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演员收到神秘礼品,差点被骗!多地接连出现,有人被骗上百万
大家好,我是小事哥!
金秋时节,大闸蟹成为了不少人的美食首选。
然而,近日,一张张所谓的“蟹卡”却成了不法分子的诈骗工具。
从明星到普通市民,都有可能收到这样的快递,一旦扫码就会陷入骗局。
警方已经发布预警,不要轻信“天上掉螃蟹”的幸运。
01
明星自曝差点中招
10月7日,演员孙艺洲在微博发文称,“收到快递是一张蟹卡,以为是哪位朋友送的。扫了下觉得不对劲,又搜了搜。发现好像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螃蟹。
大家要是莫名其妙收到蟹卡,或者其他任何没有源头的东西,千万谨慎!别扫码!谨防上当!新型诈骗手段又多了……”



孙艺洲的微博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有相似经历,也曾收到过类似的骗局。






“感谢提醒!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条热搜”,“我也收到过这种快递,还好没扫码”,“我也收到了一张500元的蟹卡,还以为是中奖了呢”等评论纷纷出现。
02
多地接连出现,已有人被骗上百万
据媒体报道,除了上海,重庆、四川、湖南等多地网友均反映,近段时间,他们遭遇过类似的“蟹卡”骗局。

据极目新闻报道,重庆市渝北区一名群众收到一张所谓的大闸蟹提货卡,其扫描提货卡上的二维码后自动下载了名为“Pimes”的App后,在App上面的客服引诱做任务赚钱,在多次小利返现后,其加大投入,但在后期提现时被以操作失误等名义要求缴纳解冻费,共计被骗109万余元。

上海市民崔某收到装有印着二维码的大闸蟹兑换卡的快递,其扫码后加入微信群聊,在群聊中根据客服的引导关注店铺、下载聊天APP,并进行刷单返利等任务,被骗2万元。
03
揭秘蟹卡骗局的套路

那么,这种蟹卡骗局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
根据受害者和媒体的报道,这种骗局的套路大致如下: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过快递公司或其他方式将蟹卡寄给受害者。蟹卡上通常没有品牌和公司名称,只有二维码和密码,并声称可以兑换大闸蟹。

第二步:受害者扫描二维码后,会被引导加入一个微信群或者下载一个App。群里或者App里会有所谓的客服和活动员,以各种理由让受害者做任务、领红包、刷单等。
第三步:在前期给受害者小额返利后,不法分子会诱导受害者进行大额充值或者购买商品,并承诺给予高额返利或者赠送商品。当受害者付款后,不法分子就会消失或者以各种借口拖延发货和返利。
04
警方紧急提醒
7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也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近日,有不少市民都收到了大闸蟹兑换卡,扫码后却出现客服窗口发来进群邀请。
警方提醒,这是新型骗局,不法分子大范围投递大闸蟹兑换卡、湿巾、手机支架等,以领奖为由,引导受害人扫码进群后实施刷单诈骗。

据警方介绍,“刷单”是指商家通过虚假交易或者虚假评价等方式提高商品销量或者信誉度的行为。“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且存在很大风险。
05
快递公司是否泄露信息?
“快递上的收货地址和手机号都是对的,究竟是谁寄来的?他们又是怎么知道我的信息的?”

有网友质疑快递公司没有尽到责任,并泄漏了自己的信息。有网友称,自己之前无缘无故收到快递信息,但快递公司并没有进行派送,且直言是商家刷单。
记者咨询了多家快递公司,其中中通、韵达等客服人员均表示,公司不会泄漏客户信息,寄件需要实名认证。
邮政客服人员则表示,公司只是根据寄件人填写的收件人信息寄出邮件,至于寄件人如何得知收件人信息并不清楚。
另外,寄件人也可以通过线上进行实名认证,而不一定需要出示真实身份证。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快递公司在承运快递过程中有义务对快件进行审核和检查,以确保快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如果快递公司在审核过程中存在疏忽或者未尽到合理的审核义务,导致受害人被骗,可能会被认定为过失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很难在寄递过程中对每一件快件进行详细的审核,尤其是对于内部包装的物品。因此,快递公司的审核义务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只能对外包装是否完好、违禁物品等方面进行审核。
06
最后,提醒
不法分子利用“蟹卡”这种诈骗手段,进行兼职刷单骗局。以往他们直接发布虚假兼职信息,吸引目标群体后实施诈骗。而现在,他们通过投递大闸蟹兑换卡、湿巾、手机支架等物品的方式,引导受害人扫码进微信群后实施刷单诈骗。这是一种新的骗局,需要大家提高警惕。
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递时要保持警惕,建议先登录官方网站查看物流信息和快递员信息,并电话联系快递员确认身份和包裹内物品。
同时,不要扫描不明包裹内的二维码卡片,也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
如果有陌生来电准确说出你的个人信息,并告知有紧急事宜需处理或有礼品需收取,建议保持冷静并通过官方途径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