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磨金石教育分享|剪辑手法和剪辑思维哪个重要?(二)

2023-01-10 11:46 作者:磨金石教育  | 我要投稿

电影第三次的“开始”和“创造”,是导演和剪辑师的共同创作,通过剪辑,把根据分镜头剧本所拍摄的原始素材画面和收录的原始素材声音,按照运动规律的合理性,组接成可放映的完整的银幕映象。

简单的说剪辑是一个选择、排列、汇编那些基本的视觉和听觉元素的过程,以此来讲述独特版本的影片故事。

我们需要肯定,电影是一种讲故事的艺术。即使是口头讲述或文字写下的故事,也都会考虑如何安排事件的顺序,如何控制信息的展开,如何突出某些戏剧性的细节,盖过其他只为铺陈用的细节。

剪辑作为影片的最终创作者,并不只是客观地呈现行动。我们说故事,即通过讲故事者的声音解说故事。创作者的声音,很多是体现在剪辑过程中的。我们进行剪辑的主要理由,是要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讲述具体的故事:引导观众观看我们想要他们看到的,理解我们想要他们理解的。而且,是在我们想要他们看到和理解的那个时刻。还有,我们所有这些努力,都是要他们感受我们想要他们感受的。

故事的中心思想是借助剪辑师的剪辑思维,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拼接组合画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比如《泰坦尼克号》里杰克为琼斯画像,看过两个人站在船头飞一般感觉的经典画面,但这些都是为了表现一个主题,就是杰克和琼斯那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所以,再美好的画面,都是为了主题服务的;再华丽的技巧手法,也都是为了剪辑思维服务的。

任何剪辑手段与方式的目的是服务于影片的中心思想,应用于影片在推动情节发展,体现导演思想上来,所以,审核镜头是否有用时就要注意:能够体现导演思想与影片情节的都是有用镜头,其余的可视为串场来酌情增减。

剪辑软件终究只是个完成画面组接的工具,而画面组接除了会用工具,还要有思路,这个思路要有明确的主题,要有结构,还要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的情节设计,这样故事才会有跌宕起伏的感觉,才会打动别人。

在剪辑界有一句话:剪辑师的高度与他的观影数量成正相关,一个优秀的剪辑师的脚下是成千上万的影片垒起来的。

学习剪辑,思路是大于软件的,多看多学,是你在正式学习剪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但是看影片不是流水账的一看而过,而是要在看完影片后知道这部片子到底讲了什么内容,自己是否可以叙述出来,喜欢这个影片的地方或不喜欢影片的地方是否明确。

这里是磨金石教育,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你带来足够的帮助,喜欢剪辑、影视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更新相关的干货内容!


磨金石教育分享|剪辑手法和剪辑思维哪个重要?(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