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这里很通透
势垒就是大坝
03
03-PN与二极管的特性 P3 - 05:27
反向击穿:雪崩齐纳
雪崩:需要比较宽的PN结进行加速,温度越高晶格振动越剧烈,碰撞的可能性越大,加速的行程越短,就需要更大的加速度以达到能将价电子撞出来的速度→温度越高,击穿电压越高。
齐纳:温度越高价电子的共价键越容易破坏,温度越高,击穿电压越低。
04
04-二极管的直流等效电路 P4 - 38:41
限幅电路
整流电路
05
05-二极管的微变等效和稳压二极管 P5 - 16:09
05-二极管的微变等效和稳压二极管 P5 - 24:27
为什么利用反向特性进行稳压
05-二极管的微变等效和稳压二极管 P5 - 42:56
06
06-双极晶体管的结构与放大原理 P6 - 45:26
07
08-MOS管的工作原理 P8 - 30:57
右边沟道边界电压差为UGS-UDS
07-BJT特性曲线共射 P7 - 20:27
U CE很小,甚至小于U BE 此时集电结正偏,对于输出回路Vcc-E-C 两个PN结相当于两个导体
07-BJT特性曲线共射 P7 - 24:01
当U CE 缩得不能再缩,ic上涨的能力就饱和了,此时集电结得收集能力不足
08-MOS管的工作原理 P8 - 38:32
08-MOS管的工作原理 P8 - 40:28
09
09-结型场效应管和特性 P9 - 12:23
10
本节课采用晶体三极管进行放大,请注意放大的原理是过河角马与被吃角马的比例是恒定的(交流直流都有放大关系β)
10-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 P10 - 22:19
从设计者角度出发得到放大电路的过程
10-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 P10 - 28:26
10-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 P10 - 36:46
10-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 P10 - 41:35
叠加定理,使得b点点位变成交直流叠加→直接耦合
11
11-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P11 - 24:20
12
12-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P12 - 19:35
12-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P12 - 35:55
12-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P12 - 44:11
12-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P12 - 51:17
独立源置零,ib=0,受控源为零,Ro=Rc
13等效电路数学推导
几个符号
UBE为什么受UCE影响,教材P32
输入端忽略UCE的影响
对上翘的忽略
吃饱了撑的or反映物理意义
14
1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P14 - 06:39
直流通路中静态工作点
1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P14 - 16:31
概念性错误
1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P14 - 19:41
1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P14 - 21:23
分析各个参数的影响逻辑
1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P14 - 29:22
性能指标Ri Ro在Aus中的体现
14-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P14 - 38:01
Ro大→稳定电流源
Ro小→稳定电压源
按需选择,没有完美普适
15
15-Q点稳定的放大电路和基本共集... P15 - 11:29
15-Q点稳定的放大电路和基本共集... P15 - 17:30
戴维南等效处理BE端口的输入,简化直接采用电位分析法进行的静态分析
15-Q点稳定的放大电路和基本共集... P15 - 23:57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交流通路中的RE的消灭
15-Q点稳定的放大电路和基本共集... P15 - 32:11
15-Q点稳定的放大电路和基本共集... P15 - 36:4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电压没放大,但是功率放大
相对于共射,Ri更大Ro更小
16
16-基本共基放大电路与场效应管... P16 - 07:48
输入信号不会从集电极输入→输入信号必须引起UBE变化
16-基本共基放大电路与场效应管... P16 - 17:05
关于NPN与PNP的电路,直流通路不同但是交流通路一样
16-基本共基放大电路与场效应管... P16 - 19:15
16-基本共基放大电路与场效应管... P16 - 22:38
第五章→通频带很宽
16-基本共基放大电路与场效应管... P16 - 24:53
整个黑箱,注意RL的引入与否
16-基本共基放大电路与场效应管... P16 - 41:28
场效应管构成放大电路的思路与三极管对
16-基本共基放大电路与场效应管... P16 - 45:18
注意保护N沟道,不让它到正区
rbe←→gm
17
17-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与场... P17 - 10:40
17-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与场... P17 - 13:55
等效为NPN PNP两种,但实际担当高功率负载的都是NPN
判断方法:前边是什么等效为什么类型管子。
17-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与场... P17 - 28:49
17-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与场... P17 - 31:23
