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曼且思普通话每日认读:可制造彩虹的棱柱,“棱”怎么读?
几乎每个见过彩虹的孩子都会问:“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呀?”父母往往无法给我们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疑惑在课堂中得到解答,武汉曼且思普通话了解到在学习物理的时候,老师都会给我们做一个制造彩虹的实验来普及光学知识。

小编还记得有一种制造彩虹的简单方法,只需要利用三棱柱就能达到。牛顿在1666年也做过相同的实验:用三棱镜将太阳的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带,就产生了彩虹。今天我们的重点不是彩虹,而是制造彩虹的棱柱,我猜你可能读错了,不相信的话就看下面吧。
棱柱大家都不陌生,是两个底面是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生活中常见的棱柱体有三棱镜、方砖、魔方等。棱柱的“棱”之所以会被读错,是因为“棱”是一个多音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棱”共有三个读音,分别是——“léng”、“lēng”、“líng”。
当读作“léng”时,意为物体上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连接的部分或是物体上条状的突起部分,常见词组有月棱、棱堡、棱缝、波棱、棱锥等;当读作“lēng”时,用于刺棱、扑棱、红不棱登、花不棱登等词语中,作为口语赘词,含厌恶意;当读作“líng”时,仅用于穆棱,是一个地名,在中国黑龙江省。所以根据释义,棱柱的“棱”应该读做“léng”(第二声)。

小编现在还记得当时上物理课时,操着一口方言的物理老师将三棱柱读作“sān líng zhù”的恐惧,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班同学都被带跑,从现在开始不要再读错了。
武汉曼且思普通话简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用三棱柱制造彩虹看看能不能成功,最重要的是分清“棱”的三个读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