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不拘一格降人才,有才就到我这来!曹操《短歌行》是首招聘诗?

【戴建业】不拘一格降人才,有才就到我这儿来。曹操《短歌行》是首招聘诗?
【背景】
建安文学当中,这三曹父子和建安七子,都是戴老师要讲的重点。作为代表人物:曹操,曹植,曹丕最为重要,他们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中心,也是文坛上的领袖。
【解释】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时间的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
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蔡琰等。
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也称建安风骨。
【出处】
韦运韬 .曹操诗歌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09
这里的重点叙述是:“曹操”。
众所周知,曹操是宦官的后代,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实际调查,他到底是哪的人?我们现在也搞不清楚。“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不能确定曹操的出生)”。
【出处】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三国志》
曹操从小就极端的聪明,在史书上说,他“机警”有“权数”。用现在的白话文说,非常的机灵,思维非常的敏捷,能做到事事心里有数。有“权数”,我们可以解释为非常的狡猾。从小就非常的爱搞坏事、调皮捣蛋,啥事都干。
“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出处】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三国志》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三国志·武帝纪》
【举例】
他的叔叔非常不喜欢他,总是在他的父亲曹嵩面前,指责他的各种不是。他有一次就想整治一下他的叔叔,因为他的父亲非常愿意听从他叔叔的建议。
曹操他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呢?首先,要让他的父亲不相信叔叔。
有一天,曹操远远地在路上看到叔叔迎面走来,他马上倒在地上装成口吐白沫。叔叔被吓了一跳,马上跑到家里去喊他的哥哥。和曹嵩说:“兄弟兄弟,你看看去。侄儿子口吐白沫了,好像出了大事”。等到曹嵩着急的跑过去,看看他出了什么事?谁知道他的儿子好好的在那儿玩耍!当下询问起来:“刚才你的叔叔说你口吐白沫倒在地下,晕死过去了”曹操:“我从来都没有口吐白沫,也从来没有晕死过去。叔叔,这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不喜欢我,总是在你面前说我坏话,他就希望我死掉”自从这次以后,曹嵩再也不相信曹操的这个叔叔不好的言论。如此可见,曹操他幼年时期就是个非常有胆,有谋,非常的了不起人物。
【成就】
曹操在建安的政治家中间,在建安的作家中间,所以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他都具有哪些方面的艺术修养呢?比如说他的草书、音乐、围棋、方剂以及方药,在他那个时代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平。

即使是跟他意见相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多才多艺。
【举例】
明朝的张溥,一面骂他是“汉世(室)的歼贼”,另一面,他又不得不说:“周公所谓多才多艺 曹满(孟德)诚有之”


因为曹操本身的出身并不高贵(非显贵门第),所以他的行为举止非常的随意。史书上说:“尚通脱”。

曹操注重实践,不注重虚事。对那些虚情假意和那些繁文缛节,他都极其不喜欢。他为人、作诗、治国,开创了一代新风。
具体的措施:曹操发布了《求贤令》,其目的是爱护人才,挖掘人才。不强调道德,不拘一格的选取人才,打破陈规,需要大气魄。

《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译文: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在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难道是偶然的际遇吗?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呀。这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
“孟公绰做大贵族的家臣是好的,但却当不了滕、薛这样小国的行政长官。”假如非得是廉洁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怎么能称霸于世呢!当今天下有没有(像姜尚那样)身穿粗衣怀有真才在渭水岸边钓鱼的呢?又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
诸位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们。
【重点内容】
曹操代表作《短歌行》属于乐府诗、汉乐府。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这首曹操的代表作,曹操又是以一个什么样的情感来书写的?它在艺术上又有哪些特点呢?
【解析】
杜康是一种酒
“对”和“当”是同义词,现在还有这样的用法,比如“门当户对”
“对酒当歌”
就是一边饮酒一边听歌
“人生几何?”
像这样的日子,人的一生又有多长吗?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人生就像早晨那种朝露一样,太阳一出来干涸了。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一转眼就过去了。(生老病死)
这首诗是曹操中后期的诗歌,对生老病死有深刻的感受。
戴老师有一讲《古诗十九首》中,人们对生命的留恋,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一个整个的时代现象。儒家的大厦崩塌以后,人们发现什么都是假的。
【举例】
比如孔子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早晨明白了道的原理,晚上死去,我就可以问心无愧了。
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且不说闻不闻道,对于道的不认同,闻得道也没有价值,任何东西都没有价值,任何东西都是假的。唯独我活着是真的,我可能要死是真的,所以就开始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留恋,对生命的珍惜。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慨”和“慷”在古代,是单音节的字。在现代来说是慷慨,是双音节。“慨”和“慷”就是心激动不平的那个样子。心里极度不平。
“慨以当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如何才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呢?见鬼了,也只有喝酒了。喝酒不只是简单的把自己灌醉。从开头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直到“唯有杜康”在古诗中间运用了“抑”的手法,感情写得非常的压抑,非常的消沉,就是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当中。
周朝的学生,身着青色的衣服。
那些青春活力的学生,或者说年轻的才子们啊。我天天想着你们,就是由于你们“沉吟至今”我不断的念叨一直到现在,我渴望你们。(求才若渴)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出自诗经当中原本的诗句。
“鹿鸣”就是鹿叫。
“呦呦”是象声词。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那些年轻优秀的才俊,如果你们到我这儿来,我会有好酒好肉来款待你们,以最高的规格来招待你们。(表现出了求贤若渴)
总体来看,前八句是描写着对死亡的恐惧,从感情方面来说,非常的压抑。到了中八句,又体现出了求贤若渴的希望,有年轻的才俊,和他一起共创伟业。其中间又是如何过渡的呢?这首诗典型的代表了曹操,想要那种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描写了他那种强烈的英雄主义激情。
在西方的哲学中,认为英雄主义激情,在本质上就是对死亡恐惧的超越,这是典型的英雄主义激情。他把对死亡的恐惧,以有限的生命来实现,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中间去。使自己的生命在事业中间,在辉煌的事业中间来延续,甚至不朽。
曹操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功利的人生境界,他来说,超越自我的生命,就是把那种,对自己个体生命的超越,来实现在统一天下的大业当中。要统一天下,他就必须有才子相助,有人和他一起共创伟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音调开始激昂。
在诗歌中间,我们总说抑扬顿挫,前八句抑,后八句扬,如同波澜一样。
曹操又开始痛苦了,又“忧从中来”因为他没有找到那些需要的青年才俊,没有找到共创业的天才人物,心情非常难过。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的忧伤就像洒遍大地的月光,到处都是,又深又广。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非常的痛苦。
描写感情波澜起伏,从低到升,从抑到扬,再到抑到扬。开头八句是抑,接着八句是扬,紧接着,四句又是抑。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
青年才俊来了,朋友们都来了,与我一同创造伟业。
“枉”是指谦虚的意思。
“存”这是慰问的意思。
从遥远的小路来的青年才俊屈尊来到我的手下。曹操和这些才俊们拍着肩膀热情的相聊。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天下的青年才俊啊!大家看到没有?现天下大乱,北方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各种人才四处路逃窜,找不到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自比山一样的高大,自比海一样的宽广。来吧,所有人才我都可以容纳包容。我对人才的爱惜,就像周公一样。

这首诗沈得潜先生说“时露霸气”,说曹操具有霸王之气。在中国古代诗人中间,这种宏伟的东西,曹操占有他的一席一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