工作在恒流区,即UDS够大,iD与UGS一一对应
17-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与场... P17 - 37:14
17-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与场... P17 - 44:00
ⅠN沟道天生存在,输入不需要直流偏置
ⅡRS用于确保UGSQ<0,产生自给偏置
18
18-多级放大电路的构成与动态分析 P18 - 08:40
通俗:各级怎么连的
18-多级放大电路的构成与动态分析 P18 - 12:57
18-多级放大电路的构成与动态分析 P18 - 14:55
必将奔向饱和而不是管子烧掉
发射极电阻使得放大倍数变小
不必提高Vcc
18-多级放大电路的构成与动态分析 P18 - 39:06
放大倍数与负载RL有关系,故而在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18-多级放大电路的构成与动态分析 P18 - 42:50
逐级求取Ro Ri
18-多级放大电路的构成与动态分析 P18 - 44:00
多级与负载与戴维南,以及不能割裂事物联系
19
19-差分放大电路的构成 P19 - 23:05
19-差分放大电路的构成 P19 - 17:57
波浪越小越不容易出现失真
19-差分放大电路的构成 P19 - 28:52
19-差分放大电路的构成 P19 - 30:24
直流通路中Re的作用加倍,交流通路中Re等效为零
19-差分放大电路的构成 P19 - 32:15
而是正向流在减小
19-差分放大电路的构成 P19 - 36:41
两边的温漂可以视为一对共模信号
各种干扰都可以等效为共模信号,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强烈意志
19-差分放大电路的构成 P19 - 40:17
Re对共模信号的等效双倍抑制起绝大比例的作用,以至于通过相减实现同漂的抑制并不那么重要了→同时对管子性能的对称性要求也就没这么高了
核心:共模进来Re两倍,差模进来Re消失
20
20-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 P20 - 03:48
输入为差模信号,交流通路中的Re消失
20-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 P20 - 06:58
差模信号→ib1=-ib2,等效于黄箭头
20-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 P20 - 23:34
因为iB受UBE控制,两边UBE一样
20-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 P20 - 25:31
20-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 P20 - 38:30
20-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 P20 - 44:50
相比之下,VEE不需要太大就可以提供稳定电流
21
21-直接耦合的互补输出级 P21 - 19:20
角度对应时间,导通180度,一半时间正向电压
21-直接耦合的互补输出级 P21 - 32:60
我们用电路实现一个电压源(输出为Ube)的功能
①利用二极管的压降
②利用三极管构成倍压电路
21-直接耦合的互补输出级 P21 - 38:32
这样的话,在交流通路中,电源直接置零→捏成一个点b
21-直接耦合的互补输出级 P21 - 39:51
21-直接耦合的互补输出级 P21 - 43:26
橙色部分只用于直流偏置,交流通路中黄点视为一个点
22同21
23
2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与放大... P23 - 16:12
频率与性能
高通低通电路的放大倍数
2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与放大... P23 - 36:35
2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与放大... P23 - 41:13
双对数坐标系(xy都是对数坐标)→波特图/伯德图
24
24-波特图与晶体管的混合Π模型 P24 - 02:38
电路中的R:电容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24-波特图与晶体管的混合Π模型 P24 - 12:00
24-波特图与晶体管的混合Π模型 P24 - 21:37
24-波特图与晶体管的混合Π模型 P24 - 29:41
混合Π VS H参数
物理模型 外特性数学模型
各频段通吃 适用于中低频
CΠ,Cμ是真实存在的物理量,Cμ’是等效出来的,有应用条件
24-波特图与晶体管的混合Π模型 P24 - 32:39
利用H参数和混合Π的重合部分求取混合Π的参数
24-波特图与晶体管的混合Π模型 P24 - 35:46
24-波特图与晶体管的混合Π模型 P24 - 41:45
K一点 是放大倍数的概念 → Cμ' 是等效的,不是物理的,它和放大倍数K一点有关
25
25-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响... P25 - 06:28
CΠ 的求取,利用 fT 对应的 CΠ '
25-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响... P25 - 08:29
输入特性曲线(iB,uBE)受uCE影响,uCE大于1时曲线基本不变;从物理结构来讲,uCE不变,集电极收集能力不变,参见此处
uCE不变,在交流通路中, CE两点短路
K一点=Uce一点/Ub'e一点=0
25-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响... P25 - 09:17
因为Ic, Ib不在同相位
25-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响... P25 - 20:45
25-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响... P25 - 27:05
25-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响... P25 - 29:23
