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为定 |武汉理工大学20届城乡规划牟同学初试第五名,复试第三名经验分享!

设计手绘 | 考研快题 | 景观设计师班 | 设计软件 | 考研理论 | 留学游学
建筑 | 规划 | 园林 | 室内 | 工业 | 视觉传达
刚刚2021届考研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随着各院校复试结果陆续公布
风暴学员在
全国众多高校专业课初试中斩获高分!
尤其是武汉各大高校
这一年同学们过五关斩六将
终于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后期会给大家带来2021上岸经验分享
今日分享
[武汉理工大学 学硕]的牟同学
20届设计硕士备考经验
报考方向城乡规划设计方向
初试第五,复试第三
总分336

考研
Share
经验
- 分享 -
你错过的知识都在这里
No.1
关于前期准备
大家好哇,我算是大家的学姐啦,在2019年考的研,现在是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专业的研一学生~现在2021届的学弟学妹们已经结束了他们的战斗,2022届的小朋友们蓄势待发,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以及读了研究生之后的感受吧,大家闲暇之余可以康康~

一、 为什么选择武汉理工大学
我的本科是四川农业大学,一所在四川地区还比较有名的211,但在我本科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没有过评估,且当时是四年制(现在已经是五年啦),所以想着考研就不考本校吧,出去闯闯。首先是地域的选择,既然想出川,西南地区的高校就没在考虑的范围内,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以及未来的就业规划的话,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就成为考虑的选择,并且武汉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又是全国公认的三大科教中心之一,市内名校云集,科教实力领跑全国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武汉市内适合我们专业学生报考的只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出于一种求稳的心态以及自己的情况,考研院校我就选择了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源于1898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土木科,拥有120余年的办学历史,位于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城乡规划学隶属于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系,目前只招收学硕。学校的综合实力很强,是一所城规、建筑相关专业的学子可以纳入考虑的高校。
二、 考研准备期间的整体时间安排
我真正开始认真的准备考研是在大三结束的那个7月份,考完最后一门考试的第二天就dia着行李箱从成都坐高铁来武汉风暴学习快题(其实成都和重庆都有风暴,但我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院校地区的一种快题风格或者常出的题型类型,就来到了武汉学习快题)。7、8月份主要是快题的学习,在风暴学习了快题的基础班和魔鬼班;9月份开始回校认真复习专业理论知识及政治;英语的话是一个长期战线,前期有在背单词,9月份开始练真题和背作文。
No.2
关于政治
我政治是76分,政治的话不建议拉长战线复习,因为这样会忘的比较快。政治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复习的,最开始这个月基本都是在刷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视频,熟悉政治考纲教材(如精讲精练或核心考案),然后开始反复刷1000题,记错题,巩固知识点。之后就是刷肖八和肖四,因为政治的话你抓住了选择题基本政治分数就稳了,所以肖八肖四的选择题一定要掌握,肖四的大题可以背,也可以多读到熟悉。后面肖老师会出一本形势与政策的小册子,我觉得能背就背吧,我当时背的时候以为可能会用在大题上,多背一些知识点总是好的,但没想到在选择题上救了我!!!好多选择题基本上可以看一眼就选答案,真的多背背总是好的。
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可以多刷刷市面上老师们押题卷的选择题,明确各大老师的押题趋势,深刻记得我晚上洗漱完坐在床上拿iPad刷各位老师们的押题密卷的场景…真的有用,大题可以不刷,但看看答案,了解都是哪些考点,记得我们那一年肖老师大题好像没压太对,我都是凭借着脑子的记住的某位老师的大题答对了一道我朋友们都没答上的大题。
政治建议复习时间安排:
9月份(看视频,打基础):看《精讲精练》或者《核心考案》,听徐涛老师强化班课程,做《1000题》;
10月份(二刷1000题):多刷1000题,记错题,熟悉考点;
11月份(刷选择题):刷《肖八》等各类模拟卷选择题,有时间可以熟读《肖八》大题答案;
