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全最细的CODM对比原作的细节勘误以及原型和相关内容介绍(NMW轻/通用机枪)
彳亍,诈尸了属于是。怎么说呢,就是最近没啥活了。这次鼓捣俩机枪。可能看样子内容是非常的少,但实际上我自己录完了发现内容还是挺多的,主要是有G36和PKM这俩都是重量级,这场子直接撑起来了。这一篇枪虽然只有两把但是反而比以往的还要更长。😇
事先声明:此次的对比仅针对两个游戏的武器动作和建模,不对其他方面做任何评价,也不存在踩一捧一,任何我发现的问题全部明确指出。虽然肯定有一些吹毛求疵的乘粪,但是也完全没必要上纲上线,说什么“手机和电脑比”“CODM够好了,没必要做细节”的我一律不待见嗷。✋👴
韩信带净化嗷,不做视频是因为低技术力和保留细节,以后看到这句,不要说话。👌🏿
这一次角色用的事水鬼幽灵嗷,玩台服的基本上都应该拿的这个罢应该。😄
CODM素材依旧在90FOV下录制。
前4篇:
CV14566939(霰弹枪)
CV14280249(狙击步枪/弩|M79)
CV14062613(射手步枪以及补发的剑鱼)
CV13786152(手枪)
彳亍,不多bb了。
腾讯天美嗷,你看你做内几个贵物,还有你,人不人鬼不鬼滴,就你还想糊弄我嗷。来CODM,别让我看到你(摆烂),看到你动作设计必须给你拽掉,必须打你脸。👊👴
首先得说一下CODM目前这个版本,枪口火焰还是一个非常环保的一个状态,正所谓“无烟火药”,不过大家应该也知道下个版本要更新出枪口烟尘的细节,所以就先期待一下吧,这次我也不会再提及有关于枪口火焰的问题。👌🏿
1.Holger 26(霍尔格26)
个人不喜欢这把枪,不仅是因为Holger 26作为一把T1,很多人拿这玩意当蹲b,还因为CODM里这枪细节做的确实稀烂。(我也不知道我是咋给这破玩意出的金)👎


空仓状态换弹鼓动作对比:

有些东西我在这趁早说了吧。这个快慢机没有用HK(Helkler&Koch,赫克勒-科赫,这是仨创始人中的其中两个,另外一个中途跑路了)常用的的红白小方块,而是用了字母的样式,现实中G36的某些型号也是用的这个款式的快慢机。👇


拍弹鼓确认卡住和拉拉机柄解除空挂复位动作对比:

COD16快手换弹动作展示:

那说到这里就得说一说美国佐治亚州BETA公司的C-MAG鞍形弹鼓了。这种弹鼓一开始是提供给HK13轻机枪,G36系列枪械(主要是MG36),AR,AUG系列使用5.56×45mm弹药枪械,后来还有MP5,Glock专用的一些9mmPara弹版本。作为弹鼓,是没有托弹板这个设计的,那理论上来说弹鼓主体里子弹打光停转后会有十多发子弹因无推动力停滞在输弹直道里,美国设计师是这么解决的:👇


然后话说回来,注意COD16这个弹鼓的细节:


好好好,差点跑题了,拉回来。
30发5.56mm弹匣非空仓换弹匣动作对比:

看看CODM战术换弹出现的问题:

空仓状态下换弹匣动作对比:
我就不对比上膛动作了,都一样的。

弹匣内弹药检查环节:

之前没有细说过Holger 26的枪匠,这次盘一盘。

其中XRK超轻枪管对应的现实原型是G36KA4突击步枪的枪管样式,枪口是一个类似四叉的消焰器。那个枪管现实原型的图我已经放在上面了。👆而8.98英寸弗基泰克喷火枪管对应的则是G36C枪管的长度(约228mm)。从外观上来看这两个枪管的导气活塞都短了非常多,理论上会对射速产生影响。

说实话这些枪托里,除了XRK轴心我都觉得很拉,改个托垫就能改变那么多性能,我不太能接受。现实中G36枪托可不少,哪怕把现实中基础型G36的枪托拿来都能占一个。包括我上面放的图里的枪托,那也能拿来用。但是游戏里就是没有(悲)😐



2.PKM
一个新的重量级寄吧。这枪刚出的时候就有闸总斜握把红点蹲卸货场恶心人了,不得不说这枪除了机动性太差还有动作做的太烂以外真没别的缺点。
(ps:图片有经过后期处理)
盲射和瞄准射击对比:

