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当“后浪” b站还差了什么

2020-05-14 20:30 作者:心随梦转  | 我要投稿

前几天,b站的现象级作品“后浪“火了,有不少人说,这引起了自己的共鸣,当然,更多的人认为后浪属实太”浪“。有up计算了成为一名”后浪“的经济成本,发现至少要21万元才能成为一名最低配的“后浪”。

诚然,短时间改变经济收入不太可能了>︿<

然而假如我们先放过经济这个硬骨头,拿“后浪”宣传的“后浪精神”去对比现在的b站,结果如何呢?我发现,还是有太多可以改进的空间。

我不是知名up,没能力从宏观层面分析b站的环节,所以只是谈谈个人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b站跟风现象越发明显,观点类视频附和居多

跟风现象,应该是从六小龄童“开花”事件开始的。可能有人会反驳,之前也有鬼畜明星,像是游泳教练,傅园慧等等。但仔细看看他们都和六小龄童不一样。前面许多鬼畜明星,我们只是玩梗,并没有评人品。六小龄童是为数不多被黑了几个月的人

六小龄童处在了一个前有吴亦凡,后有cxk的时代,他的作品在去年18年底到19年初肆虐b站几个月,但是他让b站的人——尤其是up主们,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

①能被黑的人不一定真的很黑——至少大家都知道开花相比开洞,不是什么原则问题。

②只要一个流行形势出现,不用思考,直接随波逐流,一定能拿到激励金。

当六小龄童被黑的时候,最好别歌颂他的作品,不然总有人说你洗白。当乔碧落被黑的时候,也不管诈骗罪在法律中究竟如何定义,二话不说先扣一个帽子

请问可以发个视频,控诉这些人诬陷罪吗?

这个思路一直延续到后来cxk事件,乔碧萝事件,人们不再关注事件本身的细节,逐渐把社会事件当作一个个梗,观众从中反思越来越少,up主观点创新越来越少。

也许会有人反驳:b站有不计其数有新奇观点的up,它们都在创新。

下面我会举两个例子,孙杨事件,nba事件

3月初,孙杨听证会公布在b站,引来广大网友反思(甚至嘲讽)。

在此之前,不论法律界的“专业up”,还是平常善于吐槽社会实事的up,几乎都统一口径的支持孙杨

3月后,随着最高法的定调和视频的流传,支持孙杨的人越来越少了,随之而来了越来越多的鬼畜作品,调侃作品

然而事实上,早在去年,孙杨的听证会视频就可以在网上找到,那么这些关注孙杨事件,并打算制作视频的up主,是否看了这个重要的资料呢?

nba事件,作为一个十分严肃的事件,相关内容则更加惹人反思,当nba相关人员发表不当言论后,腾讯停播了nba,顿时,网络上呈现全民支持停播的态势。

几天后,腾讯复播了NBA,又有up主发表各类“理性讨论”的声音。

相关视频,请注意时间线。仅作为事件讨论,与具体视频up无关

现在想想真是戏剧性呢!

如果真的认为NBA罪不可赦,为何不始终支持禁播?若是真的想看,为何不一开始就反驳禁播?

我们究竟是通过我们的知识和思想制作视频,还是在帮腾讯做视频?或者我们都只是一只复读机?(@_@;)

从始至终,参与者只有nba方,腾讯方。广大up主们似乎只是“复读机”。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后浪中有这样一句话

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睛有光,不用活着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那么,想要成为“后浪”,请从做自己喜欢的视频开始吧!

可能有人会说,外国人也跟风,“知乎”人也跟风

是的,但这并不代表b站up主也要跟风,因为b站一定要成为最好的那个,因为我们要成为后浪。


想当“后浪” b站还差了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