨论“社会阶级是否越来越固化?”“二本学生是不是某行业混不下去?”“农村孩子是否很难脱离思维局限性?”这类给现象下定义的话题。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难道你就心安理得地躺下了哇?


掏心窝子地建议啊,多想想目标,真的想改变现状的人往往都具有很强的目标感,他们根本没空长吁短叹,根本不关心那些鸡零狗碎,心里只想着怎么才能实现目标。


最后我想说:


人这辈子,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超乎想象。


选择确实重要,但我们不可能每一次都做出正确决策,或是说没有那么多资源支持我们做出最优解。


这时我们能做什么呢?


那就一边握紧已有的牌面,一边多学习多尝试,提高赢面。毕竟同样一副牌,在不同的人手中往往是两幅光景。


希望我们无论摸到什么样的牌,都能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被“学历”废掉的年轻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