CODM里PKM的换弹我真的没法说啥,原作COD16里PKM的完整换弹时间是8.8秒,到了CODM里一顿加速抽帧嗯给缩短到7秒,这摇头晃脑的抽搐换弹我是真tm看不懂,感觉没啥必要。即使抽帧加速,这还是长达7秒,再多那1.8秒又能咋滴啊,嫌换弹时间长那带个200发不也彳亍吗?非得整个幺蛾子,啥玩意啊这都是😑
空仓状态换弹拉拉机柄动作对比:

补充说明:PKM的三个防尘弹盖

翻开机匣盖以及装入弹链动作对比:

合上机匣盖和再次拉拉机柄上膛动作对比:

COD16非空仓快手换弹动作展示:

然后照例还是讲一讲枪匠。👊
COD16中的PKM相比于现实原型,除了机匣盖上整合了一段导轨,把照门做成适配皮卡汀尼导轨的样式之外没有任何改动,这非常好。




补充说明:

另外多提一嘴,游戏里斜握把的原型就是泽宁特RK-2前握把加B-25U斜角底座的成品。👇



宁要不就平时给它折起来,装备脚架配件再给它放下来。✋😇

然后就是老是老生常谈的枪口配件,CODM的枪口配件还是那一堆寄吧,不展示。咱来看看COD16里搬来的玩意,顺带介绍点别的👇
(ps:这次还是借用某位hxd的账号截的图)

然后简单说一说PBS消音器:PBS消音器主要由外壳,高压排气室,消音板组件,密封垫组件,低压排气室构成。PBS消声器在结构分成前后腔,前腔的结构比较简单,就是一排排的隔板焊在钢柱上,在前腔内形成多个膨胀室,发射后,橡胶垫无法拦截的这部份气体就被各个膨胀室逐次降压来削弱压力,最后缓慢地排出。那个橡胶垫很有意思,崭新出厂是一整块,得子弹开眼。然后寿命耗尽再换。得益于矩形螺纹和棘齿锁定结构,更换还是挺方便的。想要发挥最好消音效果建议搭配重弹头减装药的亚音速弹。 PBS系列消音器目前主要型号有供AK47系列和AK74系列步枪使用的PBS-1,短5cm的PBS-Mini,供AKS-74U使用的PBS-4和PBS-5。
而COD16中的一体式消音器则就是参考了现实中的PBS-4消音器造型,这个前端斜切非常经典👇


那既然这么说的话,我觉得用一个AKS74U专用消音器套上还作为一体式消音器倒有点欠妥了。这里有一些我觉得很合适的人……emm,管选。


再扯回来,提到这个消音器所属的蓝图,zei货也是个重量级。👇

另外就是CODM就PKM装备瞄准镜都tm要砍准星。🥶
这个蓝图当然也是来自COD16,在COD16中名为“Boru”,作为传奇蓝图其自带5个配件:
战术消音器/抑制器(Tactical Suppressor)
25.9英寸重枪管(25.9" Heavy Barrel)
热成像混合瞄准镜(Thermal Hybrid)
弗基泰克潜行者(FORGE TAC Stalker)
斑点握把胶带(Stippled Grip Tape)

CODM里这个蓝图降级成了史诗蓝图。除了战术消音器变成了一体式消音器之外,热成像瞄准镜变成了四倍镜,原配100发弹链改成了150发弹链,斑点握把胶带变成了颗粒握把皮,弗基泰克潜行者枪托和25.9寸重枪管也变成了样子货。

————————————————————
科普环节:👇
HK MG36:
MG36和G36的区别只有重型枪管,和两脚架,C-MAG弹鼓只是一个外部配件。MG36实质上就是一款改装了重枪管和两脚架,作为火力支援的G36步枪。重枪管的优势主要是重,连续射击时晃动较小,比较方便精确打击远距离目标,另外就是不容易过热。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MG36的枪管和M4A1的重枪管一样,加重的只有导气箍后面的那一节,而导气箍又在护木里,所以当普通G36安装了脚架之后,从外观上来看和MG36那是一点区别也没有。MG36长998/758mm,枪管长480mm,这些和G36都完全一致,但是空枪重4.6kg,比G36重了1kg。

