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是多看效应

2022-04-12 09:46 作者:千里山风  | 我要投稿


  • 多看效应,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孰悉定律,越孰悉的事就越有好感,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多看效应,或者曝光效应是在日常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人们倾向于更偏爱某一对象仅仅是因为对这个对象更熟悉,针对许多种类的对象都被证实存在这种效应,包括单词、汉语字符、图画、声音等等。
    多看效应不仅仅是在心理学实验中才出现,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这种现象。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好的人,往往将这种“多看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在我们新认识的人中,有时会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 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

    我前期对狗狗无感,但事件需要关注他的动向和情绪状态,看到他稳定坚韧的内核一如既往,快速成熟成长,喏,还有一些茶、奶和漏勺。属于丈母娘看儿婿,越看越满意。

    再说硬币的另一面:多看效应的限制条件

    “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差 ,否则见面越多就越令人讨厌,反而起了副作用。这是建立在首因效应的基础上。
    多看效应其实没有那么“单纯”, 其中至少还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1、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多看效应。
    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来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
    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

    关于对藏头露尾、含糊其辞的sj的观感,正说明了多看效应的另一面。当对一个事物抱有戒心,就会变得挑剔,对他的言行举止都会去怀疑动机。以致于当他不符合不恰当的部分,就会去攻击和指责。以致于当sj、gzh出现在ins猫猫的底盘,引发了对它篡夺我们珍贵事物的狂怒。

    需要提醒:这硬币的两面,在海底那边是反过来的。

    目前需要警惕的是,当你因为一些原因,需要忍耐着反感地去继续看,观察,你就和它建立起链接,就很可能在你的情绪记忆中留下负面情感情绪,当这一步步的升级版最终可能指向一个我们爱的人时,因为已经建立了深刻的是或不是的关联性,就可能引发情绪状态全盘崩溃,不愿再提及和碰触。(这就是脱粉)。

    Sj正在一步步篡改我们的情感记忆,将负面情绪引入我们内心深处。

    不看、不听、不理。

    (有机会再科普)


什么是多看效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