首先抓中频,中频段是基准
25-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响... P25 - 35:39
共同的参数可以消掉
25-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响... P25 - 36:45
整个电路的戴维南,与高低通电路
老师这里简述了戴维南过程
26
26-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6 - 13:45
各个参数的获得
26-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6 - 14:45
CΠ'
26-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6 - 20:27
之前是借助fT来求C派,因为此时我们知道fT的意义就是β一点为1时的f,且此时K为零。
26-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6 - 21:26
高频混合Π模型中的CΠ' 和 K一点 相关,K一点是变化的;
实际计算中用中频的 K一点 近似代替高频的 K一点 ,即 |K一点|
26-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6 - 22:35
总结:
中频段求出一个K,高频段的fT求出一个CΠ来 →高频段等效中的CΠ'
26-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6 - 24:27
fL与fH:1/(2ΠRC)
①C就是低频中的耦合电容和高频中的CΠ'
②R用戴维南等效
27
27-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7 - 08:23
注意放大倍数的这种写法,便于理解通用高低通电路的放大倍数写法
27-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7 - 09:49
多级放大电路截止频率的公式推导
------------------------------------------------------------------------------------------------------------------------
27-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7 - 18:23
优点
27-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7 - 32:23
开环与线性区
开环,拿过来就饱和,运放有什么用→用闭环
27-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7 - 37:07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①直接耦合
②差放→共射→互补输出级
如何用共射实现超大放大倍数:
用电流源
特点:小电压源+大电阻
作用:直流静态电源(取代Vcc)+负载(取代Re Rc)
27-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 P27 - 41:38
镜像电流源,uBE相同→IB0=IB1等等
28
28-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2) P28 - 10:14
β>>2的意义:β的变化也对整体影响不大
28-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2) P28 - 14:12
解决镜像电流源的缺陷
28-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2) P28 - 18:38
输入特性曲线决定了即使IB0和IB1有差距,uBE0仍然近似等于uBE1
比例电流源的联系建立:
28-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2) P28 - 25:30
微电流源联系的建立
28-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2) P28 - 30:49
加入放大电路
28-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2) P28 - 40:54
威尔逊电流源的优点:
①解决β问题②提高温度稳定性
28-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2) P28 - 45:37
多集电极,谁的网大谁集得多
29
29-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3)与... P29 - 14:32
有源差分的双入单出
29-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3)与... P29 - 16:23
差分配合镜像电流源,使得输出加倍
29-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3)与... P29 - 17:53
有源负载差分放大电路和双端输出有异曲同工之妙
29-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3)与... P29 - 30:42
29-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3)与... P29 - 32:36
加入深度负反馈的优势
29-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3)与... P29 - 35:01
正反馈的用处
29-集成运放的电流源电路(3)与... P29 - 40:37
反馈的概念,仅仅和输出量相关
30
反馈类型的判断
存在性 正负 交直流
1.结构上,存在一个通路。
2.关系上,存在一个影响净输入量的反馈量,其仅和输出量相关。通过叠加定理判断
30-反馈的判断方法(1) P30 - 09:38
30-反馈的判断方法(1) P30 - 15:44
负增量不等于减量