G36为减重下了非常多的功夫,仅有枪管,导气装置,枪机组件,复进簧,连接销,机匣导轨和一些击发机构内的小部件采用金属部件,机匣,枪托,护木,提把和扳机座都是特殊的高强度注射成形的聚酰胺材质(尼龙66),并有碳纤维微料增强。有高防腐蚀,耐磨,防化学品,隔热,重量轻,高强度和空间稳定性的优点。
冷锻枪管由抗腐蚀的铬钢制成,膛内镀铬,表面是哑光黑色氧化处理,通过枪管节套和机匣连接,不与护木等部件接触,典型的浮置枪管,有利于提高精度。
机匣完全由塑料注塑而成,内嵌有单独并不相连的钢件,枪机的运动导轨也是凸出的塑料条。不过塑料枪虽然耐久性很强但到底还是没有金属结实,据说G36坏过枪托。
最初G36护木中没有铝制隔热罩,护木很容易过热。后来新生产的步枪在护木里增设了铝制隔热罩,然而由于最初的设计就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受结构所限,隔热罩不能覆盖到护木的后部,因此手不能握得太靠后。不知道之前网传的G36变软是不是和这个有关。🤔
G36早期的聚合物护木固定不牢而且很薄,至容易被掰弯,所以后来KSK换装了KAC的铝合金护木,而最近的G36KA4原厂护木就直接上了铝合金。轻便最后到底还是向结实让路了。👐
G36的弹匣采用半透明聚合物制成,非常结实耐用,而且方便射手随时观察弹匣内剩余子弹数,弹匣两侧有螺柱,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将两个弹匣左右连接。G36一开始是不考虑使用北约的4179 STANAG弹匣的,但是后来还是推出了适配4179弹匣以及马盖普EMAG的弹匣井改装模块。所以有时见到使用4179弹匣的G36,那也是河里的。👌🏿
G36采用改良阿玛莱特AR-18的短行程导气活塞式操纵,回转式多突笋闭锁机头的系统,有一个很不错的设计就是它的导气箍前端有一个泄气孔,配合短行程活塞避免了过量导气和火药残渣的问题,G36的可靠性非常好。

为了减少易损坏的零件,G36取消了击针簧,正常击针前面都是有一个小弹簧给击针顶在后面,然后击锤撞击才会推动击针向前,但是G36直接把这个去掉了,所以也受到一些可靠性的争议。

G36的弹匣打空时,托弹板顶上来就会自动空仓挂机,但是也可手动操作,只要拉机柄拉到最后并把扳机护圈前面突出的挂机按钮向上顶即可手动空挂。当然自己也可以做一些改装,把挂机簧换个位置就不能空挂了,但是正常人一般不会这么做,CODM里的除外(笑)
HK公司在研制XM8(应对美军招标)时把挂机零件向下延伸并弯曲成L形以迎合美国人的操作习惯,后来HK公司在参与竞争挪威陆军新步枪的G36V/G36KV上也使用了这个改进的挂机零件。这么一看Holger 26属于是拉了,2019年以G36为蓝本定型的武器连这都没有(bushi

