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整理·金枝】第一/二章·林中之王/祭司兼国王
版本信息:
书名:《金枝》
作者: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译者: 汪培基 / 徐育新 / 张泽石
出版信息:上海:商务印书馆,2019年出版
作者与其思想源流: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1854年1月1日—1941年5月7日),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古典人类学家。他出生于英国西北部的格拉斯哥,是一名社会人类学家,也是神话学和比较宗教学的先驱。
他曾先后在格拉斯哥大学、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度过学习和研究的生涯。早年他的专业兴趣是古典文学,但由于受到人类学家E.B.泰勒的影响,转而研究原始文化。早期的《图腾崇拜》(Totemism 1887)、《图腾崇拜与外婚制》(Totemism and Exogamy 1910)成为权威性的图腾研究专著。将古典神话、《圣经》中的神话和广泛搜集的民族志神话集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 1910)一书更是成为古典人类学的经典之作,对二十世纪人类学及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The Belief in Immortality and the Worship of the Dead 1913-1924),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描述和比较关于死亡的观念、信仰与习俗的著作。

在当时,随着启蒙的深入、生物进化论的流行和社会的飞速进步,人类社会线性进步的思想在社会学科各领域广为流行。受该观念影响,以爱德华·泰勒,安德鲁·兰和詹姆斯·弗雷泽为代表的英国古典人类学家建立了他们的神话理论,其基本要点有:1.神话是原始社会中人类生活与精神之反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神话中不合理的因素是人类早期历史的遗留物,这些因素曾经都是“合理”的,只是后来与社会发展脱节而已,它足以证明现代文明民族也是由野蛮状况中进化而来的。3.科学的神话学,必须比较从古至今,从野蛮民族到文明民族的全部神话,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关于《金枝》重点研究的巫术,以弗雷泽为代表的西方人类学古典进化论学派提出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在人类史前存在一个“巫术时代”,巫术必然而且仅仅产生于“巫术时代”;随着人类知识和理性的逐渐提高,宗教取代了巫术,人类社会开始由所谓“巫术时代”进入“宗教时代”,再之后科学取代宗教主导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此即“巫术—宗教—科学”模式。这一线性进化观念强烈的假说在当今学术界已遭摒弃,但作为人类学研究的先行理念和伟大尝试依然有着相当的意义。
(参考百度百科“弗雷泽”词条;阎云翔《泰勒、兰、弗雷泽神话学理论述评》;晁天义《巫术研究的一个误区——弗雷泽“巫术时代论”与中国的巫术研究》;)
第一章:金枝
第一节:狄安娜和维尔比厄斯
特纳的《金枝》描绘了意大利内米湖畔梦幻般的美景,但在古代,这里却频繁上演着一幕奇特的悲剧。在湖岸悬崖的正下方,曾是一片圣林和狄安娜·纳莫仁希斯(林神狄安娜)的圣殿。在圣林中有一株大树,神殿的祭司每天都手持着利剑在它周围不安地徘徊,他虽拥有着“王”的称号,却比任何王者都要坐立难安。他之所以如此怪异,是因为这里的神殿有一个规定:祭司职位的候补者只有杀死祭司以后才能接替祭司的职位,直到他被另一个更强大或更狡猾的人杀死为止。

为了解释这种奇怪的祭司职位承袭制度,我们必须探寻类似的习俗是否也在别处存在,去考察这类习俗的动机,如果我们能够证实这种动机曾经在人类社会中广泛且普遍地起作用且派生这种动机的习俗在希腊罗马时代依然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猜测在更远古的时代正是同样的动机催生了内米的祭司职位承袭制度。本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满足探求的条件,从而提供一个对内米祭司职位承袭制度的大致可信的解释。
关于内米的习俗流传着一个传说,即内米对狄安娜的崇拜是由俄瑞斯特斯创始的。在内米的圣殿附近有一棵特殊的树,只有逃亡的奴隶才被允许折断它的树枝(金枝),如果他能做到,就可以获得与祭司单独决斗的资格,如果杀死祭司,他就会接替祭司的职位并获得“林中之王”的称号。据说,这位逃亡奴隶代表的就是爱涅阿斯,而这种血腥仪式则源自托里克狄安娜的血腥祭祀仪式。
对内米狄安娜的崇拜非常冗杂,她曾被想象为一个女猎手,也被视为能够赐福多子多孙、使得产妇能够顺利分娩的神灵。在她的祭祀仪式中点燃火炬是重要的部分,且她还兼有维斯塔的称号,圣火常明于她的圣殿之中。狄安娜在内米还有着两位小神灵与她共用圣殿,一是伊吉利娅,她是清泉女神,可以赐福孕妇,也被传为罗马国王弩玛的爱人;二是维尔比厄斯,在传说中,维尔比厄斯就是古希腊英雄希波吕科斯,他与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即狄安娜)相爱,作为一名与狄安娜相伴的神而受崇拜。
而老加图等人有关内米的记载则说明这片树林曾经是拉丁姆许多最古老城市共同崇拜的圣地。
第二节:阿尔忒弥斯与希波吕科斯/第三节:小结
关于内米崇拜的传说明显来自后世,但为什么作者们恰好选择了俄瑞斯特斯和希波吕科斯来解释林中之王和维尔比厄斯呢?关于俄瑞斯特斯,应当是他传说中托利亚的血腥祭祀与内米的袭承制度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而关于希波吕科斯,由于狄安娜是一位主管收获,特别是主管生育的女神,因此她在神话叙事中也需要一位男性伴侣,而这位伴侣正是维尔比厄斯。维尔比厄斯是圣林的继任者和第一代内米之王,显然是祭司们神话中的祖先和原型,他们一代代服侍狄安娜,一代代走向那可怕的归宿。尘世凡人的林中之王都以林中的狄安娜作为自己的王后,他捍卫的圣树正是狄安娜的化身。
第二章:祭司兼国王
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一是为什么林中之王要杀死前任祭司?二是他在杀死前任前为什么需要折下金枝?
把国王称号和祭司职务结合在一起在古意大利和古希腊城邦是相当普遍的,在古意大利城市都有一位祭司被称为“主持仪式的王”,这种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在世界文明伊始时随处可见。当时,笼罩在国王头上的祭司称号绝非是一种空洞的说辞,而是发自内心的信仰,国王被视为人与神的联系人而受到尊崇,因而被当作神灵。在当时的人眼中,并没有自然与超自然的界限,世界受到超自然力量的支配,而这些超自然力量来自具有人性的神灵。

这种世界充满神力的观念是导致“人神”概念产生的一种途径。此外,还有另一种认识,那种观念将自然看作不受人的干扰的、按不变的顺序出现的一系列事态,这是现代观念的萌芽,他被包含在所谓的“交感巫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