30-反馈的判断方法(1) P30 - 21:04
Vcc是个固定的参考点,和置零一样
30-反馈的判断方法(1) P30 - 24:56
判别流程
插叙
30-反馈的判断方法(1) P30 - 32:00
虚短→工作在线性工作区(UP-uN约为+±14μv)
30-反馈的判断方法(1) P30 - 40:52
30-反馈的判断方法(1) P30 - 44:06
叠加定理把输入uI置零→找接地点(正常的地以及信号源置零得到的地)快速判断
30-反馈的判断方法(1) P30 - 46:02
两个角度看待输入为理想电压源
31
31-反馈的判断方法(2) P31 - 01:11
B E都是端子
31-反馈的判断方法(2) P31 - 05:32
31-反馈的判断方法(2) P31 - 09:19
交流负反馈组态的判别:
1.从输出端:电压,电流负反馈,什么反馈就稳定谁
含义:反馈信号取自于输出电压/电压
方法:uo置零,判断 反馈是否还存在
31-反馈的判断方法(2) P31 - 14:40
电流源而不是电压源,参考
31-反馈的判断方法(2) P31 - 12:44
2.串并联反馈
含义: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叠加方式(注意二者必定是相同量纲,即电压和电压叠加或者电流和电流叠加)→电压信号串联叠加,电流信号并联叠加
31-反馈的判断方法(2) P31 - 21:49
相同端子→并联负反馈→输入信号为电流源
相异端子→串联负反馈→输入信号为电压源
31-反馈的判断方法(2) P31 - 28:27
31-反馈的判断方法(2) P31 - 32:55
32
3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 P32 - 10:25
3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 P32 - 14:44
A很大 使得Af=1/F,去掉了A
A的特点:不稳定(温度,功率等等都影响)
1/F:一般由电阻构成,比较稳定
↓
3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 P32 - 19:04
砍掉A以后,放大倍数由外电路决定
3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 P32 - 19:57
深度负反馈实质:忽略净输入量,非常非常小,接近零→虚短
3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 P32 - 24:39
正反馈的出现
3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 P32 - 28:33
四种组态的方框图,以及闭环放大倍数
33↓前提都是深度负反馈(反馈深度1+AF>>1)
参考其他教学视频
33-深度负反馈的实质与放大倍数... P33 - 04:56
F的计算:注意 虚短、虚断 的使用
33-深度负反馈的实质与放大倍数... P33 - 18:42
从公式看电压负反馈输出是电压源
33-深度负反馈的实质与放大倍数... P33 - 31:57
分流怎么算
33-深度负反馈的实质与放大倍数... P33 - 36:38
瞬时电流方向判断
也可以通过uBE判断,PN结导通方向两端电压增大,沿PN结导通方向电流变大
33-深度负反馈的实质与放大倍数... P33 - 42:43
Io单独作用,前端相当于接地
→跳王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p4y1y7wR/?p=26&vd_source=52f7e740a0fe19cb2e38bda7fe671a4d&t=38m23s
34
定性: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用途反推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Ro Ri 通频带展宽 减小非线性)
定量:系数: 1+A一点F一点
3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P34 - 10:49
稳定放大倍数
3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P34 - 21:12
3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P34 - 35:35
运用增益带宽积的概念
3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P34 - 38:44
只能纠正放大电路本身带来的非线性失真
35
3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P35 - 09:02
构建电压串联型
①反馈点取自输出电压
②相异端子
级间:反推或者枚举
3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P35 - 16:50
某一频率下可能使得出现如下情形:
即使Xi=0,Xi'仍存在,将会产生正反馈;
但是只有AF>1时,会产生自激振荡
3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P35 - 26:34
|AF|=1 VS |AF|>1
总判断依据:
判断原则:
第一,-180°是否达到
第二,AF大于1
3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P35 - 35:47
单级放大电路× 不满足一和二
两级放大电路× 不满足二
三级放大电路√
3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P35 - 39:54
级数越多越危险
3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P35 - 42:16
裕度
3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P35 - 43:13
上线截止频率前移,使得|AF|小于1,不再满足条件二
36 基本运算电路 深度负反馈
虚短 虚断 叠加定理
36-基本运算电路(1) P36 - 09:19
36-基本运算电路(1) P36 - 13:10
思路一:利用uN=uP列等式
思路二:
36-基本运算电路(1) P36 - 22:53
用虚短 将两组比例关系联系在一起,进而得到Ui 和Uo的比例关系
