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二】【AI玩家名称来源】36孟加拉

本篇为孟加拉AI玩家名称来源介绍
更多内容见CV4827686

设赏迦(Shashanka)
高达王国国王,约590~637年在位,最初是笈多王朝的封臣,被派往孟加拉地区当官,后来脱离笈多王朝独立,604年开始攻打戒日王朝,一度攻陷了曲女城,但是戒日王及时赶了回来,击退了设赏迦,612年,设赏迦被戒日王朝和阿萨姆王国联手击败。仍然维持了对西孟加拉的统治,直到637年去世后,剩余领土才被戒日王朝兼并。

瞿波罗(Gopala)
波罗王朝国王,约750~770年在位,波罗王朝的创始人,结束了孟加拉地区在戒日王朝崩溃后的分裂格局局面。
达马波罗(Dharmapala)
即达摩波罗,约770~810年在位,在瞿波罗的基础上,向西扩张至曲女城,与瞿折罗波罗提诃罗王朝和罗刹陀罗刹王朝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在数次战斗后,达摩波罗暂停了向西的进攻,转而向东吞并了阿萨姆王国。
提婆波罗(Devapala)
波罗王朝国王,约810~850年在位,孟加拉战役的主角,在位期间参与了和迷企罗·波阇、阿目佉跋沙在曲女城的三国争霸,成功击退了后二者。使得波罗王朝达到了极盛,然而提婆波罗的过度扩张透支了国力,在提婆波罗去世后,波罗王朝一度陷入了衰落。

哈杰伐摩(Harjaravarman)
据说是迦摩缕波国王,815~832年在位。国家处于印度与缅甸的交界处。
罗阇耶波罗(Rajyapala)
波罗王朝国王,908~940年在位,在位时波罗王朝已经失去了孟加拉以东的区域,罗阇耶波罗对内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波罗王朝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摩醯波罗(Mahipala)
波罗王朝国王,988~1038年在位,拉金德拉战役的角色之一,摩醯波罗在位期间成功复兴了波罗王朝,但在1023年遭到了朱罗王朝的拉金德拉的攻击,一度败退。
罗摩波罗(Ramapala)
波罗王朝国王,1082~1124年在位,在位期间成功击退了入侵的朱罗王朝军队,恢复了波罗王朝的南部领土。但在罗摩波罗去世后,波罗王朝再次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萨曼塔·塞纳(Samanta Sena)
即萨曼塔·犀那,犀那王朝的创建者,1070~1095年在位,在波罗王朝忙于和朱罗王朝战斗的时候,萨曼塔在孟加拉地区独立,建立起犀那王朝。
罗讫瑟曼那·犀那(Lakshmana Sena)
犀那王朝末代国王,1178~1206年在位,早年间曾试图远征羯陵伽和迦摩缕波,颇有成效,然而1204年开始遭遇德里苏丹国的入侵,无法抵挡,最终犀那王朝被德里苏丹国吸纳了。
纳西鲁丁·马末·沙阿(Nasiruddin Mahmud Shah)(实际上是德里苏丹国人,更接近于印度斯坦)
德里苏丹国的孟加拉省长,伊勒图特迷失的长子,约活动于1226年前后。

伊利亚斯·沙阿(Ilyas Shah)(实际上是阿富汗人,更接近于鞑靼)
孟加拉苏丹国苏丹,1342~1352年在位。最初是德里苏丹国派遣至孟加拉的省长,在德里苏丹国衰退后,与本地的其他省长战斗了一番,统一了孟加拉,建立起孟加拉苏丹国,脱离了德里苏丹国的统治。
加兹乌丁·阿扎姆·沙阿(Ghiyasuddin Azam Shah)
孟加拉苏丹国苏丹,约1408年左右在位。在位期间因为孟加拉遭受到章那普尔苏丹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挤压,于1408年热情迎接了明朝的郑和船队,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以此来抵抗来自西部和北部的威胁。
阿拉乌丁·侯赛因·沙阿(Alauddin Husain Shah)
孟加拉苏丹国苏丹,1494~1519年在位,1494年刺杀了前任苏丹后即位,1518年遭到了葡萄牙人的入侵,但是在吉大港海战中,击退了葡萄牙人。阿拉乌丁去世后不久,德里苏丹国遭遇了巴布尔入侵,孟加拉苏丹国派兵参战,结果被巴布尔击败。不久后被莫卧儿帝国吞并。