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卖猪肉的北大屠夫,如今也躺平了?
如今,名校毕业生送外卖、送快递、当保姆等新闻十分常见,但每个类似的新闻都会激起热烈的讨论。曾经,人们对职业的划分带有固有印象,人人都渴望能够通过读书找到出路,改变命运,从而高薪厚禄。然而打破这个印象,甚至引发“读书无用论”的争议第一人,就不得不提“北大屠夫”陆步轩,在没有热搜的时候就是网红鼻祖。近几年在抖音平台发表作品,深受网友的喜欢,其中有一条他还说自己是“躺平界的祖师爷”。

陆步轩北大毕业卖猪肉,卖上了电视、报纸,现在还搞成了一份事业,成为励志的代表。但那段鲜为人知的消沉日子,也是他人生经历色彩浓重的一笔。北大毕业的天之骄子,在回乡就业时屡次碰壁,生意失败,前途渺茫,巨大的落差使他意志消沉,也开始了混日子的时光。最困顿的那几年,反而是“喝酒和打麻将”,帮陆步轩生存了下来。常常,他看着手上的麻将牌陷入沉思:牌桌上出错牌还可以推倒重来,而人生一旦走错一步,往往就要付出半辈子的代价!
尽管大学毕业后生活没善待过他,但他从来没停止过对生活的思考。直到他组成了家庭,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也重现振作起来。比起之前的跨大步做生意思想,这次他务实得多。搞小卖部失败,便搞起了猪肉档——投资小、门槛低、资金回笼快。
就这样,原来只会拿笔写字的手,如今天天在猪肉上手起刀落,新伤摞旧伤,创可贴必不可少。不仅如此,长时间的站立,还让陆步轩的四肢都开始水肿,浑身上下还有一股洗不掉的油腻腥臭……这时的陆步轩,再也不提“北大”二字了。而街坊邻居看他戴个眼镜,就顺口叫他“眼镜”。后来,陆步轩干脆给自己的小店起名叫“眼镜肉店”:“虽然干的事和文化不沾边,但在我的骨子里,还是厚着脸皮地想以文人自居。”
读书人的傲骨与实诚,陆步轩的“眼镜肉店”生意越做越好,高峰时期一天卖出了12头猪。然而这种红红火火的日子也在媒体报道后迎来了巨大的改变。在舆论的关注下,他被政府招安,拿起来梦寐以求的“铁饭碗”。随后更是因为人生知音,另一位北大猪肉佬陈生,拿起屠刀,进入猪肉江湖,并把猪肉做成一门事业。
陆步轩的一生,看似被命运推着走,其实在每一个选择的瞬间,都将命运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撰写《北大屠夫》、创办屠夫学校,通过行动把质疑粉碎。如今在人生的下半程,他坦言要继续写好猪肉这篇大文章,并且在抖音直播带货领域不断尝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其躺平非彼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