R Rf是决定比例关系的关键性元件
36-基本运算电路(1) P36 - 26:60
区分运算电路的Ri和电压并联负反馈的Ri
36-基本运算电路(1) P36 - 29:03
期待于提高输入阻抗,又要放大倍数,还不希望使用大电阻(大电阻抗干扰能力差)
36-基本运算电路(1) P36 - 32:23
设计概念:不同于反向比例放大,T型中间的桥梁并非1:1
计算思路:
36-基本运算电路(1) P36 - 33:58
①利用uN=uP列等式
②利用电流的比例桥梁或者一步步反推
小规律:
同向比例:同向端进
反向比例:反相端进
36-基本运算电路(1) P36 - 44:22
同相→串联负反馈+虚短→需要对共模高抑制
反相无需
37
37-基本运算电路(2) P37 - 01:27
同向放大电路为什么有R'
平衡同向端与反向端
37-基本运算电路(2) P37 - 08:38
求和电路的构成:求和的桥梁→KCL
37-基本运算电路(2) P37 - 20:56
微积分的实现:微积分关系的桥梁→电容
指数对数的实现:对数指数关系的桥梁→PN结(二极管、三极管等)
37-基本运算电路(2) P37 - 37:18
iC=βiB
38
38-运算电路设计思路与模拟乘法... P38 - 01:56
38-运算电路设计思路与模拟乘法... P38 - 19:60
功能 理想模拟乘法器 约束
38-运算电路设计思路与模拟乘法... P38 - 27:54
模拟乘法器的应用
N次方:exp(10lnA)=A^10
39
39-开发电路与仪表用放大器 P39 - 07:09
开方电路锁定饱和➡️闭锁
39-开发电路与仪表用放大器 P39 - 10:27
注意K的正负与Uo的匹配
39-开发电路与仪表用放大器 P39 - 11:27
有源滤波器=滤波+运放放大电路
39-开发电路与仪表用放大器 P39 - 13:00
仪表用放大器做信号预处理
特点
39-开发电路与仪表用放大器 P39 - 22:05
双端高输入电阻的差分比例放大电路(单跟随器 )
39-开发电路与仪表用放大器 P39 - 26:49
差模提高,共模抑制提高
做实验去,我希望你们去玩去了,但是你们去机械地插拔去了。
39-开发电路与仪表用放大器 P39 - 43:53
由于虚断,致使箭头位置能准确拿到分压但是对分压几乎完全没有影响。
40 对正反馈或者开环的应用
要求:学会用相位条件判断是否能起振
40-R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0 - 10:02
自激振荡点火说。
40-R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0 - 17:33
产生波形的幅度到达一定程度后AF=1,否则饱和
40-R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0 - 22:18
40-R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0 - 25:56
40学会用相位条件判断是否能起振
41-L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1 - 18:12
通俗记法
41-L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1 - 21:41
瞬时极性法
41-L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1 - 24:19
减少漏磁的影响,但是容易有高次谐波
41-L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1 - 31:11
保证正反馈
41-L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1 - 37:50
晶振的电感类比
41-L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1 - 40:30
根据电感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突变的原理:电感两端电压发生变化了,但电流变化缓慢,就体现电感中的电流滞后电感两端电压变化。
根据电容器两极板间中的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电容两端电流发生快速变化了,但电容两端电压变化缓慢,就体现电容中的电流超前电容两端电压变化。
41-LC正弦波震荡电路 P41 - 45:01
注意复习容性感性
42
42-电压比较器(1) P42 - 09:44
Ui的变化引起同相端和反相端的电位的关系的变化。
42-电压比较器(1) P42 - 17:42
像磁滞回线——————滞回比较器
42-电压比较器(1) P42 - 23:22
二极管稳压➕限流电阻
42-电压比较器(1) P42 - 25:18
输出端➕稳压管
42-电压比较器(1) P42 - 28:49
对RL要求减少,不需要达到一定的值使得稳压管能够击穿。
42-电压比较器(1) P42 - 33:23
改变UT
42-电压比较器(1) P42 - 42:54
42-电压比较器(1) P42 - 44:15
Uo的电平高低影响UT➡️Uref受Uo影响
43
43-电压比较器(2) P43 - 09:27
滞回比较器能容忍说➡️方便消除干扰
43-电压比较器(2) P43 - 10:38
Up下降加速下降,Uo降得更快,斜率更大,下降时间变小
43-电压比较器(2) P43 - 13:04
改变参考电压换个波动中心。
43-电压比较器(2) P43 - 25:04
正Uz使得Ui逐渐上升,负Uz使Ui逐渐下降
43-电压比较器(2) P43 - 27:13
只有滞回比较可以实现
43-电压比较器(2) P43 - 33:58
三要素法求时间。
43-电压比较器(2) P43 - 41:36
三角波发生电路。
44
复习方波发生电路的推导
44-锯齿波发生电路与波形转换电路 P44 - 04:39
滞回窗给予电容充放电的空间
44-锯齿波发生电路与波形转换电路 P44 - 20:45
电容的概念本质
44-锯齿波发生电路与波形转换电路 P44 - 28:58
44-锯齿波发生电路与波形转换电路 P44 - 34:25
锯齿波咋调。
45
Ro的作用是是至关重要的
小信号不能直接用二极管整流
利用有源器件运放克服二极管死区
Rf和R一比一,电压正好一比一反相
全波整流的思路要学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