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终将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如无意外,DDG-1000朱姆沃尔特将在今年12月宣布形成IOC(初始作战能力),随后开始进行部署前训练,大概在2022年中下旬进行其首次作战部署任务,完成后回国继续执行训练和试验任务,直到2023年10月开始进行为期17个月的DSRA(入坞选定有限有效性维修)。

DSRA将对舰上系统进行现代化升级,把部分传统卫通天线更换为相控阵卫通天线,同时将2门AGS(先进舰炮系统)拆除并更换为4个APM(先进载荷模块),用于发射12枚IR CPS(中远程常规快速打击),2025年3月完成DSRA后测试IR CPS并迈入新一轮的训练-部署周期。

在AGS被抛弃,转而IR CPS上线前,MK57 PVLS(舷侧垂直发射系统)是DDG-1000最主要的火力输出。由于MK41装备数量巨大,MK57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往下兼容,MK41使用的储运发射箱在安装适配器后便可供MK57使用,省去开发新的储运发射箱的不必要麻烦,同时未来MK57可以开发新的储运发射箱用于发射MK41无法搭载的导弹。

现阶段美国海军为MK57规划的导弹满载方案为27枚SM-2 Block IIIAZ/SM-6 Block IA+32枚ESSM Block 1+40枚战斧Block III/IV+5枚阿斯洛克。战斧和阿斯洛克只需要TSCE(全舰计算环境)进行整合即可,ESSM Block 1、SM-2 Block IIIAZ和SM-6 Block IA由于SPY-3雷达的特性则需要对导弹本身进行软硬件的修改。

在DBR(双波段雷达)规划之初的新世纪之交,美国海军就确定了使用SPY-3作为防空导弹的中段引导和末端照射雷达,当时还是DD(X)的DDG-1000便把SM-2和ESSM列为制式装备,因此2010年SPY-4被取消后DDG-1000使用防空导弹并没有受到影响,不存在谣传的DDG-1000因此失去防空能力一说。而为了适配SPY-3,美国海军引入了ICWI(间断连续波照射)和JUWL(联合通用武器链)用于改装SM-2和ESSM。

ICWI原本是荷兰为装备APAR的舰艇专门研发的,后来其技术还先后被用在日本的FCS-3和澳大利亚的CEAMOUNT上,美国海军为SPY-3引进了该技术,其余舰艇使用的都是CWI(连续波照射)。ICWI因为可以同时为多枚导弹提供末端照射,多目标接战能力相比CWI更佳,在面对从海平线下出现的掠海反舰导弹时作用尤为明显,也是让DDG-1000自卫时拥有10倍于同期宙斯盾舰的抗击反舰导弹能力的原因之一,保障了其在濒海地区的安全活动。

JUWL之前,美国海军的防空导弹只有宙斯盾和2T两种弹载数据链。前者使用S波段,专供宙斯盾舰使用,具备上下传功能。后者使用X波段,适用于所有非宙斯盾舰,例如韩国海军的KDX-II,荷兰海军的七省级等等,除如台湾海军的基德级等个别舰艇外,2T数据链一般只具备上传功能,而且传输速率比宙斯盾数据链低三个数量级,相控阵雷达使用时需要长时间消耗大量波束资源,影响雷达使用其它功能。JUWL就是为了解决相控阵雷达不适合用2T数据链的问题而诞生的,立项之初被称为P3I(预计划生产提升)后被改名,首先被应用在SPY-3上,而APAR的最新型号APAR Block 2也会使用。

目前美国海军一共接收了30枚供DDG-1000使用的ESSM Block 1且没有进一步增购的打算,估计是考虑到ESSM Block 1已经停产,而且未来数年只有DDG-1000会执行一次作战部署,所以干脆等几年后直接整合更先进的ESSM Block 2。
DDG-1000将在今年进行ESSM Block 1的试射,DDG-1001迈克尔·蒙苏尔则定在了明年的CSSQT(作战系统舰艇认证试验)进行试射。SM-2 Block IIIAZ尤其受到美国海军重视,原本只采购了40枚,但目前已经决定再增购54枚,从和ESSM Block 1数量的简单对比即可看出美国海军对DDG-1000区域防空能力的重视。目前94枚SM-2 Block IIIAZ中40枚已经交付,并2枚已在去年10月DDG-1000进行的试射中被消耗。

SM-6 Block IA则是在DDG-1000定位修改为进攻性水面打击平台后半路杀出,用于远程防空和超视距拦截,同时作为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使用。SM-6 Block IA需要针对DDG-1000进行软硬件的修改,而早在2017年雷声便透露为了促进SM-6的外销自费开发适配的DBT(双波段收发器),目前大概率是用在了DDG-1000上。
DBT是美国海军和其盟国合作开发的一种新型弹载数据链,可以兼容宙斯盾、2T和JUWL三种弹载数据链,加强了导弹在不同舰艇平台间的互操作性,这也是ESSM Block 2除主动雷达导引头外最重要的改进项目。按计划DDG-1000将在年内进行SM-6 Block IA的首次无控试射用于概念验证,后续具体采购计划目前暂未披露。

(本文为L大原创,有增改)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