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的堡温馨提示,不要忽视堡贝的这些成长能力(上)
时光荏苒,暑假来了,一年的学习生活迎来了新的节点。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父母都会在这时对孩子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尽管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家长们开始意识到超龄的知识学习和考核是不正确的评估方式,但对于急于了解孩子们成长现状的爸爸妈妈们来说,还是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估标准。今天吉的堡的老师就和大家来聊一聊如何对孩子们进行评估。
低龄幼儿的学习是在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的,因此评估的方法,也是与学龄阶段的儿童渐渐地采用笔试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对幼儿园孩子的评估比起一两次的考核,其实更着重在平日生活学习的观察中。
那么观察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呢?其实答案都在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这是每一位老师开展教学的纲领文件,也是评估孩子是否达到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作为家长,我们也许不用事无巨细地对照每一条标准进行评估,但可以提醒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哪些是不可忽视的关注点。
老师这就来给大家解析一下在幼儿园中是如何根据《指南》来对堡贝们进行评估的。
想必家长们都听过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那么是哪五大领域,每个领域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健康
家长们理解中的健康,会更多地看重生理指标,如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稍微扩展一下,可能会把心理健康考虑进去。其实,在这个领域中,不仅包含了生理的硬指标,还包含了与这些指标相关的发展状况以及帮助健康发展的能力习惯等,需要观察孩子身体的姿态,情绪的状态,大小肌肉动作的发展,以及生活的习惯和能力。也就是说,对幼儿发展非常重要的运动和生活自理能力也包含在健康领域中。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在日常的教学和评估中,走、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摸高等活动都贯穿在体育游戏中,到了中大班,除此之外,拍球和跳绳也是检验孩子身体协调性发展的重要方法。而手部的小肌肉发展也是健康发育不可忽视的,撕纸、用剪刀等常常是观察幼儿手部力量和灵活性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孩子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应该学会的生活自理技能。从托班的吃饭穿鞋到大班的用筷子、擦屁股、系鞋带、理书包,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堡贝们应该都已经掌握了自我服务的各项基本能力。如果爸爸妈妈们发现孩子在家还需要成人无微不至的照顾,那么就需要观察一下,是孩子的能力不够还是依懒性过强,又或是成人太不放心呢?
二、语言
正如众所周知的理解,语言包含了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发展顺序是根据年龄逐渐发展起来的。
托班时幼儿园更注重听,能否倾听,能否听懂,听懂了是否能做,然后才逐步发展到表达。
从托小班时的念儿歌、说短句,到中大班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他人沟通交往,讲述完整的故事,这个过程看似顺理成章,却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同时,《指南》还将良好的语言习惯作为发展目标之一,所以环境和引导是帮助孩子表达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阅读是不分年龄的,在宝宝拿着布书啃咬,撕书的时候开始,他们已经开始建立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的兴趣了,因此大量的绘本阅读是今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而比起幼儿园,家庭环境中的阅读起到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
正如上次关于幼小衔接的主题中所提到的,幼儿园阶段书写的不是字本身,而是对符号的理解和兴趣。观察孩子在书写过程中的姿势、态度、手部肌肉的使用等,才是评估孩子书写能力的方向。
在此,吉的堡和大家讨论了五大领域中的健康和语言领域的评估内容,下次我们再来重点讨论另外三大领域:社会、科学、艺术。敬请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