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特摄概念论

2021-10-24 03:32 作者:孔雀帅Balgham  | 我要投稿

    作为一个名义上的暂退特摄圈者,迄今,我依旧是无法释怀它的;每临对特摄展开思索,便作些无甚意义的文字。我想我对这所谓特摄圈的贡献,大略便止于此了。

    不过鄙人混迹特摄圈,也有些年头了;直至今日,也不甚清楚“特摄”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溯源特摄词源,也是几无所获,也罢是“特撮”的演变体。归根结底,特摄是日本的概念,而这概念却又十分模糊——在日本,这类作品数量相当庞大,因此无需严格分拣便可以筛选出大批冠名为“特摄”的作品;但在世界各地,此类的作品屈指可数,实难分辨。大概分门别类皆是如此,分得开便是了——便是在其他领域,也常见些定位模糊的影视。我想,特摄也无非是如此。

    但有所迥异的是 ,“特摄”概念的追随者已然致力于超越传统定位,转而追求领域独立了。但在国内追求特摄领域独立,几近于异想天开;这就仿佛在外国搞一个“武侠”领域,纵然会有些许的追随者,但这“武侠”毕竟是对标某些作品而生的,终究无法结合当地特色。从特摄角度来看,任凭国内创作者呕心沥血地去探索经营,终究不过是“中国奥特曼”、“中国假面”、“中国战队”——如此论道似乎荒谬,但倘若我说“中国特摄”,诸位或许不陌生了——只要冠名为“特摄”,便是永远避不开日本的;所谓“中国特摄”,无非是“中国化的日本英雄主义艺术”罢了。

    话虽如此,笔者并非是反对此等英雄主义的。欧美圈、韩圈、日漫圈,在国内也算相当有影响力的圈子,他们也不会去论“中式欧美”“中式日韩”,而是论“特效大片”“偶像剧”“二次元”;“特摄”也无非是如此,说“中式日本英雄主义”未免太直白,所以必须来些掩盖之辞,便有了“中国特摄”这般名号。但中国毕竟没有石森章太郎,也没有圆谷英二;纵然群众满腔热血地去高唱论调“中国特摄崛起”,外众也不会承认这一虚无的概念。或许在他们眼里,这与叫嚣“美国武侠”“俄罗斯仙侠”是同等行为。

    既然特摄本非属于中国的东西,我们又为何执着于追求国产“特摄”崛起呢?特摄的现有概念完全可以推广,或成为动画的分区,或成为动漫的辖属,或成为科幻的门类,或成为奇幻、玄幻、神话,总有可行之道;特摄的现有概念也完全可以压减,喜欢日本特摄的便称特摄圈,喜欢铠甲的便称铠甲圈,没必要对“特摄”这个词有所执念,各行其道便是了。

    不过以上也并非笔者希望看到的结局。特摄到头来还是英雄主义,特摄圈的人到头来还是带着英雄主义的特质。从《焦耳刑天》《甘塔》《皇龙》中,我看到他们对“特摄”炽烈忠贞的深刻热爱,对中国数百万坚守“特摄”的不屈灵魂的真挚感爱,对中国必将发展起这所谓“特摄”文化的坚决信爱,对这“特摄”文化必将发挥其历史意义的宽宏博爱。他们未必有足够长远的眼光,未必有足够宽广的格局,未必有足够充分的资产,但他们有一颗足够热烈的心,支撑他们把这件事情做下去。这般本土化的英雄主义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大抵也是相通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特摄精神罢。


2021年10月24日记

特摄概念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