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但选择不要孩子,为啥?不是自私,我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
对于那些选择不结婚的人,我可以理解,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据我所知,有的人是因为自身有问题,不想拖累别人;有的人是受限于自己的条件,无可奈何;有的人则是单纯的不婚主义。
而有些人既然结婚了,那为什么还选择不要孩子呢?
我很好奇这个问题,于是就问了很多人,随着了解的加深,我开始理解这个事的复杂性。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是只有一种活法。

“我们不要孩子,并不是因为自私。”
有一对夫妻是这样说的,他们从结婚前就达成了一致,决定这辈子就不要孩子了。
他们的经济条件也还不错,双方父母都希望他们能够生个孩子,但他们的意志很坚定,说不要就不要。
毕竟,生不生都是自己的事,与其他人无关!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不想”,具体来说是因为觉得随便把一个人带到这个残酷的世界上受罪,“比较残忍”。
我认为他们也许是太爱孩子了,或者他们都太爱彼此了,所以他们坚持自己的观念,既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承受世间的风风雨雨,又不想有个人来打扰、分享他们之间的“爱”。

“想要,但确实要不了。”
我认识的一对夫妻就是这样,他们在婚后很想要个孩子,最好是生个双胞胎,但就是怀不上。
后来去医院检查,男方有缺陷,很难生育。他们为此努力了很久,花了很多钱,经历了不断地“希望-失望”的过程,最终是疲惫了,接受了现实。
自从放下了生孩子的执念后,他们的生活一下子轻松了,平常四处旅游,想干嘛就干嘛,他们不需要考虑孩子的奶粉、幼儿园、学区房、教育等问题。
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笑话我们这些人是“孩儿奴”,一辈子都要为孩子奔波忙碌,不得解脱。
也许是这样吧,但我们也心甘情愿啊。

丁克是一种生活方式
某个高知女性告诉我,她之所以选择成为一名丁克,原来是因为碰不到一个可以结婚生子、共度一生的男人。
但后来呢,她觉得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个人主义没有错,她认为时代在进步,社会会变得更宽容,她的收入也能保障让自己度过一段优质的老年生活,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养儿防老”的观念是陈旧的,太功利性了,社会环境不一样了,现代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和主观意愿来决定自己要不要生孩子。
她表示,人生在世,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是最重要的,这才是人生的最大意义所在。
在一次旅行中,她遇到了一个观念类似的男人,两个人结婚后就成了一对“丁克夫妻”。

后悔,也许是不要孩子的代价
无论是父母压力,还是世俗的舆论,都不是太大的问题。选择不育的人,心理承受力还是很强的。
但他们难免会担心自己以后会后悔,毕竟三十岁生孩子,还可以照顾孩子长大,五十岁后再想孩子,就比较麻烦了。
社会上确实是有一些“丁克”到老年时候后悔了,老年寂寞,养老院条件再好,也代替不了亲情的牵挂。而且世上有个人愿意照顾你,为你负责,这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更重要的是,养育孩子的过程,对男人和女人来说是一个认识人生、被教育的过程,孩子可以让人生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这会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无私的爱和奉献。
生孩子,其实并不只是为了血脉的繁衍。
(本文由“静静聊人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