G36的弹匣卡榫是拨片式,在扳机护圈前下方,XM8项目中在此基础上将弹匣卡榫两侧后延到食指可触及的位置。快慢机是HK经典45度快慢机,左右都有,操作方便。
G36的人机功效很好,总体上是一个直枪托的设计,枪托轴线和枪管轴线持平,射击时力矩小,枪口上跳不明显。G36部件重量很轻,因为枪托镂空所以重心略靠前,指向性良好。
G36早期的3倍和红点瞄准镜组合装置因为视场小而被诟病,后来HK做了诸多改进,例如保留下方3倍镜,而上方提拔上铺导轨以及像G36C那样取消组合瞄准镜,仅保留导轨一体的提拔,在前后整合一组类似UMP冲锋枪的机瞄,或者只有一整条全长导轨整合的提拔。
HK(Hekler&Koch/黑坑)的起源:
即德国赫克勒·科赫枪械公司,目前世界上最nb'最有影响力的枪械公司之一。总部位于奥伯恩多夫。1945年身无分文的艾斯蒙德·赫克勒回到故乡奥伯恩多夫,即毛瑟兵工厂所在地。在此结识特奥多尔·科赫和亚历克斯·塞德尔。1949年12月28日注册了赫克勒·科赫责任有限公司。1950年他们以造缝纫机零件开始业务,1952年建起厂房,初具规模。1955年买下伯尔工厂。1956年西德政府为了重建武装力量开始向比利时,瑞士,西班牙购买步枪。HK公司参与改进西班牙CTEME步枪的弹药并于1957年试射成功,借此机会HK开始制造枪械,1958年5月,改进型的CTEME步枪被命名为G3,HK的传奇之路就此开始。HK的代表产品有G3,MP5枪族,G36枪族,UMP系列冲锋枪,USP,MK23,P7等手枪,MP7个人防卫武器等等。(我都不知道这段整理的资料让我复制用了多少遍了23333)
2.PKM
这是更是重量级,人类历史上最好的通用机枪没有之一。👊
PKM(Пулемета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ый/Pulemyot Kalashnikova Modernizirovanniy),卡拉卡拉什尼科夫老爷子除了AK系列的另外一个力作,是PK机枪的现代化改进型。根据毛子武器的命名传统,武器名是由武器类型首字母加设计师名字首字母组成,因此P/П就代指机枪,K/К就代指主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
这把PKM是卡拉什尼科夫团队,以及世界通用机枪真正的巅峰之作,比AK系列步枪来得更加优秀。
1950年代初,两位苏联设计师格里戈里·尼克金(Grigory Nikitin)和尤里·沙科洛夫(Yuri Sokolov)和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Mikhail Timofeyevich Kalashnikov)都在研制一款7.62mm口径的弹链供弹机枪以取代旧的捷格加廖夫RPD机枪(Ruchnoy Pulemyot Degtyaryova; РПД。由瓦西里·捷格加廖夫/Vasily Degtyaryov,谢尔盖·西蒙诺夫/Sergei Simonov和阿列克谢·苏达耶夫/Alexei Sudaye共同研制,使用7.62×39mm M43步枪弹)。
最终的两款武器都是采用导气式原理和回转式枪机,两者外形也非常相似。在1960年二者开始对比试验,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那种名为PK的机枪表现更为可靠,而且生产成本也比较低,因此,在1961年,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PK系列通用机枪被苏联红军采用。
8年后卡拉什尼科夫在推了现代化的减重型PKM。PKM很容易识别,相比于PK有纵向凹槽的枪管,它枪管更轻(2.35kg)且没有凹槽,枪托底板上有翻转式的支肩板,世界上最优秀的通用机枪由此诞生。👍
冷战时期PK系列机枪广泛分布到世界各地并在许多地区冲突中使用且被许多苏联以外如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中国(80式,于1979年仿制PKM,1983年通过生产定型),南斯拉夫(M84),波兰和前东德等国家生产并装备。全世界生产的PK/PKM系列机枪已经超过100万挺。
PK/PKM其它3种主要型号:👇
PK/PKM是采用两脚架的轻机枪基本型
PKS/PKMS(ПКМС):安装轻型三脚架作重机枪态。
PKT/PKMT(ПКМТ):坦克并列机枪版本,没有握把和枪托。主要装备T-72和T-80主战坦克,BMP步兵战车上。
PKB/PKMB(ПКМБ):安装在车辆武器支架上的PK/PKM。
除此之外还有PKMN(ПКМН)等,下面会提到。
更现代化的改进型:
PKP Pecheneg/6P41(ПКП,П:Печенег):上面有提到了。
6P41N-Pecheneg-NP:带有夜视仪导轨的PKP
Pecheneg-SP/6P69(6П69):2014年推出,目前仍未正式列装,是PKP进一步改进的现代特种作战型。配备可折叠伸缩的枪托,机匣盖上带有皮卡汀尼导轨,主要的改进方向是减轻重量,并使重心后移,枪口配有一个鸟笼形的消焰器,也可换装一个消声器。

AEK-999 Barsuk“獾”(АЕК-999 Барсук):
KMZ兵工厂研制生产。枪管采用航炮炮管用的钢材制作以提高耐用性,寿命高达33000~40000发。枪管有一半的长度外表有纵向刻槽,也可加速散热。枪管因为太耐草就干脆不能快速更换了,枪管顶部有一条长形的金属盖,作用是减少枪管散热对瞄准线产生的虚影现象(下面会提到这个问题)枪口处***************,可以明显的降低射击噪音,据称在400~600米外听不到声了就,此外它还能消除枪口火焰并提升精度。(COD16学到没有)AEK-999机枪也能拆除消音器直接安装其他标准消焰器,机匣左侧可安装导轨。和PKP通用机枪的竞争中败北但俄罗斯仍然进行了小批量生产,2006年停止量产,被装备到部分特种部队中使用。
重8.74kg,长1188mm,枪管长605mm,理论最大射速650RPM,枪口初速度825m/s,有效射程1500m。