12月份(狂背大题):刷《肖四》,重温错题;刷形势与政策,背考点,对选择题也有用;多刷市面上老师们押题卷的选择题。
政治名师推荐:肖秀荣,徐涛,陆寓丰(米鹏选择题也可以纳入考虑)
No.3
关于英语
我英语是68分,英语其实算得上是一个长期战线,我在4月份的时候就在有准备地记单词和在微博上关注一些英语考研指导老师的动态啊之类的,单词大概就是一天30个左右,这时候不用给自己的太大压力,也不用要求自己一定要完全掌握单词之类的,只需要保持对英语的熟悉感,这样到真正认真着手复习的时候才不会慌张。这里推荐墨墨背单词APP,对加强单词记忆很有帮助。
阅读算是英语中占分比例最大了的,练真题的时候建议先从阅读开始做,把握一下时间。在第一次刷真题的时候,可以把阅读中的长难句记录下来,在有利于了解错误的点的同时也能锻炼分析长难句能力。推荐阅读跟唐迟老师。
作文的题型也就那些,不用担心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动,多关注一点微博上考研英语指导老师的动态就大概知道今年会不会有大变动。我英语跟的是赵亮老师,同学分享的赵亮老师的网课,就只阅卷老师一看看了作文部分,背了作文的模板。我当时也担心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是作文模板会不会打低分之类的,也打算多背背但真正考试时自己融合一下平时所背的,自己写,但到了真的考试写作文的时候,一心想着快点把作文写完去检查看其他部分的错误,平时背的模板根本没过脑子就自己写出来了,大概30分钟左右吧(太久远了记不清了,反正记得超快)。后来成绩出来后算了一下分数发现作文也没得太低的分,正常合格作文的分。所以这里还是建议图方便的话还是多背背模板吧,熟练到你到考场一看到题目就能下笔如有神的程度。
新题型、翻译、完形填空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余力来安排复习,推荐唐静(翻译),宋逸轩(新题型),完形填空我个人是轻放了的,分值占比比较低而且有时候真的跟运气蛮相关的,所以我一直以随缘的态度对待完型。
最后英语真题别一次性刷完了,留个两三套给自己模拟,建议留最新的吧,因为这样阅读的选材趋势会比较相像。最后刷真题模拟的时候,分数低过自己预期的话不要担心,因为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好像都是这样的,但最后实际考试考出来的往往会比自己模拟考的要高!
英语建议复习时间安排:
7月份以前:墨墨背单词APP,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英语;
8、9月份:刷真题,背单词,做阅读,翻译阅读;
10、11月份:刷真题第二遍,背单词,翻译练习,背作文;
12月份:模拟考试,背作文,查漏补缺。
英语阅读做得好不好基本决定了英语成绩的分数档次,英语的技巧就是背单词(熟读例句)找语感,刷真题找题感;英语真题要刷到无生词,无难句。
No.4
关于快题
快题的话我这块比较薄弱,虽在风暴接受了系统的训练,但在考研快题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可能分数就跌下来了。
武汉理工大学的考题类型
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2014高层居住区)
2. 城市中心地段规划设计
3. 城市入口地段规划设计(2017复试)
4.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2019历史名人纪念园)
5. 城市街道规划设计(2007商业街、2008滨水商业街)
6. 旧城改造规划设计
7. 校园规划设计(2017足球学校)
8. 城市工业园区规划设计(2010创意产业园区)
9. 小城镇与村庄规划设计(2018村庄规划)
10. 产业园区规划设计(2020产业园设计)1:2000
11. 科技人才公寓8.4公顷,要求居住公服、商业以及酒店,狭长地块,200*550(2021快题)
快题我们那一年是六个小时,去年是四个小时,时间压缩之后要注意时间的控制以及平面图的表达,一定要给自己进行限时集训。快题的训练请一定要层层递进,从建筑单体(了解住宅、学校、商业、文化等建筑是啥样以及记住它们大致的尺寸)—小街区的绘制,注重与植物配置的搭配结合—住宅组团—公园and住宅组团的组合—方案提高和提速。
前期:可以多看看城市规划快题手册,了解各部分的组成结构,熟悉建筑的尺寸;
中期:在暑假的集中训练是快题原理与操作相结合的阶段,好好把握这段时间,虽然很累,但是很高效;
后期:保持每周一篇快题真题的训练(计时,模拟考试),每天多练练快题的小抄绘,保持手感。


在风暴时日常训练
Tips:
①多看优秀快题,多积累,积累和抄绘是一直持续到考试。要将每个要素练习到能默写的状态,因为考试的时间很紧迫,方案的构思时间最长,其他的就是默写下来,不要有太多思考的时间。
②每周一张快题并不是单纯的只画一张,而是要吃透一张,画完初稿后,再评图,改图,复盘一套流程。快题训练时间倒是其次,质量才是主要的,要养成思辨的习惯。
我个人在画快题的时候由于前期抄绘的素材足够多,脑子里已经有了深刻印象,所以后期在做真题的时候会自动反应出该画什么样的图,该进行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最后,快题的学习一定要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画完图后可以和同学们交换评图,也可以问问老师们的建议;切勿闭门造车。

