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的第十九篇 漫步自由县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十九篇 自由县






2019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九,是我们老家上坟的日子。一大早。我乘坐第一班汽车回到了我的老家---伊川县白沙镇。白沙镇位于伊川县东部,距伊川县城12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正街东西长约三华里。这里地处白洚河谷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通往洛阳、汝州、汝阳、嵩县、登封城的交通枢纽。明朝洪武年间,改白沙为“兴隆镇”。明清时期隶属河南府洛阳县管辖、这里曾经是自由县县衙所在地,说起这个自由县还与冯玉祥有关。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将军督豫,为根治洛阳南部匪患,划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县)、临汝县(今汝州市)各一部置自由县,县政府驻白沙镇。1927年,冯玉祥将军建立自由县时,将朱举人大院改为自由县县衙,院内有大小月台,三进式院落,正殿三间,歇山式建筑,灰色筒瓦盖顶,四面墙上绘有壁画,后院有天仙洞,还有两个偏院。,县辖区东西长约22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约为880平方公里。1932年秋,自由、平等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县政府迁府店街。
明清时期,白沙商贸繁盛,来自安徽、山西、陕西等省商人在方圆数十里之内进行商品交易/白沙当时有“小上海”之美誉。自由县建立后,建于明朝初年的兴隆街,也迎来了它最光辉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