PK采用开锁待击的枪机运作模式,开膛可以方便散热,这个人尽皆知。拉机柄在机匣右侧,不随动,不可回弹。
PK的自动方式和闭锁方式都是AK式,回转式机头则是适配7.62×54mm R凸缘弹底缘的放大款AK两闭锁突笋机头,包括PK的长行程导气活塞也是和AK相反,位于枪管下方。PKM也采用了AK将带动平面设在枪机开闭锁螺旋槽内的设计,解决了楔紧问题,可靠性很高,而且枪机导柱位于枪机框中段下方的螺旋槽内,因此其枪机框尾端十分短小,有效缩短了机匣长度,结构十分紧凑。采用二次进弹设计,就是抽壳钩先将子弹从弹链中抽出置于后方,然后机头将子弹斜下方推入枪膛,相比于一次进弹步骤更多,结构也更复杂,可能PKM机匣比较高也和这个有关。二次进弹虽然看上去更加繁琐但是却是能让自动机更省力的一个设计,因此PKM可靠性反而很高。(我表述能力比较差,下面简单放个图吧)👌🏿
PK也被调侃为倒过来的大号AK。🙃

PKM的机匣相比采用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的机枪,几乎仅受纵向的力,因此PKM对于机匣的强度要求并没有太高,因此省掉了加固机匣的重量,而且根据之前冲压AKM的经验,PKM的机匣使用1.5mm厚的钢板冲压而成,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了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再加上更轻的枪管和镂空枪托,PKM把性能和减重之间的平衡做到了极致。👌🏿
PKM的空枪重仅有7.5kg,相比于同期的西方同行,M60空枪重10.5kg,而且性能差劲毛病一堆,整个一铁fw,最新的M60E6空枪依旧达9.17kg。FN MAG/M240B这更是个重量级寄吧,性能优异但是空枪重达12.52kg,后续改进型也没能有效改善其重量(G空11.6kg,L空10.12kg),再往后的FN M249才算是追平了这个成绩,然后它还是个5.56的。
PK的导气箍是可以调节的,分为1,2,3。1是基本设定,当射击次数多了部件里有污垢了,就可以用弹壳调节到2和3。
PK系列机枪的枪管长645mm,左侧有一个大型提把用于手提携行以及更换枪管。PK的枪管镗孔有铬衬,四条膛线右旋缠距240mm。枪管前端配有螺纹,用于安装消焰器等枪口配件。早期的PK机枪的枪口消焰器呈锥形,长53mm,后来改进成更长的长槽消焰器,长72mm。PK被改进成PKM后消焰器改进成一个更短的圆柱形开槽消焰器,长40mm。PK的消焰器不仅有消研的功能,还能对后坐力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枪管通过分体节套滑入机匣,通过一个枪管锁固定。在连续射击400~500发枪弹后就应更换,但更换速度比不上同类型的机枪,这一点也是PKM最受诟病的一个缺点。具体原因是PKM更换枪管前需要先使自动机处于待击状态,然后打开机匣盖再翻开受弹器座,找到位于受弹器座下方的枪管固定栓,向外拨动到位后才能解脱对枪管的锁定并向前抽出枪管,但是这个固定栓在连续射击后又会发烫,如果带上隔热手套又会很难操作,更换枪管就会非常麻烦。✋
PM的斜板表尺照门铆接在机匣盖上,而不是游戏里用导轨安装。设计和AK以及莫辛-纳甘步枪的类似,但是是反过来的,方便直接观察刻度调节,表尺射程从100m到1500m,增量100m,战斗装定300m。PKM瞄准基线大约663mm。同时PKM也有类似RPD的风偏调节刻度盘。准星采用圆柱准星配有半包护翼。PK系列也可安装瞄准镜,一般配用4倍1P29白光瞄准镜或第2代1PN51被动式夜视瞄准镜,当安装1PN51后,恭喜您解锁夜视型号PKMN(ПКМН,Н:Ночной.If u place the PKMN on a tripod then u'll get a PKMSN/ПКМСН)🤗瞄准镜安装座在机匣左侧。
PKM的扳机只有全自动射击模式,其旋钮式保险位于扳机上方左侧,其上方是一个拨片,朝前是打开保险,指向后则是保险状态。
PKM镂空枪托,手枪握把和提手最初是桦木层压板制成,相比于一整块木材切削,层压板不需要等待木材成熟期,而且压制的板材相比整块木材也会更坚固更耐翘曲,也更便宜。虽然会略重一些。枪托的后面有开洞,里面可以放一些小配件和维修工具,润滑油之类的。
PKM还有一些小缺陷。
