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孩子多动,是调皮还是多动症?父母要记住以下几点!

2023-05-24 08:51 作者:天佑儿童健康  | 我要投稿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行为发育科专家孙小迪介绍,常常有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课上小动作太多、注意力不集中,家长总是将这些状况笼统的看做是小孩子的本性,认为等年纪再大点就好了,殊不知有可能是孩子患上了儿童多动症!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学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缩写为ADHD),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也是学龄期儿童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影响4%-12%的学龄儿童。多动症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

◆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从一件事跳转到另一件事;

◆很难安定地完成“任务”(如作业或家务);

◆难以专心聆听或遵守指令;

◆显得“糊里糊涂”的;

◆没有计划性,爱忘事;

◆丢三落四,总犯粗心的错误;

◆智商正常,但学业落后。

多 动

◆精力过分旺盛,显得“不安定”和“急躁”;

◆局促、坐立不安,不适当地蹦跳和跑来跑去;

◆很难完成安静的活动;

◆话太多。

冲 动

◆没有耐心和秩序;

◆发脾气和打扰别人;

◆做事冲动,不顾后果。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的病因

据了解,多动症是一种异质性的行为障碍,究竟是天生还是后天引起存在多种可能的病因引发。

目前医学研究中,关于多动症病发的原因有多种,主要表现在:

(1)神经递质失衡

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全以及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也就是中枢神经递质GABA(r-氨基丁酸) 、GLU(谷氨酸)、5-HT(5-羟色胺)、ACH(乙酰胆碱)、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等六种神经递质的失衡。

(2)遗传因素

儿童多动症有家族倾向,即患儿的父母或亲属在儿童时期也曾有多动症病史。调查显示,结果发现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为79%,而双卵孪生子的同病率只有32%。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遗传因素与儿童多动症有密切关系。

(3)环境因素

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多动症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

(4)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童年与父母分离,学校的教养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多动症终生影响

学龄前期多动症以儿童可能会以“多动”为主要表现,注意力问题也开始显露,上幼儿园后老师常抱怨孩子不遵守规则,难于接受幼儿园的教育;

青春期多动的症状明显减轻,但注意力不集中或冲动可能持续存在,学习困难更突出,而对立违抗、品行障碍、网络成瘾在这个年龄阶段成为更严重的并发症;

50-60%的多动症持续到成年期,被诊断为成人多动症以,可能会出现职业失败、婚姻的问题、社会关系问题、常发生交通事故或违反交通故障、物质滥用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及时的诊治对多动症以患儿来说至关重要。

多动症的治疗

多动症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需要综合性的治疗方案,药物和行为治疗是最佳选择。

药物治疗: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改善大脑的功能,使注意力集中,减少多动、冲动行为。药物治疗可以为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搭起一个平台。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行为治疗:采取奖赏培养良好行为;采用忽视法使一般不良行为消退;对于严重的、危险的不良行为予以适当地惩罚,促使改变。家长和学校老师的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是帮助儿童改善学校行为和提高学校成绩的关键的教育方式。

多动症早期识别

在门诊中常常发现,许多家长带孩子就诊时功能损伤比较严重,如学习成绩明显困难,糟糕的人际关系,和/或合并情绪障碍(焦虑最为常见,抑郁也不少见),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孩子多动,是调皮还是多动症?父母要记住以下几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