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这次携一众国货品牌“上演了一出好戏”
这几天,快销品牌因为李佳琦的“花西子事件”纷纷蹭上了热度。其中最先搞事情的就是老牌国货品牌蜂花。
蜂花在李佳琦直播道歉当晚,直接在抖音直播间上架了79元洗护套餐,并且下场玩梗“一克花西子=五斤半蜂花”,光明正大地内涵花西子。并且有网友玩起了谐音梗,“蜂花”=“封花”,直接把花西子封印住了。

蜂花作为早期的国货品牌,确实是比较会在网络上营销的,早期的“卖惨营销”、再到如今的“老牌国货”,蜂花也在这些标签中赚了个盆满钵满。
1. 蜂花——纯正的国货血统
蜂花,有着纯正的国货血统。
蜂花是一家洗化企业,品牌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最初只是一家小作坊,主要生产简单的洗发水和护发素等产品。随着我国深入改革开放,蜂花品牌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一家大型的日化企业。

而蜂花的崛起也离不开企创始人顾锦文的付出,顾锦文作为领导者,不仅仅是让整个工厂能够在竞争中活下去,更应该有超前的产品意识。
他在调研中发现,当时的洗涤厂不过是生产简单的洗涤剂和洗衣粉,人们所使用的洗涤产品也比较单一。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一般的老百姓都是用皂角,家庭稍微富裕的也是用洗衣粉洗头。
在一番讨论定位之后,顾锦文和厂里的主要领导决议后将工厂改名为上海华银日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洗发水和护发素。并且将产品名称更改为“蜂花”,蜂花的意义是“蜂花正茂,顽固长青”。蜂花的产品定价为3元左右,为的就是让所有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蜂花凭借一己之力,将护发产品推进了国内老百姓的家中。

在1990年,蜂花在央视进行了广告宣传,让蜂花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一时间内蜂花也成了“爆品”,出现了一瓶难求的局面。
而这么多年以来,蜂花的价格定位一直没有变,永远是护发素中最“便宜大碗”的产品。不过后来在更多品牌的竞争下,蜂花不靠营销、不买广告,市场也渐渐紧缩了起来。但是蜂花作为国内第一家洗发护发产品企业,没有忘掉本分,是典型的良心企业。

2. 赶上新媒体的快车
蜂花多年来一直没有打广告、没有做营销,只是在今年来,才开始在新媒体平台活跃,尤其是开通了抖音账号之后。
之前的蜂花曾几度登上微博热搜,曾经有传言说蜂花即将倒闭,董事长含泪直播;之后又给自己打上了良心国货的标签。卖惨和国货双重buff叠加,直接击中了消费者的内心,再加上本来蜂花的产品也不贵,消费者消费起来也毫无压力。
花西子这次发生了“79元眉笔事件”后,蜂花的动作更是大张旗鼓。先是在直播间上架了79元洗护套餐,又是在评论区内涵花西子。

虽然是在蹭热点,但是蜂花还是为了卖自家的产品。在一些热点短视频的评论区,蜂花直接“捡粉丝”,将大批的粉丝引导到自己的品牌直播间。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蜂花官方抖音号两天内涨了近80万的粉丝。
据数据显示,仅仅两天时间,蜂花的抖音直播间人气和销售数据都创下了近半年来的新高——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突破三万,带货GMV超2500万,不少产品直接被抢购至断货。

蜂花的打法主要就是讲故事,而这正好是新媒体时代用户最喜闻乐见的方式。之前的一次直播中,蜂花的董事长亲自下场直播,细数了这些年来被外资打压的往事,并且表示蜂花不是杂牌,而且37年来无违规,10年仅涨价2元钱。
而这次蜂花换了打法,直接跑到评论区刷存在感,用现在比较火的说法就是“发疯式营销”。
现在年轻人也在流行一种“发疯文学”,打破各种规则、关注自我情绪,而蜂花的这种做法正好贴合了这些年轻人的内心想法,直击痛点。所以面对蜂花这样的做法,属实让人反感不起来。

不得不说,蜂花这次“赢麻了”!
3. 国货品牌的“元年”到了
蜂花蹭上了花西子的流量之后,众多国货品牌也都开始了模仿,甚至搞起了联动。
在鸿星尔克的直播间,主播直接拿起了蜂花的产品展示洗头,甚至还用自己家的鞋子给主播搓头发;美特斯邦威的直播间两位主播拿起了蜂花的产品进行走秀,并且还吃着白象方便面喝着蜜雪冰城……

这些没有直接竞争的国货品牌进行了联动,不仅赚了一波流量,还让消费者有了消费,属于一箭双雕。
现在打开国货品牌的直播间,众多品牌的屏幕前也摆上了不同的国货产品,什么蜜雪冰城、白象方便面、老干妈辣椒酱、蜂花护发素等都成了博得流量的利器。
而且众多被淹没的老牌国货品牌也被“炸”了出来。郁美净连夜注册了抖音账号,直播间的画质也是高糊的,一看就是没有时间精心准备;活力28洗衣液的直播间主播就是几个中年大叔,他们连上架的设置都不会,但是仍然有10万多人观看。还有饼干品牌嘉顿,这个曾经支援过抗日战争前线的品牌也被挖了出来;另外还有隆力奇、大白兔、南方黑芝麻糊、娃哈哈、卫龙、汇源果汁……

网友都纷纷表示,这次真的到了国货品牌的“元年”了。
对于这些国货品牌来说,打出国产的标签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地蹭热点可能会糟到反噬。不过在小编看来,跟这些国货所经历的苦难来比,卖一下惨、蹭一波流量并不算什么。
结语
众多老牌国货既实惠又有良心,受得起这泼天的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