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低碳转型案例系列34——中集集团

2022-12-27 08:00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低碳转型案例系列的第三十三部分:晶澳科技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三十四部分:中集集团

一、公司简介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公司致力于在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海洋工程、重型卡车、物流服务、空港设备等,提供高品质与可信赖的装备和服务。中集在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拥有 300 余家成员企业及 3 家上市公司,客户和销售网络分布在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战略与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积极部署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为中国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三、举措与路径

1、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碳排放

集团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为外购电力导致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能源消耗管理、引入节能设备,开展技术改造等实现节能降耗。自 2014 年,集团开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至 2021 年,全集团有 10 家单位应用,年内发电量为 3,727 万度,相当于减少 21,653 吨二氧化碳排放。集团将继续大力推广,减碳效果将更加显著。

2、开展运营优化,降低物流碳足迹

自 2017 年以来,集团积极践行多式联运、“公转铁”等国家政策,聚焦海铁联运、公铁联运、铁水联运等涉铁多式联运业务。根据铁路、公路和水运三种运输方式的能耗类型估算,中集世联达 2021 年涉铁多式联运业务节碳减排效果显著,与同里程公路运输相比减少碳排放约 34 万吨。

3、开发清洁能源交通解决方案

集团下属中集安瑞科主要生产 LNG/CNG 车载瓶和车载储氢瓶,推动 LNG/CNG/ 氢气作为车辆动力燃料替代石油燃料,根据 2021 年销售量,每年可减少 25.6 万吨左右二氧化碳排放。2021 年中集氢能承建保定油气氢综合能源服务站,为 100 辆为雄安新区氢燃料氢能重卡提供加氢和综合能源服务,有力保障雄安新区建设零碳交通;公司目前国内市场拥有 3,000 多辆氢气车,并为国内加氢站提供储氢容器超过 50 多座,出口美国、加拿大和韩国加氢站容器超过 300 台套。中集圣达因与东风柳汽、福田戴勒姆等主机厂达成战略合作,推广高经济性、高可靠性和节能环保性 LNG 车载瓶,助力国内重卡行业以气代油,节能减排发展。

低碳转型案例系列的第三十四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三十五部分的内容:徐工集团


免费服务:

在舍得低碳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宏观分析,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市场展望,中国碳价调查,碳交易,碳资产,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欧盟碳关税计算,碳减排制度,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ISO14064-1,温室气体盘查,产品碳足迹,碳计量,碳排放,低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循环经济,ESG,钢铁ESG,乡村振兴,碳中和城市,碳中和招聘岗位

CCER,CCER制度,CCER项目减排效益测算,CCER电力方法学,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碳汇造林方法学,林业碳汇专家交流,甲烷减排,绿色金融,个人碳账户

碳中和,电力碳中和,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钢铁碳中和,电子制造业碳中和,CCUS,CCUS技术及应用,CCUS技术进展,氢能,氢能发展与电解水制氢,抽水蓄能,太阳能热发电,世界能源发展报告

智慧园区碳中和,零碳智慧园区案例,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华为智慧园区建设和运营,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智慧建筑碳中和,商业建筑碳中和,房地产碳评估,智慧交通碳中和,数据中心碳中和,远景零碳,零碳制造,零碳案例

汽车碳中和,汽车行业碳中和,中国乘用车双积分,2022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新能源汽车人才供需,半导体

绿电,绿电专家交流,电价政策,电力市场政策,澳洲电力危机解析,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户用储能,户用储能成本与收益计算,欧洲户用储能专家交流,国内储能项目进展,虚拟电厂,储能,长时储能

锂电池,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石墨化专家交流,4680大圆柱电池,电池隔膜行业竞争壁垒,磷酸锰铁锂,Pet铜箔,钠离子电池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各类园区的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



低碳转型案例系列34——中集集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