快题建议复习时间安排:
1、多看城市规划快题手册,了解快题的题型和都要画什么东西;
1、暑假快题课程,集中练习;
2、9月开始每周1-2张快题、每天抽时间抄绘小图,保持手感;
3、11月开始画真题,控制时间,模拟考试
4、12月可以将A1快题变为方案练习,学习优秀快题,对自己之前画过的快题进行方案训练,尽量出1-2个新方案。
Ps:平时要熟知规范、大量积累素材、互相学习
武理快题特点:
1、地块小,总平图幅一般不会超过A2;
2、比例多变:1:500、1:1000、1:2000都可能;
3、色系:偏明亮色系(参考华科);
4、偏好:注重细节、规范。
No.5
关于理论
我原理是102分(我们那一年原理最高分是111),对待原理的话,我的最大感觉就是要有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
武汉理工大学的原理主要是看这几本书《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建设史》、《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城乡规划实务》(这个我没看,但是听上几届有人提到说有考相关的),我复习最大的还是《城市规划原理》,整本书背了5、6遍左右(当然不是啃着书背,需要自己总结)。

我首先是找了原理的pdf版,然后一章一章根据武汉理工大学的考纲进行整理,大概9月一整个月都在整理资料。选出重点,最后背自己整理过的二创版原理~

(诸如此类的整理)
10月份我才正式开始背原理,把自己的二创原理资料背熟了之后再结合书本来看,康康考点周围的内容都是什么(因为这也是有可能要考的部分),最后就是背书,吃透整本书的逻辑。后面11-12月份除了背书以外就是多刷刷各个机构出的原理预测卷和真题卷,一方面可以检测自己的背书效率和加深考点在自己脑中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训练自己答题速度的同时,摸索出自己的答题方式与思路。
做真题的注意事项:
① 第一遍做题的时候最好是已经背过自己的二创原理或者书本了,对各个专题的内容以及逻辑有了大致的了解。
② 第一遍做真题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逻辑框架,框架是答题的骨架,但是光有骨架也不行,还得往里面补充“精华”。框架是自己可以总结的思路,答题的模板,“精华”就是书本上的考点以及你自己的见解。
③ 框架和共性语句的总结一定要在平时进行,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再去思考。考试做大题时基本是没有时间去思考内容的,一直是在不停的写。
热点的准备建议多关注一些城规考研的公众号和“规划中国”或者“国匠城”之类的会预测规划当年新方向的公众号。热点的答题我一般是按照“背景-现状-问题-意义-目标-原则-做法-发展趋势”这样的逻辑整理的。
原理建议复习时间安排:
9月份之前:原理书大概浏览一到两遍,结合目录,明白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构成和逻辑思路;
9月份:整理每章重点,形成自己的二创原理资料;
10月份:熟背自己的二创原理资料;
11月份:结合二创原理资料背诵原理书本;搜集热点并背诵;刷真题和预测卷;
12月份:稳住心态,怕跟同学沟通影响心态也可以不沟通,按照自己规划一步一步来,最后一个月要熟悉自己的答题框架和共性的总结语句,也不要放松背原理书。
研究生的学习情况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好啦,重要的事情讲到这里,剩下的就要看学弟学妹们自己准备啦。接下来就讲讲学弟学妹们可能会想知道并且期待的事情,就是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生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1、入学前
在入学的前两个月即七八月,部分导师会让学生去工作室帮忙做点杂活,一般会持续到九月份开学, 这就算研究生生活的正式开始了。
2、研一
研一主要为“学习+社团+项目”的生活模式,这个具体得看工作室的情况。有的工作室老师会介意你去当研究生助管/参与社团之类的个人活动,他更想让你在工作室做项目;有的工作室老师可能是专心搞论文,跟了这种类型的老师毕业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可能缺少相关的项目经验。
武汉理工大学城乡规划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城乡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制度与实务、GIS、小城镇、生态城市等。大多集中在研一上学期,下学期任务会轻松一点。
社团的话跟本科差不多,也有研究生会,下辖也有宣传部办公室学习部之类的,参与部门在我们学校会加相应的综测分,对评奖学金也比较有帮助。
虽然以学习为主,但仍然需要做不少的项目。项目类型包括:总控规、旅游规划、历史保护规划、城市设计、村规和国土空间规划等等。一般来说,考虑到研一要做的事情挺多, 导师会尽量避免让研一同学出太远的差和加过多的班,但由于项目是绑定到每个人的身上,有时候仍然难以避免两者的冲突。比如项目进度太急,有时候作业都来不及做但依然得继续把项目做完。
虽然比较忙,但是很有意思呀,充实的研究生生活才是我想要的,想要学习东西,而不是浑浑噩噩地混个毕业证书。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小朋友们加油哇,有机会武理见~

扫码获取更多考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