首先就是不可散弹链。PKM的弹链早期是250发一整条的,对后勤人员来说非常的友好,回收就可以直接复装,但是对于机枪射手就会很麻烦。前面也提到过,游戏里可以不把这个弹链做出来,现实中这两百多发空弹链就这么拉到地上,是一个大累赘。后来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了,PKM的弹链改为25发一小段弹链,并可拼接成长弹链。通常拼接成100,200和250发。弹箱用铝板冲压,250发弹链盒是全铝,而100发弹箱则是铝箱体和钢盖。这两种弹箱上都有帆布提手。100发装弹箱全重4kg,200发装弹箱全重6.6kg,250发装弹箱全重9.4kg。😇
PKM初速是825m/s,相比于同期的西方通用机枪慢,但是枪管却更长,机匣短的优势就没有明显发挥出来。此外因为PKM枪管裸露在外,发热上升的烟气也会一定程度阻碍视线,尤其是下雨天。当然这些都不算是大问题,瑕不掩瑜。
卡拉什尼科夫: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俄文: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1919年11月10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远郊库里亚一2013年12月23日,俄罗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苏俄著名的枪械设计师。
卡老爷子太著名,我捋捋人生经历就得。
其父名亚历山大·卡拉什尼科夫,米哈伊尔于1919年11月10日年出生,是家里老七。7岁进入十年制学校,1936年毕业进入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亚铁路部门工作,后晋升技术文书。1938年,19岁的米哈伊尔应征入伍,在基辅服役。1939年进入军械技工技术训练班学习,同年夏天被保送到坦克驾驶学校学习,期间设计了一种通过惯性旋转计数原理记录坦克机枪射击子弹数量的装置和一种坦克油耗计和新履带并获奖,于是同年冬天被派到列宁格勒工厂,后作为一名坦克指挥官在军队中服役,1941年10月严重受伤进入战地医院养伤,期间开始对枪械设计感兴趣并设计第一把冲锋枪用于竞标但败给苏达耶夫PPS42/43(ППС42/43),但后来在自动步枪竞标中击败苏达耶夫。1943年被推荐进入正规学校并被分配到武器试验场担任技术员,1944年根据7.62×39mmM43弹设计了一支卡宾枪,后来1946年改进成为AK-46并在自动步枪选型中胜出,1947年定型AK-47,1949年正式服役。1950年代开始带领团队着手研制PK通用机枪,1958年开始着手研制苏军招标的新一代半自动狙击步枪,但后来输给了德拉贡诺夫的SVD(Снайперская Винтовка Драгунова)。1959年改进的AKM装备苏军,同年以AKM为基础的RPK轻机枪(РучнойПулемётКалашников)也装备苏军。1960年PK通用机枪击败竞争对手,1961年PK正式服役,1969年改进型PKM服役。1974年5.45×39mm口径的AK-74定型,同年7月11日在红场阅兵式公开,随后RPK-74装备苏军。1990年后便不再研制军用枪械,转而研发民用猎枪并在AK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半自动的SAIGA霰弹枪,后来伊热夫斯克推出了SAIGA的战斗霰弹枪。
2012年12月25日,93岁,因全身无力进入重症监护室,次年3月停止工作,并于12月23日去世。
这一次依旧是网络整理的资料,包括外网自翻的半熟肉,如有疏漏还请带佬指出。🙏
最还是金句放送嗷。我认为客观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指出,而不是藏着掖着,掩饰问题不会对游戏质量进步有任何好处,指出问题以及与与其他游戏对比实际上是一种促进,是为了让游戏做的更好。但是现在的某些**它就是分不清二者的关系,看见指出问题的,那就是在黑,我并不认为一味偏袒和庇护能有什么好处,当然**就是**,它们不会改变的,它们永远只会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
所以对于游戏我是该夸就夸,该骂就使劲骂就完事了嗷,就事论事,嗷。👊
彳亍,那以上就是这次的CODM和MW2019的轻机枪/通用机枪对比和原型,附带相关内容介绍的全部内容了嗷。如果觉得我整挺好,有道理,嗷,那就点个赞,嗷。想看更多的话,嗷,那就给个关注,嗷。有事评论区或者私信说话,感谢大家的支持,嗷。👌🏿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