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信使 No.3|常玉珍学姐来信“世上没有解忧良方,唯有脚踏实地实践出真知。”

2022-07-19 22:05 作者:梦工坊青年  | 我要投稿


进入大学校园后,不少同学发现学习生活与高中时期天差地别:相对自由的上课时间、丰富多彩的兴趣社团与学生组织,还有各式各样、或单人或多人的比赛。


于是,有些小伙伴在眼花缭乱的活动里,缩减着每天可支配的时间——不仅是参加校内外活动或者完成相应任务那么简单,还要兼顾日常学习、社交关系。而这样忙碌的节奏,有时候甚至以牺牲睡眠时间为代价,但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管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在这么多任务和活动里,同学们又该如何选择?


时光倒流,身份互换。见字如唔,展信舒颜。

这封信,由我为你书写。


嘉宾介绍


常玉珍

  • 第十三届传媒梦工坊学员,所属小组荣获梦工坊青年暨第12、13届传媒梦工坊创新创意大赛第三名。传媒梦工坊重庆区总负责人、梦工坊新媒体美编组负责人;


  • 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级外交学专业本科生,多门专业课成绩90+,三次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奖,一次荣获校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奖;


  •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首任主席、2020-2021学年广播台台长。分别于2020年及2021年荣获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年度人物奖和年度贡献奖。在任期间组织拍摄校庆献礼MV《一程山路》,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视频组优秀奖;


  • 第七届重庆青年电影展统筹运营部、国际事务部部长;


  • 北京环亚青年交流发展基金会SHERO LEAGUE X Group Chair;


  • 海国图智研究院实习生;


  • 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实习生;


  • 2021年夏季第二期联合国青年领袖精英班(2021 Summer E-GYLA 2nd)杰出贡献奖(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 第七届西北地区模拟外交谈判大赛校际赛第二名;


  • 曾参加以色列海法大学国际学院开设的阿拉伯-以色列关系暑期课程、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暑期学校、重庆大学第五届“嘉陵之子”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等多场学习培训活动。


常玉珍所在小组开幕式合照



如何平衡时间?

亲爱的常玉珍学姐:


         您好,展信安!


       我是一名已经在大学“卷”了两年的同学。


      犹记得刚入校园不久,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着青涩的无畏,我努力用各类活动和图书馆学习填满课余时间。然而青葱岁月一闪而过,发现这样的忙碌不只是带来了充实,也造成了极大的神经疲惫。


      为了保研、为了奖学金,我不分周期长短、不分评价好坏,拿大量的学生会任务和课外活动塞进日常生活,只为那绩点排行榜的前列和有限的奖学金名额里有自己的名字。


       两年过后,简历已经满满当当。


      然而由于太忙,我和室友们渐行渐远,话不投机半句多;由于熬夜,脸上爆出来的痘和偶尔发虚的身体也在提醒着:“你该停停了”。


      我想,也许是自己的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出了问题。


      有时候也很羡慕那些大学时间发展业务爱好的同学,因为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为热爱投注心血,而我总是因为各种事情的突袭打扰到本来的节奏。


      所以这封信主要想问问学姐,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平衡自己的实践、学业和兴趣、社交?你会如何在忙碌后解压?又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做好时间分配呢?


      感谢耐心观看,期待您的回信!


梦工坊青年

2022年7月18日



     行动与实践出真知


亲爱的学弟/学妹:


      你好呀,见信展颜。


      很荣幸以毕业生的身份在7月收到你的来信,并通过文字感受你的困惑。和你一样,两年前,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我也奋力苦游在由绩点、竞赛和各类活动组成的汪洋中,并时常感到筋疲力尽。


      此篇回信可能不是一剂“速效药”,但期待相同经历后的感受分享能使正在经历挣扎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我的大一,也很迷茫。早在入学前,我便听说,“上大学一定要获得高绩点、一定要参加社团活动、一定要参加全国比赛等”,无数个一定要做的事情,使我对大学充满期待,又初感压力。进入大学后,本着“不能落后”的原则,我总会坐在教室第一排的位置,努力跟上老师的节奏;积极参加各类社团面试,最终收到了三份录取通知;抓住手边一切可以参加课余活动的机会,生怕因不够重视而错失机会。就这样,我变成了朋友口中的“忙人”,变成了和室友们同居一室却鲜少见面的“陌生人”。在保持高绩点的同时,兼顾社团和其他实践活动,仿佛变成了对优秀大学生的唯一衡量标准。如若不能良好地协调多线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便可能会被评判为“不够努力,不够优秀”。


      于是,我开始用行动迎合标准:24小时手机开机,随时查看微信消息,按轻重缓急完成一项又一项待办事项。


      后来,在疫情暴发、必须要居家隔离时,我的想法再次发生转变。某天中午,已经对着房间内电脑敲打了一上午的我向正在厨房忙活的妈妈大喊:“妈,你们先吃吧,不用等我。”片刻后,妈妈回复道:“怎么回家了还这么忙,都没有时间陪妈妈吃顿饭吗?”像是被击中了灵魂一般,正在敲击键盘的手自动放平,像是一台24小时运转的机器突然被切断了电源。当晚,我开始认真思考,牺牲和朋友相会、父母相聚的忙碌真的是我喜欢的吗?我到底在追求什么?那个曾经眼里有光,内心坚定的女孩去哪了?


      不再全都要,是我做出的第一个改变。我不再追求去做一个“完人”,不再以成为所谓“优秀的人”为唯一目标,也不再做一朵时常会被海里的风浪卷得晕头转向的小浪花。


      允许自己休息,是第二个小改变。我开始打开通讯录,试着联系许久未见的朋友,用整个下午或整个晚上的时间和朋友们“闲坐”。“休息就会落后”的感觉在朋友们的笑容中消散。


      明确目标,不再盲目是第三个改变。不同于“时间像海绵,挤挤就有了”的说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更容易解释脸上突然出现的痘痘和每一次熬夜后的心慌。以专业和兴趣为尺,我开始有意识地选择活动,而不是被各类活动推着走。慢慢地,我也在参加专业相关的活动和符合兴趣的社团、实践活动中,找到了充实生活的快乐,结交到了志同道合、终生相伴的好友。回想过去的求学时光,我很庆幸自己在大二时会有“改变现状”的想法。它使我脱离高速运转的焦虑节奏,使我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朋友亲人们的感受。大学是人生中一段不可多得的时光,它给了我们选择的余地。可以选择关闭手机,获得沉浸式的图书馆体验;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在操场慢走,感受明月清风的陪伴;亦可以去听一场产生共鸣的LiveHouse,将身心交给摇摆的节奏。


      最后,无论如何,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精神都是最重要的存在。世上没有解忧良方,唯有脚踏实地的实践出真知。期待学弟/学妹早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瞄准目标,勇往直前。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快乐呀~


      顺颂时祺。

 

常玉珍

2022年7月19日


常玉珍参加毕业系列活动时拍摄花絮


时间管理解释+时间控制方法介绍


在这里,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时间管理的小妙招~希望帮助到和来信同学一样在时间管理方面有困惑的小伙伴们~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


以下是时间管理方法的推荐: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进行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然后再开始下一个番茄。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2. 列举To Do List:通过列举要做的事情来完成任务,每完成一件事情,就划掉一件事情。

  3. 待办事项分类法:把要做的事情分成不同的类别,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来划分。



玉珍学姐寄语


在明月与清风的陪伴下,在天空与大海的见证下,勇往直前吧。



时间管理有利于我们做事效率的提升,更好地帮助自己去管理时间。只要行动起来,迷茫与困惑终将慢慢消散。



-THE END-

文案 | 刘圆源 周伊雯

排版/封面设计 | 李昕桐

运营 | 周芯竹

审核 | 蔡睿 常玉珍 





信使 No.3|常玉珍学姐来信“世上没有解忧良方,唯有脚踏实地实践出真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